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衛生部通報,10月5日新增確診病例3486起,含本土病例3480起,累計10萬9804起。
本期疫情報道重點爲:
一、出現後遺症與長期冠病的可能性有多高?
二、醫療資源占用率上升50%至350%
三、近30萬年長者已接種加強針
四、昨增六旬以上年長者病例401人
五、昨天通報8起死亡病例
六、昨增孩童病例161人,爲曆史新高
七、重症人數比前一天少24人
八、普通住院病患增42人
隨著新加坡確診病例飙升,了解和應對“長期冠病”後遺症的需求愈來愈緊迫。
小科普
一些冠病患者可能會在康複後出現持續數周或數月的症狀,這種症狀被稱爲“長期新冠”(Long Covid)或“後新冠綜合征”。世界衛生組織至今收集的長期後遺症報告包括:呼吸急促、極度疲勞、腦霧、心髒和神經系統疾病等,症狀多達200多種。
完全接種疫苗後,是否可降低患“長期冠病”的風險?
據《海峽時報》報道,新加坡完全接種兩劑疫苗的民衆,只有極少數人出現“長期冠病”後遺症新加坡傳染病中心顧問醫生Barnaby指出,根據近期一項英國研究數據顯示,接種兩劑疫苗的民衆如果感染冠病,患長期冠病的風險降低了一半。此外,完全接種者的重症以及死亡率,也遠低于未接種疫苗者。(示意圖,圖源:Unsplash) 根據新加坡國家傳染病中心今年7月主持的一項研究顯示,與海外比較,新加坡冠病康複者出現長期後遺症的比例相對低。這是因爲完成疫苗全程接種的人,感染病毒之後轉爲重症的較少,于是,出現長期後遺症的也較少。 然而,這只是至今爲止的數據證據,將來是否保持尚未可知,需要長期觀察。新加坡國家傳染病中心的一項研究顯示,每十個未接種疫苗的冠病康複者當中,就有一個會出現長達六個月的後遺症,較常見的是呼吸不暢、咳嗽,偶爾也出現疲憊、暈眩、失眠。 65歲以上、非華族、有嚴重基礎病病史的康複者,出現長期後遺症的機率較高。 (示意圖,圖源:Unsplash)當時,Barnaby醫生就指出,一些冠病患者會出現腦霧、疲勞和失眠的情況,但大部分都會慢慢康複,不會有長期的影響。不過,一些有嚴重症狀的年長者,可能會有中風、大腦血管發炎或神經並發症的風險,因此接種疫苗非常重要。 冠病長期後遺症的成因目前尚不明晰,有可能是因爲自身免疫系統過度活躍,導致身體在進行自我攻擊,最後造成持續的後遺症,也可能是由于病毒的碎片仍然留在體內。 國大醫院傳染病科高級顧問淡比亞教授表示,盡管尚不清楚長期冠病的機制,但是接種疫苗或許可降低病毒載量,從而減少抗原刺激,以此來降低觸發自身免疫或其他類型的反應。 他補充道,這種長期症狀並非冠病特有,也出現在流感等其他傳染病中。 例如,牛津大學的一項研究比較了冠病患者和流感病患的長期症狀,發現至少42%的冠病患者有至少一種長期後遺症的症狀,相比之下,流感組的這一比例爲 30%。BioNTech創辦人:冠病持續變異明年中或需新疫苗配方據《金融時報》報道,德國生物技術公司BioNTech創辦人兼首席執行官沙辛(Ugur Sahin)指出,隨著新冠病毒的持續變異,2022年中期可能需要采用一種新的疫苗配方。沙辛表示,現在全球傳播的德爾塔毒株,雖然傳染力較強,但是其與原始毒株並沒有太大的差異,因此今年還不需要采用新疫苗。但是這個病毒還在不斷地進化並更加適應環境,因此我們不該假設下一代病毒會弱化。他還預測,到明年,疫苗接種計劃將會有兩個主要流程。一是將爲接種過疫苗的人提供加強注射,二是繼續推動鼓勵未接種疫苗的人群進行疫苗接種。
醫療資源占用率上升50%至350%
