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就拜師學華族舞和馬來舞的善達·巴斯卡認爲,新加坡的多元文化土壤的滋養,讓她成長爲一名成熟的本土藝術家。
善達·巴斯卡和丈夫K.P.巴斯卡1958年觀賞了中文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深受故事情節吸引,兩人決定以印度古典舞演繹這個華人民間故事。這部融合華族舞蹈及服飾等元素的印度舞劇,當年令人眼前一亮,也獲不少華校生的支持,在維多利亞劇院公演時一票難求。
現年82歲的巴斯卡藝術學院藝術總監善達·巴斯卡(Santha Bhaskar)憶述,當年19歲的她,剛生下長子,這部舞劇則是她的首部跨文化試驗作品。
“我爲這部舞劇擔任編舞和舞者,它可說是我的首個跨文化藝術‘寶寶’。”
過去60多年,善達·巴斯卡透過教舞、編舞和演出,傳承印度古典舞蹈藝術,也不斷探索如何在作品中融入本地多元文化色彩。她對本地印度舞蹈發展貢獻傑出,獲頒今年的國慶功績獎章。
善達·巴斯卡和已故丈夫K.P.巴斯卡(K.P.Bhaskar)皆爲本地印度古典舞蹈界元老兩人育有兩子一女。K.P.巴斯卡1952年創辦巴斯卡藝術學院。自小學傳統印度舞的善達·巴斯卡,1955年從印度喀拉拉邦嫁來新加坡,跟隨丈夫在新馬兩地教舞和演出。兩人也曾在本地的中正中學、華僑中學等華校教舞。
多年前就拜師學華族舞和馬來舞的善達·巴斯卡認爲,新加坡的多元文化土壤的滋養,讓她成長爲一名成熟的本土藝術家。
“我初到本地時發現這裏的印度舞多以獨舞形式呈現。華族和馬來族的群舞,給了我不少編舞方面的啓發。從1950年代起,本地印度傳統舞中也納入更多群舞。新加坡的多元文化和不同族群相互尊重和學習,爲藝術工作者提供源源不斷的創作靈感。”
對于獲頒功績獎章,她深感榮幸。“每次獲獎,我都認爲這是對我所熱愛的藝術的一種肯定,提醒我要保持謙卑。在如今充滿挑戰的時候,這份榮譽也爲本地傳統文化發展注入一劑強心針。”
今年12月,巴斯卡藝術學院將透過線上線下模式,再度呈獻印族舞蹈版《梁祝》,這次則是由善達·巴斯卡的女兒敏娜奚·巴斯卡(Meenakshy Bhaskar)編舞。敏娜奚·巴斯卡是巴斯卡藝術學院的聯合藝術總監。善達·巴斯卡期待此次演出能爲這部跨文化作品注入新元素。
善達·巴斯卡也是文化獎得主。我國在1968年發行一套以文化與舞蹈爲主題的郵票,面額1角“印度舞”郵票上的舞者就是善達巴斯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