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英和日本發生了激烈的海戰,這也讓各國意識到了航母的重要性。隨著軍事實力的增強,各國研制的航母噸位也越來越大,性能越來越先進。我們知道,凡事總有利弊,航母的發展也一樣,無論是在軍演還是在真正的海戰中,有一些生命會不幸犧牲掉,它們就是海中的各種魚類。
航母在前行的過程中,需要螺旋槳的驅動,由于航母的體積很大,螺旋槳自然也小不了。拿美國的尼米茲級航母來說,螺旋槳的長度長達6.5米,每分鍾的轉速高達500轉,重量達到600噸。航母在海上行駛時,螺旋槳開始高速運轉,周圍的海水也會被劇烈攪動,海裏的海洋生物也會被卷入漩渦。
幼小的海洋生物會被攪得粉碎,體積龐大的鯨魚、鲨魚一般不會直接死亡,而是滿身的傷痕。由于這些海洋生物的嗅覺非常靈敏,小魚小蝦被攪死後,會散發出明顯的血腥味,從而喚起大型海洋生物的捕獵習性,它們肯定不會放過這頓“美餐”,從而緊跟在航母的後面,它們的悲劇也由此而來。
看著鯨魚身上傷口,讓人覺得非常殘忍,甚至每一張照片都觸目驚心,令人心痛。對于這些魚類而言,它們必須生活在海洋中,傷口在海洋中被微生物和細菌感染後很難恢複,時間久了便會潰爛,過不了多久,這些大型海洋生物也將面臨死亡的下場,這樣看來,航母上的螺旋槳充當了一個“巨型絞肉機”的角色。
航母出海航行的場面極其壯觀,但傷害了很多無辜的海洋生物,鯨魚屬于稀有的海洋生物,它們也正在以這種方式慢慢滅絕,這也引起了海洋學家的重視,但目前沒有特別好的解決辦法。隨著技術的進步,泵噴技術或將應用在航母上,這也可以減少航母對魚群的傷害,讓鯨魚不再成爲無辜的犧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