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冥王星的名字被人們移出了行星的名單。事隔10年之後,也就是2016年1月,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發現第九大行星可能存在的證據,人們再次針對冥王星到底是不是行星進行了討論:國際天文聯合會(IAU)在2006年重新定義了行星,冥王星被取消了行星資格,降爲“矮行星”,全世界的教科書都爲之改寫了。也就是說,以前我們在課本中學到的關于冥王星是行星的認知,全部被推翻了。可是,冥王星爲什麽不是行星呢?它爲什麽會被開除出行星呢?
這個影響深遠的決定並不是心血來潮,冥王星的行星地位自從發現以來就飽受質疑。19世紀40年代,奧本.勒維耶分析天王星軌道攝動後發現了海王星,這顆行星被譽爲“在筆尖上發現的行星”。但海王星的觀測位置與理論位置仍不完全相符,人們因此推測這是受另一顆行星攝動的結果。于是從上一個世紀之交開始,搜尋海王星之外的“X行星"就受到了天文學界的關注。終于在1930年,美國天文學家克萊爾.湯博發現了一顆新行星,並命名爲“冥王星”。
可令人失望的是,冥王星的質量遠不如人們希望的那樣大,它在1931年被估計爲地球質量的1倍,1948年減少到0.1倍,1976年再縮小到0.01倍,兩年後又縮小了一半。而且,冥王星的軌道離心率和軌道傾角也大得出奇,相比其他八大行星同心圓般的軌道,它的軌道完全不在同一個平面上。看來,冥王星質量小又特立獨行,難當“X行星”的大任。直到20世紀80年代,人們仍在尋找真正的X行星。
到1989年,航海家2號飛掠海王星時傳回的數據表明,我們一直以來都誇大了海王星的質量,經過這一修正,海王星的理論位置與觀測位置完全吻合,不再存在攝動,X行星失去了存在的必要,但對冥王星身份的質疑卻更加強烈了。
隨著觀測技術的進步,我們從20世紀90年代起在海王星軌道之外發現了越來越多的天體,許多都與冥王星相差不大,都有著又扁又傾斜的軌道,特別是在2005年1月,我們發現了體積比冥王星稍小而質量比冥王星略大的閱神星。這些遙遠的天體明顯與冥王星關系密切,稱爲“類冥天體”,而與傳統上的八大行星相去甚遠。
正是在這些新發現的天體的背景下,國際天文聯合會才在2006年重新定義了行星:除了直接環繞恒星公轉以外,行星還必須有足夠的引力使自身成爲球體,並且掃清軌道上的其他天體。滿足前兩點而不能滿足第三點的天體則稱爲“矮行星”,只滿足第一點的統稱爲“太陽系小天體”。
根據這一定義,第一批確定的矮行星包括了冥王星和近年發現的阋神星、鳥神星和妊神星,而谷神星作爲最大的小行星也令人意外地列入其中,它們的質量加起來也只有月球的一半左右。除了這5顆正式公布的矮行星以外,還有許多尺寸較大的天體也被視作矮行星的候選者,比如冥衛一、賽德娜、亡神星、創神星、瀠神星等,共計200多顆,來自太陽系內多個不同的區域。據估算,太陽系內尚未發現的矮行星可能要超過1萬顆。
上述列表便是半徑大于400千米的候選矮行星,但這也引出了許多爭議,比如谷神星在成分和演化上與其他四者明顯不同卻被歸爲同類,而與谷神星相同起源的大多數小行星被分爲“太陽系小天體”,這一定義會令小行星與矮行星的概念含混不清。然而小行星分布極其廣泛,的確與熄火彗星、奧爾特雲天體、柯伊伯帶天體等難以區分,要想對太陽系內所有天體都做出清晰的分類絕非區區幾代人所能實現。于是在2011年發往冥王星的新視野號任務中,冥王星仍被總監阿蘭.施特恩稱爲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