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父慈母”是傳統亞洲社會父母親分工的典型形象。父親是嚴厲的管教者、是家庭經濟的支柱,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重要的夥伴,他們所扮演的角色,和照顧孩子生活成長的母親有些不同,但對子女的關愛,卻是一樣的。
《聯合早報》配合父親節,訪問四位政治職務者和國會議員,其中有新手爸爸,也有子女已成年的“資深”父親,請他們講述自己爲人父的經曆,分享他們育兒過程中的點點滴滴。
對陳傑豪和妻子而言,每個寶寶都是上天的惠賜。他希望兒子能在包容、充滿活力的社會中成長,也希望兒子能回饋社會。(陳傑豪提供)
陳傑豪單手換尿布難不倒他
每個孩子都是上天的惠賜。當上新手爸爸的國家發展部兼通訊及新聞部政務部長陳傑豪(44歲),感恩陪伴孩子的每一天。對他而言,“每天都是父親節”。
“早上醒來,看到兒子眉開眼笑的樣子,知道他會樂呵呵地在我和太太之間撲來撲去,把他抱在懷裏……這些日常生活中的小確幸能給我們滿足感、使命感。”
陳傑豪夫婦婚後約兩年,在去年8月迎來愛情結晶。他們深知,不是每對夫妻想要孩子都能順利産下寶寶,因此能生下健康的寶寶對他而言是一份珍貴的禮物。
過去10個月,陳傑豪在生活上做出不少調整。除了請幫傭,也得確保有足夠時間陪伴孩子,在兒子夜間做噩夢驚醒時安撫孩子,哄他入睡。陳傑豪還自豪地說,他掌握了單手給孩子換尿布的本領。
不過,新生命的到來不只意味父母須要適應孩子的成長步伐和生活節奏,夫妻之間也得適應新的職責分工。這包括如何分擔家務、由誰負責餵孩子進食,甚至是日後的安排,如由誰照看,以及爲孩子買保險。
“做什麽都得有系統、做好規劃,這有時可能使夫妻關系緊張,我們也必須非常開誠布公地對話。所以孩子的到來也是我們自我發現、了解我們在生活中追求什麽的過程……調整需要時間,我們也會隨著兒子成長過程中的需求變化而繼續調整。”
陳傑豪說,自己比較隨性,妻子做事則比較有系統,比如會閱讀關于育兒的理論和書籍。在決定把兒子送到哪一所幼兒園時,陳傑豪更關注哪一所幼兒園提供更多玩樂時間,但妻子則考慮到兩人在家裏較常用英語,因此希望爲兒子找到一個有更多機會接觸華文華語的環境。
作爲家中獨生子,陳傑豪成長過程中一直希望有兄弟姐妹彼此關愛、一起玩樂、一起成長。看到別人兄弟姐妹之間關系親近,讓他很是羨慕。他因此非常希望能給兒子添個伴,讓孩子一同成長。
陳傑豪和妻子努力找資料,研究兄弟姐妹之間不同年齡間隔的利與弊,但結論始終是這方面沒有“完美的科學”。他于是決定用平常心看待。
“這事不用太科學,嘗試過後如果會發生,就讓它自然發生,順其自然。給自己壓力也無濟于事,有時沒有壓力其實更好。”
去年步入政壇後,陳傑豪便受委政治職務,平日忙于公務。因此,除非星期天有集選區內的社區活動,否則他盡量將星期天設爲跟妻兒共處的時間。他也說,基于冠病疫情,目前不太須要到海外出差,這讓他有更多時間和孩子相處,也省卻出國公幹期間另一半得扛起額外負擔的煩惱。
與居民在社媒分享育兒經
爲了與親友分享育兒曆程,陳傑豪把他和兒子的合照上傳到社交平台。育兒也成了他與居民的共同話題之一,區內居民會在他走訪時,或在他的社交媒體頁面上,與他分享育兒經。陳傑豪還打趣說,兒子在社交媒體上的人氣比他高。
