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環球網報道,5月20日,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參加美國商會主辦的第一屆“全球經濟複蘇論壇(Global Economic Recovery Forum)”時,接受他國媒體采訪。問到有關“中美局勢”的問題時,李顯龍表示:“就算是中美兩國間,沒有完全且絕對的信任,美國和中國也必須找到相互合作的方式,實現合作很有必要的。如果關系像現在這樣繼續崩潰下去,其可能發生的軍事沖突,將對中美兩國以外的其他地區造成極其可怕的影響。”而在之後,他還特意補充道:“如果中美兩國發生了軍事沖突,那一切都完了。”
其實按照李顯龍的想法,我們可以得知,新加坡政府認爲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東南亞,或者全世界,都會處于一種“極其緊張”的狀態。雖然這種狀態還遠遠沒有達到1939年,世界大戰一觸即發的時候,但也依然存在著軍事大國發生激烈沖突的可能(不過這個可能在核彈問世以後,降低了不少)。
其實在新加坡方面看來,中美之間已經在實質上處于對立狀態了,這不僅對他們那樣的城邦小國不利,更對一些試圖崛起的地區性大國有著間接影響。在采訪的後半段,李顯龍認爲:“一旦這兩個擁有強大經濟和技術實力,以及強大軍隊的巨型經濟體之間發生戰爭,那大規模的人員傷亡和破壞必然是不可避免的”。
而香港媒體《南華早報》對李顯龍的想法進行了分析,他們認爲,在過去2年裏,中美兩國因爲在貿易、技術方面,出現了很大的分歧,或者說矛盾。中國政府雖然希望誠懇的長期合作,然而美國卻指控中國有所謂的“對美利益威脅”。
而在去年新冠病毒溯源問題上,美國也一直對中方的主張胡攪蠻纏。前任美國總統特朗普不僅公開表態,認爲“中國就是新冠病毒的發源地”,甚至還在競選演講和地方演講時,公然把新冠病毒稱作所謂的“武漢病毒”。嚴重惡化了本就不睦的中美關系。此外,以美國爲首的歐美國家(或者說某些反華國家),在中國南海和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中國新疆省等問題上展開大規模輿論攻勢,妄圖對中國百姓進行政治影響。
其實港媒的客觀評價確實是對的,尤其是美國這些年來頻繁的對中國部分地區展開“政治行動”,甚至間接在最近的“成都49中”問題上進行輿論炒作,我們很清楚這都是反華勢力對我們的包圍和打擊。然而中國的經濟發展與軍事崛起,提升了國民自信心和國家凝聚力,反而讓這些謠言不攻自破。
不過,在新加坡政府看來,最近中美雙方都在南海海域加強了“軍事演習”的頻率,這讓他們感到了對“爆發軍事對抗”的擔憂。其實按照新加坡方面一貫的對外政治立場和軍事行動,我們可以得知他們曾經是一個“典型的親美小國”。在軍事合作方面和美國有高度的捆綁,只是到了現在中國崛起後,新加坡稍微變得“中立”了一些罷了。
在上世紀60年代,新加坡政府的統治剛剛建立,作爲一個擁有“戰略地位”的港口國度,不管是美國對其進行意識形態輸出,還是蘇聯爲布局東南亞對其進行武裝幹涉,新加坡這個“城邦共和國”都是那個最可能被顛覆的對象。從穩定局勢的角度考慮,新加坡國父李光耀迅速進行了外交政策的調整——與世界最強海軍國家結盟(也就是站隊)。雖然現在觀其結果,無外乎和日本一樣當了美國的小弟,但在當時,也確實保證了新加坡的安全。
在美蘇冷戰最白熱化的年代,新加坡在各種外交場合對蘇聯“進行譴責和怒斥”,宣揚所謂的“美利堅民主精神”,這在美國政府看來,無疑是“反蘇親美”的外交表現。在之後,新美兩國實現了政治合作和軍事捆綁,新加坡將本國的機場給美國空軍使用,美國軍艦可在“任意時間”在新加坡港口進行停泊。而在美國發動對越戰爭期間,新加坡爲美國第七艦隊在此常駐進行了綜合性的服務。
事實上,新加坡在冷戰的發展和日本有些“殊途同歸”。在政治上基本都是親美反蘇的,有新加坡官員和日本官員一樣,對蘇聯和古巴那樣的“政治思潮”表示並不看好。既然和日本在政治態度上類似,那麽爲何新加坡如今沒有像日本那樣是鐵杆美國盟友了呢?
其實新加坡比起日本,更缺乏“政治捆綁”。日本對中國有著極大的曆史包袱,況且其政府大多由右翼分子組成,在軍事和經濟上完全受制于美國,雖然其程度不如韓國,但其在外交態勢上,也是和美國一樣以反華爲核心。
而新加坡沒有對中國的曆史包袱,在軍事上雖然和美國高度捆綁,但在政治方向上靈活多變,近期新加坡官方媒體《聯合早報》在中國視頻社交平台“哔哩哔哩(bilibili)”開設官方賬號,更是印證其“外交多元化”。而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與其父擅長審時度勢,從“親美外交”遊刃有余地轉變爲“中立外交”,呼籲中美冷靜,更加顯現了新加坡對華的外交思想。
無論如何,新加坡的態度側面反映了中國的軍事實力已然頗爲強大,甚至有了一旦和美國發生軍事沖突,將會殃及“全球”的可能。其實不僅是新加坡,全世界都在關注著中美的一舉一動,如果有一天,新加坡選擇在外交態度上,自願倒向中國一方。屆時必定會有更多國家的政府選擇支援中國,而這也能側面反映中國實現了偉大複興的成功壯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