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耳熟聞詳的阿裏巴巴、京東、百度、新浪、騰訊這些互聯網企業都選擇了在海外上市。
包括像中國移動,以及中國四大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也在海外納斯達克迪拜交易所發行債券。
爲什麽國內這麽多優質企業會選擇在海外上市呢?
接下來通過國內上市和在海外納斯達克迪拜交易所上市的區別對比分析一下。
從上市時間看
國內是審批制+注冊制,從簽約輔導到挂牌上市需要5-8年,上萬家的企業排隊上市,國內的資本無法滿足上市公司融資需求
海外是注冊制,從簽約輔導上市只需要9-24個月左右,資本能滿足所有上市公司融資需求。
而企業之所以要上市,其中有一項是爲了可融資和再融資,用融來的資金發展企業、並購同來
項目做市值管理。詳細了解可以看下這篇文章:企業爲什麽要上市?上市有什麽好處?
從上市條件看
國內上市要求發行前三年的累計淨利潤超過3,000萬人民幣,發行前三年累計淨經營性現金流超過5,000萬人民幣或累計營業收入超過3億元,並且無形資産與淨資産比例不超過20%。
國外上市要求企業發行前三年淨利潤大于200萬美元(即1400萬人民幣左右),而對高科技、互聯網等企業是無利潤要求的,三年預盈利1000萬美元以上即可。
所以這也是國內很多優質企業爲什麽會選擇海外上市很大的一個原因,像互聯網企業剛開始的幾年幾乎都是負盈利的,很少正向盈利,所以根本就不能達到國內上市的一個標准,上市也是遙遙無期。
而在海外就不同了,企業的盈利多少和你上不上市關系不大,如果你的企業有很大的價值、在未來能掙到錢,只要有廣大股民的認同,你就能上市,所以海外上市中有一項對證券持有人的要求,類似納斯達克迪拜交易所主板是要求達到250個證券持有人。
從簽約到輔導上市費用看
國內上市至少需要3000萬人民幣以上
海外上市需要900萬人民幣以上+600萬原始股權以上
國內上市的資金並不少,加上上市時間比較長,只有資金實力足的大企業才能夠堅持到企業上市。
從阿裏巴巴、字節跳動等互聯網巨頭,到商湯等明星科技公司,大量中國科技企業正在拓展自己的國際版圖。
放眼全球,企業選擇目的地市場時各有考量。市場潛力、業務需求、文化接近程度、政策的開放程度等都是企業選擇目的地時候重要的考量指標。
在地緣與文化方面與中國天然接近的東南亞,已經在中國公司出海浪潮中成爲了熱門的目標市場。盡管東南亞市場充滿機會,但依然充滿挑戰。東南亞作爲一個地理區域,其實包含11個國家,各個國家在政治、經濟、文化方面都存在差異,市場基礎設施的完備程度和機遇也不盡相同。
找到這個市場的切入點,選擇好第一站至關重要。對衆多中國公司來說,這個區域裏唯一的發達國家——新加坡是其進入東南亞市場的起點。
又是新加坡?
說實話,企業“出海”特別是東南亞的話,“完美”的第一站,非新加坡莫屬,從新加坡各個方面看,無論是東南亞,甚至是亞太地區乃至全球,對企業拓展海外藍圖來說,極具吸引力。
作爲東南亞唯一的發達國家,這裏擁有全球最繁忙的港口,樟宜機場也是全球最繁忙的航空樞紐之一,這爲公司快速響應這個地區各個國家市場的變化提供了可能。從新加坡出發,4個小時之內可以到達東南亞所有的主要城市。
其實是新加坡的人才競爭力優勢。
根據人才服務公司德科(Adecco)發布的報告,新加坡在全球人才競爭力排名第三,僅次于瑞士和美國。
新加坡本地優質的教育是關鍵因素之一。2020 QS 世界排名前15的大學中,有兩所位于新加坡——新加坡國立大學和南洋理工大學。另外,新加坡的高校也在積極培育創新人才。很多學校都會設立專門培育創業能力和實現技術商業化的部門,比如新加坡國立大學的 NUS Enterprise 和南洋理工大學的NTUitive。
除了本地的人才培養,新加坡通過其自身優質的教育、良好的營商環境、完備的社會保障的優勢,以及對技術移民的歡迎態度成爲全球人才的聚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