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認,中國制造業近幾十年來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全世界都充斥著MADE IN CHINA的字樣,毫無疑問中國已經是制造大國。
全球有目共睹的,最爲顯著的就是近些年來國産手機領域的崛起。
然而,國內自主研發生産的摩托車類産品在全球口碑依然不理想,幾乎沒有一個國家提到中國品牌的摩托會豎起大拇指。
在我國至今爲止摩托車行業技術水平仍然相對落後,整體不如合資品牌,更無法和進口車相比。
從品牌制造本身來講,很多二類甚至一類品牌廠扮演著僅僅充當組裝和篩選配件的角色。
配件工廠生産各種配件,摩托車品牌工廠拿來貼牌裝配,測試發貨,生産的過程本身甚至只是一種篩選配件過程。
這種現象我相信不光存在于摩托車行業,國內的很多其他行業的品牌産品也是類似做法。
不同的管理模式
按理來講,合資品牌裏摩托車的一些配件一樣也是國內廠家來生産,甚至是同一款機床加工而成,爲什麽換成合資貼牌質量就會有差異呢?
這就不得不提合資廠的管理模式。
以林哈雅馬哈福喜100和林海福喜100爲例,早期雅馬哈與林海合作,合資生産林海雅馬哈福喜100踏板摩托車,大家對車子綜合表現的口碑給予好評。
而目前國四後雅馬哈停止了與林海的合作,導致目前市面上的福喜100全部換成了林海福喜100。
在車子的綜合表現上也與之前合資時有明顯下降。
這就是管理模式上的差異導致了最終産品體驗差異。
舉例來說同樣一個配件在生産時産生的公差雅馬哈管理方會判定爲殘次品,不允許裝車,而與之合作的國産廠家在包括節省成本在內的綜合考慮情況下很大幾率會允許裝車。
試想一下如果每一個配件生産,都是按上述的判斷篩選方法,最終導致的成品車的綜合表現對比結果大家也都心知肚明了。
品牌效應和市場定位
中國摩托車發展較晚,建國後才開始投入生産,但是一直沒有形成規模,真正形成摩托車産業,還是改革開放以後,從日本引進技術和生産線算起。
反觀國外,不乏歐美已經發展百年,日本也在二戰後開始發力,以本田爲首形成了四大摩托車家族。
進口或者合資品牌,一直都帶著光環開拓中國市場,自然而然的占領了摩托車市場的中高端位置,攫取了大部分産業鏈利潤。
作爲後來者的中國摩托車企業,實際上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是通過國企合資的方式來引進人家的技術,開始打造自己品牌,比如嘉陵,建設和五羊等這些老品牌,然而國企架構模式本身就存在自身的弊病,在利用市場引進技術的過程中,與進口品牌抗也只有價格優勢了。
後期新興的民營品牌,雖然大力投資建立各自的銷售渠道,大把支出廣告費來樹立形象,但企業沉澱時間短,依舊很難打造出高端産品。
而中國的雜牌摩托車太多了,生命力相當頑強,通過價格戰把處于中端的民營品牌的形象全部拖了下去。
這樣整體的國內摩托車品牌都處于中低端,在産業形象上只可以生産"便宜貨“,即使有另類的廠家能開發出某種高端産品,消費者也無法認同,最終大家全部跑到價格上來爭奪市場。
失去品牌制高點,意味著失去了行業的利潤,沒有利潤何來好産品,所以國産品牌在大家眼裏依舊就是低端的。
技不如人
國産摩托車以山寨起家,這個並不是什麽見不得人的事,日本早期也是從山寨歐美開始的,關鍵是人家能完成産業升級,最終形成了自己的研發體系,而我們國內的品牌基本上可以說升級失敗了。
以本田CG125摩托車發動機爲例,這是人家本田開發出來使用了幾十年的機器,目前本田對發達國家地區的銷售早已停産。我們山寨過來,目前依然還在生産這款發動機,是因爲絕大部分的摩托車小廠,都沒有研發能力。
一些具備開發能力的工廠,因爲沒有太多的資金投入去做後續的測試和推廣,即使開發出來了,也局限于一個小圈子裏邊,得不到主流消費者的認同。
國內的工廠,往往都是跟風,看看日系四大品牌今年推出什麽車型了,然後大家幾個人一起買了一款新上市的摩托車回去,直接拆解了,分工,A模仿A配件,B模仿B配件,C可能會調整一下某個尺寸,最終拼湊起來,就是所謂一款新車了。
至于人家的車型爲什麽這樣設計,大家會說這不是重點,重點是我們做的顔值和他們一樣。
這樣永遠跟在別人的屁股後邊,畢竟自己不明白人家的思路,更無法形成自己的研發體系。
技不如人,往往就是在外表上做點文章,而發動機可以繼續山寨幾十年前的日本技術,最後擴缸加點排量完事,因爲這樣花錢少,顔值高,又好賣,完美。
目光短淺
搞研發不光需要資金成本,還需要時間成本,需要大量技術型人才,並且研發過程很艱辛。很多企業老板不願意幹這種費力不討好的事。
不搞這些摩托車工廠能運轉起來,忽悠一大幫供應商供貨過來,相當于“融資”了,可以拿去貸款做點別的生意,畢竟國內的市場越來越小。
騎摩托車的人變成小衆群體,就算想騎國內很多地方也禁摩,誰能保證你的産品做好了,一定就有人買,還不如今天能賺100趕緊裝兜裏,明天再考慮做點別的。
裝配時候,當然是盡量降低成本,只要配件外形長得像,能裝起來,價格比得過隔壁家的,一定是可以賣得出去。
現今很多摩托車裝配依舊是靠手工,很少有人願意投錢做自動化生産線,智能制造只能是天方夜譚,國內人力那麽便宜,能省多少算多少。這種心態下,恐怕也很難保證産品質量。
一輛摩托車理論上能騎13年,現在又要6年一審,相信也沒有幾個人能騎到6年的,騎個兩三年,就換了。
而往往換車也不是因爲騎膩了,而是感覺不是這出毛病就是那出毛病,實在是煩了,幹脆直接挂網上賣了,所以不會有幾個廠家會操心質量和售後問題了,售後維修也都是零售商再做。
而零售商的心態,牌子不是我的,市場這麽多牌子,消費者都喜歡便宜的東西,誰家便宜,給我的利潤大,今天就賣這個,這個牌子倒了,明天再賣別的牌子就是了。
這樣一種氛圍下,做摩托車就是一種“投機”,誰願意考慮什麽百年品牌,更沒有人願意做研發。
忘說了,最後還有一招叫收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