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況報道
冠病肆虐這一年多來,政府根據疫情的發展收緊和放寬各項防疫措施,大部分國人也適應新常態,逐步調整生活步伐。
本月16日起至下月13日進入“高警戒解封第二階段”,受影響業者更得發揮創新精神,調整營運模式,讓生意得以繼續。
本周《實況報道》采訪了健身、餐飲、旅遊以及補習業者,了解他們此時面對的挑戰,以及如何創新、應變、求存。
移動器材 讓學員戶外也能健身
將可移動的健身器材搬上推車後,Fitness Factory聯合創辦人李光雄和他的學生缇米雅上周四早晨相約新加坡河畔,開始她在高警戒解封第二階段的第一堂戶外健身課。
有別于以往在冷氣健身房教課時,可運用大型機器輔助缇米雅(Timea Karacsony,35歲,銀行主管)做重訓,李光雄(67歲)此次特別調整課程內容,讓缇米雅靠舉重等器材或在不用器材的情況下,仍然有效地在戶外鍛煉肌肉。
根據政府早前的宣布,包括健身房、健身中心、體育館、室內遊泳池等室內設施將從5月8日關閉至6月13日,除非這些場地只提供低強度體育運動,而教練和參與者都必須時刻戴著口罩。不同家庭的成員如果要不戴口罩進行戶外運動,最多只限兩人(包括教練)。
Fitness Factory聯合創辦人劉麗婷(45歲)受訪時說:“在這期間,我們不希望健身房完全關閉和暫停營運……當局做出宣布後,我們開會兩次,策劃新的課程內容,探討有哪些器材能搬到戶外。”
該健身中心向來主攻一對一健身課。教練們此次還是一如既往,按各學員的體能情況爲他們量身制定課程,只是如今得在不用室內健身機器的情況下,探討如何利用可移動的器材,以達到學員想要的健身成效。
從5月8日至本月19日,首次將課堂移到戶外的健身教練已經進行35堂戶外健身課,但這仍比上個月同期的120堂課少很多。一方面是受炎熱天氣影響,即便是晴天,他們只能選擇在早上和傍晚時段教課。
劉麗婷也說:“學員中約28%選擇繼續在戶外上課。新加坡氣候潮濕,即便預約了也可能碰到下雨,所以他們大多希望當措施放寬後,能夠再回到健身房上課。”
自去年冠病病毒阻斷措施開始時,Fitness Factory也推出網上健身課,但不到一成學員報讀。
劉麗婷說:“大部分人的家中並沒有適當的健身器材,無法在上網課時取得最佳成效。”
一周運動六次,其中三次到健身房的缇米雅說,獲知健身房須關閉後,她爲自己制定了跑步計劃,希望每周都刷新個人紀錄。但跑了兩周,她慢慢失去動力。
她說:“到戶外訓練時有音樂配合、有教練從旁指導,還能計算每個動作要做多久,這是很獨特和珍貴的體驗。”
除了健身房改變上課模式,本地瑜伽業者也不斷調整課程和開拓新業務來維持收入。
Sweatbox瑜伽教室老板黃佩玲(41歲)受訪時說,早在去年3月,政府未實施病毒阻斷措施時,她已開始將部分瑜伽課搬上網,並在阻斷期時將所有課程搬上網。
不過網課還是有它的局限,黃佩玲說:“我們主打熱瑜伽教學,但除非你在家中安裝可將室內氣溫調至38至42攝氏度的暖器,否則透過視訊上熱瑜伽課和在教室裏練習的體驗是完全不同的。”
由于網課並沒有那麽受歡迎,單在病毒阻斷期,她的生意就下跌九成。她最近也配合防疫舉措,將課程移到戶外。政府調整措施後,她就在室內提供一對一較低強度的瑜伽課。
爲增加收入來源,黃佩玲去年6月起開辦200小時的瑜伽教練培訓課,至今已有超過50人報讀。
她說:“如果疫情沒有蔓延開來,我應該不會轉向培訓師資這一塊……如果疫情持續,我不可能回到讓26名學生一起在教室裏上課的時候。所以,收入就須來自其他方面。”
位在牛車水珍珠坊的南和旅行社門面都用旅遊海報遮了起來,變成了打包外國美食的空間。南和旅行社資深操作員吳玮倫(前)與業務負責黃媚鳳也變身包裝人員。(施策文攝)
以線上導覽代替遠遊團
旅遊業者爲謀生計、力保導遊與員工飯碗,絞盡腦汁扭轉困局,有的濃縮出團人數、有的舉辦線上導覽等,甚至也有透過轉型來自救。
