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需人士也能“挑戰”富士山,新加坡基督教青年會昨天主辦包容性腳踏車挑戰賽,籲請公衆線上參與,與特需者挑戰極限,完成125公裏,爲特需群體籌集25萬元。
這項挑戰延續基督教青年會(YMCA)于2019年展開的包容性挑戰,旨在通過運動發掘特需者的潛能,同時提升公衆對特需者的認識。
組織當時篩選了10名特需者攀登日本富士山,包括視覺障礙、腦性麻痹、自閉症患者以及骨癌幸存者,他們經數月的強化訓練,克服困難,但卻因爲天氣不佳,沒能登上山峰,當時籌得超過10萬元款項。
YMCA總裁羅明佑透露,組織起初提議特需者登山時,面對不少人的質疑。“但我們相信最重要的是幫助特需者突破自我,助他們達到自己認爲不可能達到的境界。通過運動,我們可助特需者建立獨立、信心及韌性。”
今年礙于疫情,八名特需登山者無法親赴登山,YMCA就以虛擬方式主辦第二屆包容性挑戰,也讓更多公衆有機會加入籌款活動。
其中一名特需登山者蔡鼎豪(21歲)有自閉症,他累積的爬山訓練高度,相當于四個富士山那麽高。
從2月27日至8月9日,公衆可上fuji.ymca.org.sg報名徒步、跑步或騎行共125公裏,這相當于富士山的周長。公衆如果要參加登山訓練,可累積等同富士山海拔3776米、相當于1200層樓的高度。
參與者可組團或自行挑戰須在應用Strava記錄裏程
參與者可組團或自行挑戰,個人的報名費爲38元,須通過運動應用Strava記錄裏程。至今,已超過760人參與,籌得約17萬元。
國會議長陳川仁昨天也到新加坡體育城的腳踏車體驗中心(Shimano Cycling World)參加挑戰,與羅明佑、本地女藝人及運動員克萊爾(Claire Jedrek),以及兩名特需登山者,在兩小時內騎行共125公裏。
陳川仁個人累積約29公裏。他認爲這個項目非常有意義,除了能推動個人保持活躍,也能通過新穎方式吸引更多人關注特需者的倡導活動,增加公衆參與度。
2019年代表我國遊泳隊參加特奧會並奪下銅牌的整體發育遲緩症患者蕭逸仁(29歲),也是今年的特需登山者之一。
母親劉恭麗受訪時說,兒子對此非常興奮,除了激勵其他父母勇敢讓特需孩子嘗試新事物,對兒子而言也是很大的肯定。
“他們需要的不是我們的呵護,而是更多發展機會,包容他們學習新技能和發展長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