在政府給各戶家庭和小學、幼兒園學生和教職員派發自助檢測棒,以及擴大接觸者檢測範圍以來,由于檢測陽性而到公立醫院急診部求醫的人數激增了七倍。
過去三個月,由于病患激增,醫療資源的占用率上升了50%至350%。
ICU重症病床占用率從25%增至53%,增幅100%。
隔離病床占用率從58%增至85%,增幅50%。
社區護理設施占用率從10%激增至35%,增幅350%。
近期,一位網友在Facebook發出貼文,稱宏茂橋工藝教育學院舊址的社區護理設施衛生條件不佳。
這位網友的朋友因被居家隔離的房東感染,而被送到以宏茂橋工藝教育學院爲舊址的社區護理設施進行隔離。
進了隔離場所後才發現,那裏環境非常差:床墊是薄泡沫做的、沒有毯子、桌子、椅子或台燈,房間也沒有門。遇到大雨,整個房間都會漏水。房間也十分髒亂,有前患者的頭發和用過的耳塞、食物包裝紙等,甚至連提供的食物也是冷的。
(圖片來源:Min Chan Facebook)
衛生部和人力部昨晚在《聯合早報》詢問下表示,他們已對該設施進行檢查,並確定房間裏有基本的設施,且整體上幹淨整潔。他們也補充說貼文裏提到的許多點在幾周前已經解決。
衛生部也表示每當患者從社區護理設施出院時,床墊與居住區域都會進行徹底消毒,也會爲入住設施的人們分發幹淨的床上用品。
對于隔離餐,衛生部也表示會確保食物的營養均衡,分到患者手裏是熱的。團隊也在爲護理設施添加更多風扇、增設更多臨時廁所,爲患者提供更好的居住環境。
(圖片來源:Min Chan Facebook)
新加坡近30萬人已接種加強針
截至10月3日,新加坡人口85%已接種至少一劑疫苗,82%人口已完成疫苗全程接種。
在國家疫苗接種計劃下,一共459萬4926接種了輝瑞/複必泰、莫德納疫苗,累計接種928萬4447劑,比前一天增2萬2051劑,其中114人爲首劑,2569人爲第二劑,1萬9368人爲加強針。
至于世衛組織批准緊急使用的其他疫苗(科興、中國國藥),則累計10萬4100人接種,接種劑量爲20萬1573劑,比前一天增388劑,其中包括第二劑、加強針以及首劑施打mRNA疫苗,第二劑改用滅活疫苗的。
過去4天,61歲以上新增病例(見下圖)有所下降。
普通隔離病房的61歲以上住院病人(見下圖)趨勢也是增加的,但過去兩天有所下降,希望能夠繼續下降。
年長者轉重症的風險較高,尤其是未有疫苗保護的。
截至10月2日,逾50萬名六旬以上年長者已接到當局的加強針接種邀請;從10月2日起,新加坡開始陸續邀請50歲至59歲人群接種加強針。
昨天通報8起死亡病例
新加坡衛生部昨天通報8起死亡病例,四男四女,年齡介于60歲至94歲,皆爲新加坡公民。
8人皆有基礎病病史,其中3人未接種疫苗,5人已完成疫苗全程接種
這8起死亡病例,1起發生在10月2日,2起發生在10月3日,5起發生在10月4日。
根據《新加坡眼》統計,從衛生部通報死亡病例的疫苗接種情況以來,新加坡一共出現88起病例,分布如下:
從身體健康情況看,九成以上是有基礎病病史的;從疫苗接種情況看,完成疫苗全程接種的有21人,占23.9%。
此21人皆爲有多種基礎病病史的年長者,其中多數爲八九旬高齡老人。
總體病死率升至0.114%
從2020年1月23日出現首起病例,至10月4日,新加坡一共出現10萬6318起確診病例,其中121起死亡,病死率從前一天的0.109%升至0.114%。
分解到社區病例層級,病死率從前一天的0.282%升至0.289%(見上圖),社區病例絕大多數在60歲以上有基礎病人員。
10月4日,本波疫情的總體病死率從前一天的0.186%升至0.194%,相比之下,本波之前的病死率爲0.058%。換句話說,本波疫情總體上病死率是之前的3.35倍左右。