但他也說,一旦到了上學的年齡,爲了保護孩子隱私,他就會停止分享孩子的照片。
下一代的成長環境將與這一代不同。陳傑豪說,雖然社會比起過去更富裕,幼兒園、學校和社區的支持也更完善,但也出現不同壓力。
“如何在競爭激烈的全球環境中仍發揮作用?孩子要怎麽同時應付課業、體育、音樂增益班?與此同時,社交媒體的網絡霸淩等現象恐怕也會加劇,影響心理衛生。”
陳傑豪希望兒子所生長的新加坡具備三大要素:多元種族、多元文化、多元宗教,不同群體和睦共處;充滿活力、富有機遇,人人向往在這裏實現夢想;關愛包容,照顧弱勢群體。
“我希望兒子能在這樣的新加坡長大,也希望他能做到己立立人、己達達人……只要有足夠的人願意回饋社會,幫助同胞,就能爲社會的未來紮根、打下基礎。”
“每一天,我爲能與兒子相處的小確幸感恩。父親節這天對我的意義則在于‘大事’——讓我感恩孩子能在運作良好的社會中成長,在生命中有機會成功,也能生長在一個讓他可以引以爲傲的國家。”
後港區議員陳立峰(左一)希望女兒(左二)長大後能學習自己喜歡的科目、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他也告訴女兒,有什麽心事都能告訴爸爸。(陳立峰提供)
陳立峰竟成了女兒口中的“後港男孩”
孩子的成長過程不應該因爲父親的議員身份而展現在公衆視野中,這樣的信念令後港區議員陳立峰更照顧和保護孩子的隱私和成長空間。
要求陳立峰(50歲)爲本篇報道提供他和女兒的合照時,他刷遍了手機相冊,始終覺得刊登一張不完全顯示女兒臉部特征的照片較好。
在家長們都喜歡上社交媒體平台大曬與孩子照片的年代,陳立峰在這方面顯得內斂。
要給女兒更多隱私空間
“她年紀還小,性格也比較外向、活潑,見人就打招呼,可能有更多人認得她,就難免也會問她‘你父親是某某某’等等,因此還是要給她更多隱私空間。”
女兒今年6歲,還不完全明白“公衆人物”“國會議員”等概念,但知道父親在國會工作。
“我每次都給她講解,解釋爸爸爲什麽會上電視,爲什麽要去國會。她知道這個地方是國會,爸爸在這裏工作,也知道畢丹叔叔(工人黨秘書長畢丹星)也在這裏工作,畢丹叔叔上電視她也知道。”
過去一年裏,陳立峰承擔更多職責,手頭上的公務也隨之變得繁重。上屆國會擔任非選區議員的他,去年7月的大選中代表工人黨駐守重鎮後港區,成功當選。今年4月,阿裕尼—後港市鎮理事會的人事調動中,他受委市鎮會主席。
甫任兩個月,後港8道第506座組屋因出現感染群,所有居民和訪客以及附近七座組屋的店戶都必須接受強制冠病檢測;後港8道另兩座組屋也因汙水樣本檢測到病毒碎片,而必須展開強制檢測。作爲市鎮會主席,陳立峰必須負責相關的安排和協調工作。
除了星期天,陳立峰幾乎每天都得到市鎮會,晚上近10時回到家裏時,女兒已經熟睡。平日早上起床後一起吃早餐、送女兒去幼兒園這些再平凡不過的日常,成了一家三口寶貴的親子時光。
“我很喜歡早上看到她,每天也很期待她起床後這段時間。我喜歡跟她聊天,問她昨天在學校發生什麽趣事。她很叽喳,有東西會跟我說,比如老師說了什麽,或是奶奶昨晚來看她,送了她什麽東西。”
由于平日相處時間少,陳立峰說,他盡量把星期天的時間留給女兒,跟女兒一起上教堂,以及帶她出外活動。
對于父親平日忙于公務,陳立峰的女兒也機靈懂事,被問起時還會回答“爸爸在後港工作”。她還很調皮地給陳立峰起了“後港男孩”(Hougang Boy)的稱號,看到陳立峰時便說:“後港男孩回來了!”
