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8年傳出14nm研發完成,開始進入客戶導入;
再到現在14nm良率提升,斬獲華爲海思的訂單,12nm開始客戶導入。
梁孟松加盟之後,中芯國際步伐明顯加快。
必須承認,中芯國際目前與業界龍頭台積電的差距仍然不小,後者不出意外今年要邁入5nm大關。
中芯國際經曆了艱難的良率爬坡,據稱投産良率達95%以上,但台積電和三星的14nm産線都過了折舊期,中芯國際在成本上很難有太多優勢。
半導體制造,是典型的先發優勢、強者恒強領域。
先攻克先進制程的廠商,不僅可以輕松獲得大量高價值訂單,率先收割高額利潤;
更可以將所得利潤進一步投入研發,迅速叠代,拉大與後來者的技術差距;
更有甚者,隨著制程的一次次叠代,先發一方的産線還能更早進入折舊,壓低落後制程的成本和售價。
先發者不僅技術領先,連成本也有優勢,這就使後發追趕的企業越發舉步維艱。
過去,中芯國際就是因爲與台積電和三星差距過大,導致新掌握的制程已經沒有多少利潤空間,發展自然越發緩慢。
其實不止中芯國際,在芯片代工一次次升級制程的軍備競賽中,聯電、格羅方德等老牌企業同樣不堪重負,宣布放棄7nm研發。
甚至于,資本力量雄厚且極度擅長逆周期投資的三星,出于種種原因,即使長期努力仍無法趕超台積電。
所以,必須對中芯國際追趕的長期性和艱巨性有清醒的認識。
但也應該看到,對于中芯國際而言,14nm是一個關鍵性突破。
也正因爲半導體領域馬太效應明顯,7nm先進制程供不應求,而較爲成熟的28nm制程已經顯得有些産能過剩。
居于兩者中間位置的14nm制程,可以說仍然是當下的中堅力量。
這是因爲,半導體芯片並不僅僅是CPU和手機SOC。
智能電視、路由器、礦機、IOT、汽車半導體、工業物聯網……一大批對性能或功耗不是特別敏感的領域中,14nm制程仍有廣闊天地。
比如最近智能電視領域,因拆機風波而名聲大噪的鴻鹄818芯片,采用的只是28nm制程。
拆機風波的另一方,晶晨半導體的T972,就采用的是與14nm相近的12nm制程。
甚至于,從台積電2019Q3財報來看,14nm/16nm仍然占總營收22%,僅次于7nm的先進制程。
可見,14nm工藝目前仍有不少生命力,絕不是被淘汰的落後産能!
目前的消息是,海思將部分訂單轉向中芯國際,是因爲美帝進一步加大了對華爲的打擊力度,使用美國技術占比超10%的零部件都在制裁行列。
而台積電的評估是,10nm以下的制程美國技術占比較高,而7nm、5nm等先進制程不在管制行列。
因此,海思將14nm制程轉向大陸産業鏈,保障供應鏈安全。
個人認爲,無論這種說法是否屬實,海思將部分訂單轉向中芯國際是毋庸置疑的,這是中芯國際首次切入利潤較爲豐厚的制程。
能獲得海思的訂單,不僅對中芯國際的營收有幫助,更是對其産能和良率的認可。
這也體現了芯片設計對代工制造的拉動作用,體現出下遊消費電子産業鏈對上遊半導體産業的貢獻!
所以從市場角度來說,中芯國際邁入14nm是一個質的飛躍。
14nm即已攻克,制程與技術相似的12nm進入客戶導入乃至未來實現量産也很正常。
展望未來,此前外界曾經猜測中芯國際會考慮跳過10nm,直接投入7nm研發。
但最近有報道稱,梁孟松表示下一步是會投入10nm研發。
不論是按部就班還是跳躍式發展,希望中芯國際能盡快邁入7nm行列。
麒麟810、骁龍855乃至麒麟990等一衆大家耳熟能詳的“神U”,都采用7nm制程工藝。
盡管幾年後這些芯片恐怕都已面臨淘汰,但隨著摩爾定律逐漸逼近極限,7nm制程仍可能有較強生命力。
總之,我們既要看到中芯國際取得了跨越式突破,也要認識到其未來的路還很長。
發展的道路從來不是一帆風順,但中芯國際乃至中國産業升級的決心不會動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