本波疫情的社區病例至今出現84起死亡病例,病死率從前一天的0.221%升至0.232%,是本波之前社區病例病死率的25%。
目前社區病例的病死率比去年低,一個原因是疫苗的保護作用,另一個原因是病程未完全發展。
另,本波主流病毒爲德爾塔,去年是原始病毒。有人認爲,德爾塔傳染性很強,但烈性比原始病毒低,
希望本波疫情病死率能維持在上一波的病死率以下。究竟如何發展,目前言之尚早。
《新加坡眼》盤點自8月18日以來的確診病例、重症病例、死亡病例如下:
我們密切關注接下來兩三周重症和死亡病例的走勢。
過去28天新增病例病情輕重與疫苗接種的關系
在過去28天內,新加坡新增3萬7242起本土病例,其中3萬6583人(98.2%)爲無症狀或輕症,544起(1.5%)曾爲/現爲輸氧重症,54起(0.1%)曾爲/現爲ICU重症,累計61人(0.2%)死亡。百分比數據四舍五入。
輸氧重症和ICU重症合計598人,約49.5%未接種疫苗或未完成疫苗全程接種,約50.5%已完成疫苗全程接種;死亡61人,42人(69%)未接種疫苗或未完成疫苗全程接種,19人完成疫苗全程接種。
根據衛生部信息,大多數輸氧病例在輸氧二天至五天之後,病情轉輕,不再需要氧氣支持。
新加坡昨增孩童病例161人爲曆史新高
新加坡昨增0歲至11歲孩童病例比前一天增39人,爲161人,爲曆史新高。昨天是小一至小五生居家學習、小六生居家備考第八天。
普通隔離病房住院病人則有0歲至11歲孩童比前一天增11人,爲99人。
居家康複不適用于0歲至11歲孩童。如果家長願意這個年齡段的孩童居家康複,自己親自照顧,必須向醫院提出申請。
9月27日已啓動居家學習、居家備考,病毒有潛伏期,至今已過7天,仍不見數據有緩解迹象。
10月4日疫情報道新增2475起確診病例
現在回顧新加坡衛生部昨夜通報的疫情數據。
10月4日通報新增確診2475起,累計10萬6318起。
在昨天的新增病例當中,境外輸入15起,本土病例2460起,其中包括客工宿舍病例601起。
昨天新增本土病例年齡分布
昨天的新增本土病例年齡分布如下:
近14天新增本地社區病例年齡分布如下:
近期新增客工宿舍病例年齡分布如下:
重症人數比前一天少24人
截至10月3日中午1200時,ICU重症病房有35人,與前一天同;需氧重症226人,比前一天少24人。
ICU重症病患和輸氧重症病患的年齡分布如下:
輸氧重症和ICU重症合計261人,比前一天少24人;其中221人(85%)爲六旬以上年長者。
新加坡目前已開130個ICU重症病床,在用35個。
備用ICU重症病床還有1200個左右。不過,如果被迫開啓這1200個ICU床位,將嚴重影響醫療系統的正常運行。
輸氧重症病人使用的是普通隔離病房,並不使用ICU,用的是面罩式呼吸機,無創,無須建立人工氣道,不插管。
普通住院病患1094人
普通隔離病房的非輸氧病例比前一天增42人,爲1094人。按年齡分布如下:
普通隔離病房住院病例當中,0歲至11歲兒童比前一天增11人,有99人,占9%。
過去幾天普通隔離病房的住院情況是這樣的:
盡管普通病房住院人數增幅相對來說不大,但是它絕對數高,對醫療資源也會形成壓力。
在社區護理/康複中心/居家康複的輕症、無症狀病例2萬零376起
在社區護理/康複中心、在居家康複的輕症和無症狀病例少91起,爲2萬零376起。
確診病患昨天從醫院出院51人,累計6494人;從社區護理/康複中心、居家康複病愈2489人,累計7萬7972人。
死亡病例新增8起,累計121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