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邈 報道
不少未婚女性或單親媽媽在懷孕時會因爲家人和伴侶的排斥而被逐出家門,無家可歸。本地唯一一家專爲處于困境的孕婦提供住宿的庇護所Safe Place便成爲她們的容身之處。
Safe Place是由魏佩儀(46歲)和湖畔家庭服務機構(Lakeside Family Services)在2018年2月創辦的非盈利社會服務機構,爲處于困境中的孕婦和新手媽媽提供援助。同年11月,Safe Place設立庇護所,讓尋求庇護的孕婦能夠在孕期和生産後有容身之處。
Safe Place至今已爲210名年齡介于12歲到45歲的女性提供實際幫助和情感支持。哈莉瑪總統日前參觀Safe Place,了解該組織爲處于困境中的孕婦和新手媽媽所提供的設施及服務。她也與庇護所的受益人交談,了解她們的經曆。
哈莉瑪總統:現實社會中
未婚或單親媽媽仍被歧視
其中一名受益人是31歲的敏迪(化名)。她去年因爲遭受家暴而尋求援助入住婦女庇護所,在發現自己懷孕後轉而來到Safe Place。庇護所的社工和職員在她懷孕期間爲她提供生活必需品及育兒技能培訓等咨詢服務,更在她生産後與建屋發展局接洽,讓她在租賃計劃下搬入組屋。如今敏迪與孩子得以有棲身之處,她也正積極求職,爭取自力更生。
哈莉瑪總統與受益人交談時,也分享了自己在單親家庭長大的經曆。她說,自父親在她八歲去世後,母親獨自撫養孩子長大,所以非常了解單親媽媽面對的困難重重,鼓勵她們爲了孩子保持勇敢堅強。
哈莉瑪也指出,我國雖有完善的各項法令維護未婚或單親媽媽的利益,但現實中社會對她們仍存有誤解和歧視。冠病疫情更是加劇了她們在贍養和求職等方面所面對的困難。
就此,魏佩儀也觀察到,自去年疫情開始後,聯系Safe Place尋求幫助的年輕女性有所增加。庇護所最多可容納八名婦女,目前另有五人在等候名單上,年齡介于19歲至25歲。
“一些人認爲懷孕是一種巨大負擔,而因疫情引起的種種不確定因素可能加劇婦女與家人伴侶的關系破裂,導致她們感到強烈的孤獨、恐懼、焦慮和絕望。”
另一名受益者思媞(化名,25歲)去年發現自己懷孕六個月後,被家人逐出家門,只能暫居朋友家。期間,她經社工介紹聯系了Safe Place,獲得實際幫助和情感支持。她目前正在休産假,之後將回歸行政人員的工作崗位。
哈莉瑪總統隨後在面簿發表貼文,呼籲國人在困難時刻發揮互助精神,爲有需要群體提供支持援助,打造更具包容性和愛心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