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一個島嶼國家,新加坡缺少自然資源和較大的國內市場。1965年剛剛獨立時,人們普遍懷疑它作爲一個獨立國家的生存能力。然而,新加坡實現了令人矚目的經濟繁榮和社會政治穩定,跻身“亞洲四小龍”之一。到20世紀末期,該國已從一個發展中國家躍身爲發達國家。
《國際人才藍皮書:中國國際移民報告(2020)》(下稱報告)指出,今天的新加坡已成爲世界各地各種工業産品的聚集中心,各種電器、電子産品的加工中心和東南亞地區的金融中心。這些成就的取得,與其重視教育發展,致力于國民素質的提高有著密切關系。
全球人才戰略貫穿國家政策始終
建國以來,新加坡經曆了三代政治領導人,並在2020年大選後向第四代領導人過渡。他們在各自任職期間,根據社會和經濟發展需要制定了國家人才戰略。
李光耀于1965—1990年間任新加坡總理,2011年前一直擔任新加坡政府資政,他的思想對新加坡人才戰略的制定和實施産生了重大影響。其人才思想有三個核心要素:發展高等教育以培養人才,選拔有能力的政治領導人來管理政府,吸引外國人才來支持國家經濟發展和提高競爭力。
李光耀認爲:“高等教育不僅有利于人才培養,而且對經濟發展不可或缺。”
對于一個人口僅幾百萬的國家,僅依靠本土人才是遠遠不夠的。早在20世紀80年代,李光耀就意識到吸引全球人才的重要性。他曾表示,政府吸引外國移民的政策是爲了新加坡的經濟、社會和政治,不會妨礙任何新加坡人躍升其社會階層。
2009年,李光耀再次強調:“新加坡需要來自中國、印度和東南亞年輕、有朝氣的移民,這將有助于維持新加坡社會的生機與活力。”
20世紀末,新加坡經濟發生重大結構性變化,勞動密集型制造業不再是經濟增長亮點,高附加值和高科技産業成爲日益區域化和全球化經濟的推動力。同時,人才開發重點也發生轉變,由過去的優先重視國內人才轉化爲同時吸引全球人才。
吳作棟于1990年就任總理,當時他面臨著全球化挑戰及國內低生育率的現狀。1997年,吳作棟宣布“外來人才政策”,指出新加坡需要三類外來人才:高端人才,如首席執行官、科學家、學者和藝術家;專業人士,如工程師、會計師、IT專業人士、教師和管理人員;技術工人,如公共汽車司機和技術人員等。
外國人才戰略對新加坡社會産生了重大影響。根據2010年新加坡人口普查,非居民人口占總人口的25.7%,高于前十年的18.7%;永久居民比例從2000年的8.8%上升到2010年的14.3%;外國出生人口占勞動力總人口的34.7%,明顯高于2000年的28.1%。
2004年,李顯龍接替吳作棟,成爲新加坡第三任總理。當時,新加坡經濟經過一系列結構調整已經複蘇。新加坡公衆,特別是獨立後出生的年輕公民,對政府有著更高期望。這些呼聲和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共同塑造了新加坡過去20年對全球人才戰略産生重大影響的關鍵政策,包括“全球校舍項目”和“公立大學自主化”。
打造“東方波士頓”,成爲以知識爲基礎的全球中心
新加坡的人才戰略與教育有著緊密的結構性聯系。教育占政府支出的近20%,僅次于國防預算,而且教育部門是過去40年中發展最快的部門之一。
1980—2000年,新加坡大學錄取率從5%增加到21%。同期,理工學院錄取率從5%增加到38%。包括大學和理工學院在內的高等教育部門的總入學率從1980年的10%提高到2000年的59%。
報告指出,新加坡高等教育有三個主要目的:培養本地人才、吸引外國人才、促進海外人才回流。同時,高等教育部門還有一個重要的經濟功能。在全球教育市場價值約2.2萬億美元的情況下,高等教育被定位爲新加坡經濟的主要創收部門。
進入21世紀初,新加坡致力于打造“東方波士頓”,也就是一個以知識爲基礎的全球中心。
政府啓動全球校舍項目,項目基于三個支柱:向世界一流大學提供財政支持,以便其在新加坡建立業務;到2015年,吸引15萬名國際學生在私立和國立教育機構學習;重新塑造新加坡各級教育模式,灌輸冒險精神、創造精神和企業家精神。全球校舍倡議被視爲新加坡向外國高等教育提供者和消費者開放其領土的一項重要戰略。
在21世紀的前十年中,對新加坡全球人才管理産生重大影響的另一項發展是公立大學向自治治理轉變。當時有5所公立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南洋理工大學、新加坡管理大學、新加坡科技與設計大學和新加坡理工大學。2005年,教育部宣布:“作爲自主化大學,國大、南大和新大將擁有更大的靈活性來決定其內部治理、預算使用、學費和入學要求等事項。學校可利用這種靈活性采取獨特策略,爲利益相關方帶來最佳結果。”
報告稱:“此舉與教育部控制大學治理的每一個細節的傳統做法大相徑庭,旨在弘揚創新精神。大學行政管理被賦予更多經營業務的靈活性,在管理和財務事務上賦予學校更大的自主權和酌處權。”
