解封第三階段甫入第五個月
密集出現感染群
4月29日,新加坡衛生部通報新增35起確診病例,其中19起爲境外輸入病例,本土病例則高達16起;累計6萬1121起。
昨天的35起確診病例當中,28起爲無症狀感染,其他7起出現症狀。
昨天通報本土病例新增3起,爲本地社區病例;客工宿舍病例無新增。
這是自4月16日以來的14天內,第13次出現本土病例,也是自去年7月11日的近300天來的單日新高。
去年7月11日,新加坡仍處于解封的第二階段,自去年12月28日起,新加坡進入解封第三階段,至今已有124天。在人們活動略爲自由的解封第三階段,出現這類感染群,並不讓人感到意外。
昨天通報的16起本土病例皆爲本地社區病例;客工宿舍病例自4月26日無新增,希望能維持。
昨天的16起本地社區病例當中,8起屬于陳笃生醫院“62541感染群”,7起屬于ICA移民與關卡局官員家庭聚餐感染,最後1起感染源尚不明確,爲無關聯病例。
從4月14日至29日,15天內,新加坡通報了8個感染群。
陳笃生醫院9D病房“62541感染群”
相信是本地首個醫患感染群
前天(4月28日)通報陳笃生醫院一名46歲菲律賓籍護士(第62541例)確診;昨天通報另有8個確診病患,形成“62541感染群”。
八個新增病例當中,一人是醫生,另一人是保健助理。
根據《新加坡眼》統計,這應該是新加坡自疫情發生以來的首個醫患感染群。
在此前,出現過護士感染病例,但都沒有形成感染群。
與其他的社區病例感染群不同的是,醫患感染群是傳染病管治的心腹大患。醫者、患者處于密切接觸,而且,病患原本就有其他病,身體免疫力或許不如一般人;尤其病患如果又是老年人,受到病毒感染和傳播病毒的可能性也比一般社區病例高,進入重症的可能性也比一般人高。
因此,《新加坡眼》非常關注這個感染群的發展,我們會第一時間在微博、臉書、網站、新加坡眼APP等發布後續消息。
“62541感染群”零號病患浮現
“62541感染群”一共9人,關系如下:
本感染群的9人當中,3人年齡81歲以上(88歲、91歲、94歲),2人年齡71以上(71歲、79歲),2人是中年人(46歲、57歲),2人30歲或以下(30歲、18歲)。三個最年輕的都是醫護人員,其他6人主要都是老年病患,一人除外。
根據當局流調,相信本感染群中的57歲病患(第62561例)是零號病患。
他4月16日出現發熱症狀,沒有求醫。4月18日,發熱不退,開始出現流鼻涕和咳嗽症狀,他到陳笃生醫院的急症室求醫,當天接受檢測,結果爲陰性。
隨後,醫院安排他入住7D病房。4月20日,他轉到9D病房。
由于他發熱仍不退,醫院安排傳染病專家爲他診斷。4月27日,轉進隔離病房。4月28日,檢測結果爲陽性,確診,轉至國家傳染病中心。他的血清抗體檢測爲陰性,意味著新近感染。
46歲女護士出現症狀
4月27日,上述57歲男子從陳笃生醫院9D病房轉至國家傳染病中心之後,該病房一名46歲菲律賓籍護士(第62541例)出現咳嗽、咽疼、肌肉酸痛症狀,到陳笃生醫院求醫,當天檢測結果爲陽性,確診。送去國家傳染病中心。
她曾于1月26日、2月18日分別接受兩劑疫苗接種。
30歲醫生出現症狀
曾于2月8日完成兩劑一名接種
4月27日,同個病房的30歲醫生(第62557例,男性,馬來西亞籍,新加坡永久居民)出現發熱症狀,到私人診所求醫;翌日,他出現咽疼症狀。4月29日,他檢測結果爲陽性,確診,以專用救護車送去國家傳染病中心。他的血清抗體檢測結果爲陰性,意味著新近感染。
他曾于1月18日、2月8日完成兩劑疫苗接種。
18歲保健助理學員無症狀確診
4月27日,46歲女護士確診之後,陳笃生醫院安排9D病房醫護和病患接受檢測。
4月28日,該病房一位18歲保健助理學員(第62599例,新加坡籍少女)檢測結果爲陽性,確診,以專用救護車送去國家傳染病中心。
她的血清抗體檢測結果爲陰性,意味著新近感染。
同房其他病患的情況
本感染群其他5個確診病患是9D病房的病患。
4月27日,46歲女護士確診之後,陳笃生醫院安排9D病房醫護和病患接受檢測,情況如下:
1. 71歲新加坡籍老婦(第62567例),4月25日出現症狀,28日確診。
2. 79歲新加坡籍老翁(第62568例),4月28日出現症狀,當天確診。
以上二人的症狀皆爲發熱、急性呼吸道感染。
3. 88歲新加坡籍老婦(第62573例),無症狀,4月28日確診。
4. 94歲新加坡籍老婦(第62574例),無症狀,4月28日確診。
5. 91歲新加坡籍老翁(第62582例),無症狀,4月29日確診。
陳笃生醫院采取緊急措施
根據衛生部文告,陳笃生醫院已于昨天封鎖7D和9D病房,並爲出入過這兩間病房的職員和病患進行檢測。
另外,跟確診病患有過密切接觸的人,包括曾到過這兩間病房的病患、訪客和職員也將被隔離,並觀察看是否有出現發燒或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狀。
而爲了防止病毒擴散至更大的範圍,陳笃生醫院其他病房內的病患和職員也將接受檢測,包括沒有出現症狀的人士。
陳笃生醫院收緊措施,除了病危患者外,即日起將禁止訪客進入。此外,除了緊急情況,其他病例安排將延後。這期間,有急診要求但沒有生命危險的病患將被轉至其他醫院。
(新加坡網友繪圖自嘲,圖名“陳笃生醫院陷落“。圖源:網絡)
亡羊補牢,是否已晚,尚不知道,但我們要拷問拷問爲何會有漏網之魚。
拷問(1):
爲何57歲男子屢屢假陽性?
第一、零號病例(57歲新加坡籍男子,第62561例)從4月18日就出現發熱不退、流鼻涕和咳嗽症狀,4月18日當天接受檢測,結果爲陰性,我們或可理解爲體內病毒含量不高,檢測不出來,爲假陽性。
但是,從4月18日入住醫院,到4月27日轉進隔離病房,整整有9天,除了4月28日的那次檢測結果之外,是否有安排檢測?如果沒有安排,爲何沒有安排?如果有安排,是否仍爲假陰性?爲何假陰性現象這麽嚴重?是該病患體質特別?或是實驗室檢測有問題?
拷問(2):
爲何71歲老婦出現症狀無人知道?
第二、71歲新加坡籍老婦(第62567例)在4月25日出現症狀,比本感染群第一個確診的46歲女護士出現症狀還早了兩天。如果當時隔離並檢測,或許能減少兩天的交叉傳染。當時71歲老婦已住在9D病房,是否醫護人員沒有發覺她出現症狀?爲何沒有發現?如果有發現,是否采取行動?采取了什麽行動?
新加坡—香港“安全航空泡泡”吹了嗎?
昨天出現16起本土病例之後,有網友馬上反應:新加坡—香港“安全航空泡泡“真是個魔咒,每次一決定某月某日啓動,就馬上出現大幅病例。
而且,馬上有網友問,新加坡—香港航空泡泡這不吹了?
實事求是說,沒有,至少目前沒有。
新加坡—香港“安全航空泡泡”的“熔斷”機制在于“無關倆本土病例的人數。新加坡昨天出現的16起本土病例當中,只有1起是無關倆病例,因此,還沒到熔斷的地步。
但是!這兩個感染群是過去幾個月出現的最大的感染群,9D病房的6位病患有親友探望,有其他醫護接觸;9D病房的3位醫護人員也會與自己的同事和家屬親友接觸,完全不能排除病毒擴散。
如果病毒擴散,短期內能夠追蹤得到所有的密切接觸者的話,仍爲相關病例,會列入這兩個感染群中,但是,如果病毒擴散到密切接觸者之外的廣大社區,而且追蹤不到感染源的話,那麽,引發的就會是不少無關聯病例。
這類無關聯病例的七日移動平均數如果到達5起,“安全航空泡泡”就真的吹了。
新加坡—香港“安全航空泡泡”前景如何,有待觀察。對生活在新加坡的民衆來說,更重要的是不要掉以輕心,不要以爲疫情已經過去。我們多次強調,政府也多次強調,病毒仍在社區中傳播,是不可能斷根的,只不過暫時被壓制而已。
因此,執行傳染病防治安全措施,進行追蹤,如果出現感染群就有可能只局限在一定範圍,尚爲可控,而不是像去年四五月那種大爆發。
如果接下來一兩周繼續出現感染群,《新加坡眼》認爲,不排除政府重新執行較嚴管制措施,例如聚餐人數減回5人等等。
關于ICA官員家庭聚餐感染群和境外輸入病例,另文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