女兒性子比較強、好勝,脾氣也比較硬,有時令父母束手無策。但陳立峰也把握生活中的機會教育,讓女兒一點一點地學會人生道理。
“玩紙牌遊戲的時候,她輸了會發脾氣。我會教她‘不能這樣,否則以後沒有人要跟你玩,在社會上有贏有輸,不能什麽東西都輸不起’……這是她在人生道路上須明白的一些道理。”
陳立峰希望女兒長大後會有自己的主張,選擇自己喜歡的攻讀科目和職業道路。“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完成教育,但她要讀什麽科目就看她自己的興趣。我不會要求她長大後得從事什麽行業,至于她選讀什麽、做哪一行,我都希望她選她喜歡做、喜歡讀的。”
無論女兒走到哪裏,父親始終是她人生道路上的堅實支柱。打從女兒4歲開始,陳立峰就常常對女兒說,如果心裏有什麽要說的,或遇到什麽煩心事,隨時都能對他說,他也會傾聽女兒分享的一切。
“她是家裏唯一的孩子,我想讓她知道,雖然沒有兄弟姐妹,但在她成長的過程以及長大後,如果有什麽事情要討論,我都願意跟她討論,了解她提出的問題和顧慮。”
費紹爾博士(右二起)和夫人哈雅蒂在教育子女時沒有固定的角色,而是根據情況決定由誰來‘上陣’。(受訪者提供)
費紹爾帶孩子出去“慶祝”考試失利
孩子在球場上失利或考試結果沒有達到預定目標時,許多家長或許會露出失望的神色,一些虎爸虎媽甚至可能會處罰孩子。
不過,內政部兼國家發展部政務部長費紹爾博士(53歲)遇到這種情形卻會反其道而行,帶孩子出去慶祝一番,因爲他深信在追求目標時,“享受過程”(Enjoy the Process)的重要性。
他說:“我在與孩子談話或進行重要的商議時,傳達給他們的關鍵信息就是做任何事情的時候,要找到那件事的意義和給自己帶來的快樂。因此,他們對‘享受過程’這句話並不感到陌生。”
費紹爾認爲,這樣的處理方式能夠幫孩子培養對事物的熱情,而且讓他們在人生中隨處找到難忘的經曆。“我曾經多次跟他們講過這個道理,而且更多是他們遭遇失敗的時候……提醒他們,任何的經驗都可以讓人獲益良多,就算是失敗,也能鞭策他們在未來做得更好。”
費紹爾說,他帶孩子出去慶祝“失敗”,主要是獎勵他們付出的努力,以及向他們傳達不要過分強調結果,而是要找到自己成長契機的信息。
“一直到今天,孩子們都認爲這是我給他們的最重要的建議,幫助他們渡過困難,也提醒他們要珍惜快樂的時光。”
雖然和孩子大談“失敗經”,但費紹爾在許多人眼裏,是一名成功的父親。他育有一子一女,兒子紮法爾(Muhammad Dhafer,21歲)不久前才獲頒總統獎學金到美國深造,是第三位獲得這項獎學金的馬來族學生。
兩個孩子都已經成年,費紹爾有沒有發現和他們的關系有所改變?他指出,孩子小的時候,父母更多是一名指導者,幫助孩子分辨是非,以及如何應對周圍的世界。
“以前是針對孩子應做的事以及如何行動、如何表現提出更多意見,但現在我扮演的角色是引導他們找出自己的方向……我也喜歡聆聽他們的意見,了解如何幫助他們成長。”
費紹爾也說,他過去會陪兒子紮法爾玩玩具車,也陪女兒娜比拉(Nagea Nabila,25歲)看迪士尼電影。“現在我們會一起到公園散步,偶爾看一場漫威電影或一集韓劇。”
保持開放心態重視和子女溝通
費紹爾認爲自己是一名嚴父,但他也重視和子女的溝通。“我覺得在設定範圍的時候嚴格一些很重要,但也要保持開放的心態,了解孩子的想法,避免溝通失靈。”
“只有開誠布公地討論,才能讓我們更了解對方的想法,同理心也是親子關系的關鍵驅動力。”
榮譽國務資政吳作棟在日前出版的授權傳記第二輯《登高望遠》中,也以費紹爾一家的故事作爲馬來同胞努力提升自己改善生活的實例。
費紹爾的父母親並沒有受過高深的教育,但費紹爾在英國大學取得管理科學博士學位,並在2000年成爲新加坡國立大學的副教授。
他父親曾經同時打兩份工,後來才成爲德士師傅。母親是工廠操作員,也兼職爲其他家庭做清潔工作。他們一家曾經住在馬林百列的兩房式租賃組屋,11歲那年才搬到勿洛,住在自家購買的三房式組屋。
費紹爾曾經對吳作棟說,他和手足們深受父母親的影響,尤其是他們的工作態度和對教育的重視。
費紹爾也跟記者分享,父親認爲食物是凝聚一家人的最佳方式,因此就算手頭不寬裕,也會在領了薪水之後帶一家人外出打打牙祭,或者買齊材料讓母親大顯身手。“飯菜雖然很簡單,但這個與家人分享的經曆充滿了意義,我對父親帶回來的食物以及一家人聚餐的體驗記憶猶新。”