2015年,新加坡啓動“技能創前程”計劃,其目的是利用公共資金與教育機構合作,爲學生開設終身學習課程,提高當地勞動力能力。該計劃側重于四個領域:幫助個人在教育、培訓和職業方面做出明智選擇;發展一個綜合的、高質量的教育和培訓體系,以應對不斷變化的行業需求;促進雇主認可和基于技能和掌握能力的職業發展;培養和歌頌終身學習的習慣。
政府政策與市場機制有效合作
報告認爲,新加坡全球人才管理的主要特征在于政府政策與市場機制之間的有效合作。
該國的經濟發展局和國際人力部共同成立“聯系新加坡”,可以說是國家的獵頭公司,旨在吸引國際人才到新加坡工作、投資和生活。它在包括北京、上海在內的亞洲城市和歐洲、北美等地均設有辦事處,爲有興趣在新加坡工作、投資或開展商業活動的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務。
吸引和管理國際人才需要一套完整的行政措施體系。報告介紹,新加坡吸引國際人才的渠道十分多樣化,定義、識別、獎勵和管理國際人才的戰略有其獨特之處。國際人力部負責設置全球人才招聘參數,根據經濟不斷變化的需求更新年度戰略和技能需求清單。該部還推出免費的在線自我評估工具,便于潛在雇主或雇員確定其工作許可是否能夠獲批。
在吸引外國人才的同時,新加坡也非常重視人才的社會融入。2007年,成立國家人口和人才司,負責幫助移民融入社會。政府還撥款1000萬新元,設立社區融合基金。2009年,公共和私營部門共同成立國家融合理事會,工作重點包括提高公衆對移民融合政策重要性的認識,幫助新居民適應新加坡的生活方式,培育新加坡人和新移民的歸屬感。
報告指出,盡管上述舉措旨在讓外國人融入當地社會,但大量移民的湧入加劇了對社會資源(如工作、公共住房、交通、學校和醫療保健)的競爭,使得新加坡人越來越反對“開放”政策。爲此,政府在2011年推出“新加坡人優先”政策,放慢移民步伐,提高移民門檻,政策重點從吸引全球人才轉移到培養本地人才。
李顯龍曾表示:“爲了維持研究領域的生機,我們必須吸引國際人才,同時還要培養本地人才。這兩者都需要做好。”
報告表示,在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國際化發展成爲一種必然趨勢,而信息和通訊技術的穩步發展加速了這一進程。新加坡的教育體制從英國傳統教育制度發展而來,既推崇因材施教的教育方針,也致力于培育精英人才。新加坡高等教育充分利用全球資源、技術和人才,提供充足的教育資金,加強學術交流與合作,設置國際化師資,培養高水平複合型人才,從而增加了新加坡的國際競爭力。
相關案例:南大的迅速崛起
南洋理工大學(下稱南大)是一所科研密集型公立大學,其前身是南洋理工學院。1991年,南洋理工學院與國立教育學院合並,升格爲一所大學,並更名爲南大。這所新建立的大學迅速發展,很快從培訓工程師擴展到綜合性高等教育學府。
南洋理工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劉宏指出,南大的快速發展得益于2006年自主化後,采取一系列吸引和培養人才的新措施,並建立了管理和評估體系。其中,南大的人才戰略分爲兩個層面: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兩種方法的結合,內部程序和外部評估之間的協同。
劉宏介紹,在南大的師資招募中,各個學院負責招募的具體工作。除各專業雜志和網站外,這些招募還被放在美國《高等教育紀事報》和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等全球重要媒體,以確保在全球範圍內找到最佳候選人。目前,南大65%左右的教師和科研人員來自新加坡以外地區。
符合全球標准的外部評估也起著關鍵作用。正教授的申請需要至少10名來自校外專家的評估,他們都是相關領域的國際知名學者。入圍的3名候選人必須在校園面試期間爲本科生上一堂課,學生的反饋和評價對最終的選拔結果有很大影響。應聘者還必須向研究生和教員做科研報告,並由遴選委員會及院長分別進行面試。
在培養人才方面,南大采用了幾種做法,包括:提供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薪酬方案與科研啓動經費,有利的學術環境和完善的人才培養體系,制定由經驗豐富的教職員工領導的導師計劃和教學培訓計劃等。
劉宏分析,南大能夠在短時間內成爲全球性知名大學,部分原因是新加坡政府對高等教育的重視,以及對當地公立大學的大量投資,使其擺脫了財務負擔。另一個原因在于大學的有效治理結構和人才管理實踐及實施,包括吸引、培養和評估學術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