這一年多,旅遊業的複蘇之路走走停停,而如今收緊的措施爲主辦本地導覽團的業者添加更多挑戰,正在起步的境內旅遊,又被迫放緩,或暫時閉門歇業。
進入高警戒解封第二階段後,境內旅遊團的導覽活動人數頂限雖維持在20人,但須兩人成一組。旅遊業者Tribe特旅精品旅行社劉育松(37歲,合夥人兼總監)說:“如果每組間隔至少一米,10組總長度就有15米,景點再寬敞,導遊也很難聚焦,實際操作不容易。我們當時就決定改爲最多五組,10人。”
但是劉育松也指出,以往每周有五至六團,大家現在也不敢外出遊玩,每團人數剩下最多二到四人,“公司已預計這個月無收入,但維持基本出團數是幫助導遊有收入。”
同樣須將公司營運成本降至最低,改變經營策略的,還有出發吧!新加坡旅遊公司。經營者羅介祥(49歲)說:“我們沒有辦公室,導覽行程也改爲直播,導遊用鏡頭帶團員到面包、咖喱角制作工廠,參觀制作幕後場景。這種直播型深度旅遊好處是可以隨時發問和互動。”
經營新雅旅遊(Singatour)20年的顔長江(66歲)說,疫情前沒有做過境內旅遊,但阻斷措施後開始構思本地景點,帶團“出海”到一些南部島嶼。三四月時,每星期都有約25團,團量很不錯,人數也有400到500人。
他說:“目前無法堂食,就比較難舉辦出門遠遊。這個月先暫停所有團,請10名員工分階段休息,待局勢穩定後再出發。”
64年老字號南和旅行社,半世紀來首次遭遇旅遊業大停頓,公司執行董事黃明輝(43歲)是第二代經營者,致力于開拓業務轉型。
該旅行社去年第三季開始拓展物流業、送餐業與電商業,尤以物流轉型規模最大。
改裝大型客車轉戰物流業
黃明輝說:“疫情前,每年接待近15萬名印度旅客,突然間沒有旅客,所有租車服務也跟著停擺。當時的電商平台卻蓬勃發展,急缺物流與配送車,我們就將14輛大型客車改裝成貨車,開始做物流。”
南和物流去年11月開始在兀蘭工業區設置一個4萬6000平方英尺的倉庫,也另外添購了13台大小貨運車,向第四方物流公司物流業前進。
旅遊業轉型其他行業並不容易,但是黃明輝察覺,旅遊業的特色是擅于與人互動、溝通。“譬如物流業與熱食配送業需要高端科技的結合,我們和送餐平台Just Cheetah合作,他們開發手機應用,我們跟攤販溝通,各自發揮所長。”
透過旅行社的專長,南和旅行社也引進中國、日本等地的美食,借由電商平台出售,目前每天有約60至70份訂單;連位于牛車水珍珠坊的旅行社門面都用旅遊海報遮蓋,變成了打包訂單的空間。
黃明輝指出,公司100多名員工都接受一至兩個月的電商與數碼培訓課程,但目前有一半的員工先留職停薪,他們較年長。“南和努力轉型,就是要開拓市場,迎接這些跟著我們一輩子的員工,回來一起工作。”
Zee & Elle的創辦人之一王俐瑾(右)和烘焙師在挑選甜點時,確保口味多樣化,享用起來不會膩。(施策文攝)
研發新甜點與服務 網上訂單激增
防疫條例收緊,餐飲業者生意又一次受創,但沒有“坐以待斃”,它們有些積極發揮創意,推出系列産品和服務,積極開源以維持生意。
糕餅店業者Zee & Elle過去主攻婚禮蛋糕和客制化派對蛋糕市場,但一場疫情,也成爲生意轉折點。
創辦人之一王俐瑾(28歲)說,以往,一半的生意來自制作生日蛋糕,三四成是制作婚禮蛋糕。政府去年4月實行病毒阻斷措施後,生意立即跌了八九成。不過,她也指出,阻斷措施其實給了他們機會,實現一直沒時間進行的産品研發及擴大客源的計劃。“很快的,我們就推出小型的六寸鮮奶油蛋糕,口味有蜂蜜柚子和番石榴荔枝……那時接到不少訂單,好些是給朋友送禮。”
這一年來,Zee & Elle的顧客群有了較大變化,如今,超過一半的生意來自平日售出的小型鮮奶油蛋糕,兩成是婚禮和生日蛋糕,還有小部分來自撻(tart)和杯子蛋糕等甜點的銷量。
王俐瑾說,慶幸去年調整了生意模式,也擴大了糕點種類,否則進入高警戒解封第二階段,生意又會受重挫。“條例收緊後,生意下滑了三成左右,影響沒有去年那麽大。”