費紹爾說,他成家之後延續了這個傳統,會在特殊的日子帶一家人出去吃飯,或在周末下班後打包食物帶回家。“抗疫期間我和孩子一起下廚,現在家裏每一個人都有拿手的菜肴可以分享。”
“我拿手泡咖啡,平時上班前或者周末的早餐,我會爲家人泡咖啡。看到他們享用咖啡並在早餐時愉快地聊天,是我珍惜的家庭時光。”
除了向孩子講述,梁文輝也搜羅了多個不同版本的《三國演義》讓他們翻閱。(嚴宣融攝)
梁文輝從小向三子女講《三國演義》
長女小學三年級參加比賽,講曹植七步成詩的故事獲得第一名;兒子上高一時,有華族同學問他諸葛亮是豬八戒嗎,惹來一陣爆笑。新加坡前進黨非選區議員梁文輝事隔多年講述這兩段往事的時候,臉上挂著得意而且自豪的笑容。
原來,育有一子二女的梁文輝(62歲)在孩子三五歲的時候,就開始爲他們講《三國演義》故事,希望通過這部名著讓孩子了解華族曆史文化。曹植七步成詩的故事見于第79回;諸葛亮則是書中重要角色,兩者都是伴隨梁文輝子女長大的故事主人公。
爲什麽要在孩子那麽小的時候,就給他們講古典名著?梁文輝認爲,在新加坡的英語環境中,要教下一代華語和華族文化是很難的。“他們講的機會不多,在外頭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也很大,所以我盡量讓孩子在家裏接觸華文和華族文化。”
梁文輝的這個教子策略,來自于他的父親。“我父親來自中國,他讀完初中才過來新加坡謀生,有一定的知識水平……他來到這裏成爲一名商販,平時工作非常辛苦,但回家以後我們一家人就會齊聚在僅有的一間房裏面聽他講故事,有曆史故事,也有西遊、水浒、三國等,我和弟妹們的華文都打下了不錯的基礎。”
梁文輝也說,他父親非常有責任心也非常顧家,雖然收入有限,但一直支持六個孩子的學業。“我是長子,但他從來沒有要我出來工作賺錢補貼家用。”
梁文輝的父親在11年前過世。“我越來越想念他,想對他說,以前他教的東西,我當時覺得它們都很落後,但現在才發現挺管用的。從這一點來看,我覺得他是一名成功的爸爸。”
綜合各家所長教育孩子
梁文輝堅信《三字經》裏面的“養不教、父之過”,認爲父親在疼愛孩子的同時要避免縱容他們,而且也要培養他們的處世態度、耐性和韌性。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爲了灌輸他們這些價值觀,我一有機會就給他們講三國演義的故事,也買了不同版本的書……他們先用英文閱讀,然後我用華語講給他們聽。”
“修齊治平”出自儒家四書五經中的《大學》。梁文輝左摘一句《三字經》,右引一段《大學》,難道他是儒家思想的信徒?對此,梁文輝解釋,他自己雖然講究“修齊治平”,重視家庭觀念,但並不以儒家思想作爲唯一的教子哲學,而是希望綜合各家所長。
他指出,自己從中學到高中六年都念英校萊佛士書院,但他對于西方思想也不是全盤接受。“教育孩子的時候,要讓他們了解以人爲本,再輔以理性分析。”
梁文輝曾經在日本留學,精通華英日三語,記者問他是否有爲孩子營造多語言環境?
他說:“孩子小時候我有嘗試過,但新加坡的教育制度壓力實在太大了,沒有機會讓他們好好學習,但他們也上過一兩年的日語班,都會講一點。”
人們總說“嚴父慈母”,這個標准模式在梁家也是適用的。梁文輝認爲自己屬于嚴父,因爲孩子每當有心事,都是先跟母親分享,以前工作壓力大,孩子調皮起來,也曾經體罰過一兩次,但現在回想起來,覺得其實沒有必要。
他說:“現在我用‘玩’的方式找回親子關系,比如和他們一起打網球。”
今天是父親節,網絡上有人戲稱“母親節吃餐館,父親節開罐頭”,揶揄子女對父母親的區別對待,隱隱約約帶著和母親爭寵的味道。記者問梁文輝,他可曾和孩子的母親爭寵?
他說:“我從來沒有爭寵的想法,因爲母親‘得寵’是天經地義的事。尤其看到我太太對孩子們的疼愛,我更加心服口服。”不過他也說,自己還有忙著要做的事情,所以沒時間想這件事,但有朋友在退休後真的爲在家中地位感到不安。“也許他們會爭寵?這也說不定。”
梁文輝三個孩子都已經成年,兒子12年前就到美國紐約發展,如今在身邊的是兩個女兒。
“兒子不需要我操心,他的事業發展得也不錯,冠病疫情暴發前,他每年都會回來一趟,有時我們會一起旅行。女兒雖然不是別人說的貼心小棉襖,但我們的關系還是其樂融融的,尤其是一起找吃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