她也依據顧客建議和需求,推出綜合甜點盒——一個盒子裝六個甜點,産品推出兩天內,就接到超過50個預訂,其中包括家長爲感謝教師而訂購,也有海外朋友爲給本地親友打氣而購買。
Parallel Coffee Roasters在達士敦山2號(Duxton Hill)有家咖啡座。公司經理符馨琳透露,進入高警戒解封第二階段前,約八成的生意來自店內,另兩成則來自網店。而如今食客只能打包不准堂食,加上更多人居家辦公,店內生意一夜間跌了高達95%。
她說,社區病例近來增加,公司已預料當局會收緊條例,因此早已制定了應對方案。多層食格(tingkat)是新加坡人熟悉的送餐方式,由于咖啡是大部分上班族的日常消費品,公司因此想到了“Tingkat”咖啡遞送服務。
每個“Tingkat”預訂長一個月,供20瓶咖啡,每個星期送貨,每次五瓶。
符馨琳說,這個服務有助公司提前准備訂單和出貨。過去一個星期,網上的咖啡訂單激增了三倍。
符馨琳說,公司這一次做了更充足的准備,但新一輪的措施仍影響了擴展計劃。“我們原計劃在今年第二季開設多兩家店,但按現在的情況,或須把計劃推遲至少三到六個月,希望到時情況已穩定下來。”
提供增益課程的業者The Music Scientist現已全轉爲線上教學。課室內,兩名導師合作教學,一名彈奏音樂,另一名和線上學生家長互動。導師也會在上課前,通知家長可以如何善用家中物品制作臨時道具。(唐家鴻攝)
結合去年經驗 線上補習不慌亂
教育部日前宣布補習和增益課程須暫停實體課後,補習教師和業者都相當淡定,不論是要通過哪種視訊平台教學,他們都已有所准備,沒有措手不及。
過去20多年來,郭姓華文補習教師(58歲)的學生都會到她的家上課,學生年齡介于小一至中四。她說,育德中學和維多利亞初級學院相繼出現學生確診後,她已開始准備,隨時轉爲線上教學。
她說,有了去年的經驗,這一次再轉線上授課,心理壓力沒有那麽大,也懂得利用不同數碼工具,讓學生的學習過程更有趣。
例如,她通過Google Meet平台和學生講課時,也會開啓微軟的Word,把它當作白板,再利用視訊平台的分享屏幕功能和學生互動。上完課後,她就會把Word存檔,發給學生溫習。學生完成作業後會直接拍照傳送給她,而她會利用“修改”照片的功能改作業,讓學生清楚看到須改正的地方等等。
她說:“我也在慢慢進步,要適應現在的環境,教師和家長都要靈活轉變。”
她指出,好些家長擔心居家學習時,孩子不專心或懶散,但她認爲,這可能是早已存在的問題。“要是學生學習習慣良好,不論在學校或線上上課都不會有問題,現在反而提供了良好的機會去糾正孩子的學習態度。”
近期出現好幾起學生確診病例,大多與補習中心有關聯,補習和增益課程業者因此從本月19日起至6月13日,須暫停實體課,轉爲線上授課,上門的補習教師也包括在內。
泛樂學堂(Fun Learners’
School)共有15名教師和400名學生,提供中英文、數學和科學課程。自上個星期天起,中心也已改爲線上教學。
校長錢進揚(43歲)透露,中心早在2018年已開始建立自己的網上教學平台和資源,因此,轉爲線上教學還算順利。
不過,由于過去的網課都是由全職教師負責,中心上個星期必須爲兼職教師開速成班,確保他們也能勝任。
他說,家長過去對孩子居家學習會有些抗拒,但這次有不少學校和補習中心都出現病例,家長反而慶幸有這個學習管道。
然而,提供增益課程的業者The Music Scientist負責人洪潔鈴(41歲)坦言,增益課程要改爲線上教學有些挑戰,因學生家中不一定有所有道具,因此,中心上課前會先通知家長可以如何善用家裏的物品,制作成臨時道具。
她說,中心原本策劃了一系列6月學校假期的科學工作坊,但因疫情關系,條例收緊,只好把兩個半小時的實體工作坊變成一個小時的線上活動,但會把學習材料送到學生家。“面對疫情,日子還是得照樣過,學習不能停止,而是要適應環境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