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社區病例僅用了1周就輕松上了一個台階,穩在了500例以上。
因爲最近疑似有新加坡輸入病例導致國內疫情,昨天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發文提醒大家“審慎做出赴新決定”。
新加坡隨著病例激增,重症患者也增加了,專家終于松口靠疫苗無法群體免疫!
接下來該怎麽辦?不封城,可能在“賭”這件事!
幾大信號顯示 新加坡可能不會封城
大家慢慢也感覺到,當局暫時沒有想要“封城”或者出更嚴厲措施的意思。
信號1:不停課,給每個學生發3支檢測儀
新加坡中小學第四學期如期開學了,很多網友請願的居家學習沒有實現。
來源:todayonline
網友請願(圖源:change.org)
這波疫情激增,大家最關心的就是沒有接種疫苗的12歲以下學生。
新加坡先後有PCF Sparkletots Braddell Heights(布萊德嶺)幼兒園學生間傳播,還有其他中小學有零星病例。
在新版的病例統計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有多少兒童確診和住院
每日新增病例
深紫色爲0-11歲兒童
最近一周(9月5日至9月12日)共有153名12歲以下兒童感染。
每日正在住院中的病例
深紫色爲0-11歲兒童
而截至9月12日,共有125名12歲以下兒童住院中。
盡管情況如此嚴峻,學校今天還是開學了。
采取的額外措施只是給每個小學生發3支自助檢測儀,以便及早發現感染及早隔離。
信號2:措施多爲“建議性”,周末街上人多
上周新加坡出了一波防疫政策,但是多爲建議性質,細想之下根本不算收緊。
例如“強烈建議”每天只進行一次社交,但針對堂食、商場、景點並未做出實質性的人數限制。
工作場合不允許社交聚會,但沒有再建議居家辦公。
所以剛剛過去的周末,新加坡街上還是人擠人……
巴士站是這樣的
地鐵車廂裏是這樣的
(以上圖源:FB網友)
地鐵站是這樣的
進商場的人流都排起了隊
(以上圖源:tiktok網友)
信號3:疫苗旅遊通道開啓,不少人出國旅遊
在社區病例激增的情況下,原先計劃好的疫苗旅遊通道還是開啓了。
德國、文萊打完疫苗的人到新加坡檢測陰性就免隔離活動~
同樣的,打完疫苗的新加坡居民也可以去對方國家旅遊。
你肯定想:這都什麽時候了還旅遊?結果前往德國的旅遊配套大受歡迎!
(截圖:8頻道)
其中受訪旅行社說,他們推出德國13天浪漫遊配套,三個星期以來接獲200多個詢問。
最快在10月底將帶團出發。
雖然兩國疫情都不算太好,但大多數的顧客表示不會因爲疫情波動而更改行程,因爲他們已經心裏有數。
以上種種,都讓人感覺新加坡“封城”是遙遠事情,在目前看來幾乎不可能。
不過最近疫苗的預期效果發生了變化,來看看專家怎麽說。
“因爲不能通過疫苗群體免疫 所以要把新冠當流感”
回想起一年之前,大家都把結束全球新冠大流行的希望放在疫苗上,如今希望原來越渺茫。
很早普及疫苗的國家如以色列,疫情未見明顯好轉,已經開始准備接種第四劑。
圖源:Business Insider
而前兩天,9月10日,世衛組織歐洲區負責人接受采訪說, 對疫苗結束新冠大流行的能力感到悲觀,因爲新的變種使群體免疫希望破滅。
(圖源:海峽時報)
最近,新加坡的專家也終于松口,承認在德爾塔面前疫苗沒有預期效果。
衛生部的幾位專家發表了一篇名爲《與冠病共存—探索前路》的文章在新加坡醫學專科學院8月份的醫學期刊“Annals”(《年鑒》)
(圖源:pubmed)
其中首先提到疫苗的效果問題。
早期模擬和研究顯示,如果病毒基本傳染數(R0)爲2.5,70%的疫苗覆蓋率和75%效能預防流行病和後續傳播。
後來德爾塔變種毒株的複制力比貝塔毒株高出60%,疫苗覆蓋率得高達78%、甚至83%才能群體免疫 再後來,輝瑞疫苗對德爾塔變種毒株的效能降低,對有症狀冠病的效能只有79%。
在不斷調整數據之後,專家們判斷,通過疫苗達到群體免疫已不可能。
(圖源:雅虎新聞)
接下來新加坡怎麽辦呢? 明知道不能全部希望寄托于疫苗,但新加坡的與冠病共存就像射出的箭,似乎沒有回頭路。
一位專家說:
“正是因爲我們無法取得群體免疫,才要計劃把病毒當成地方性流行病。”
但他也補充,疫苗還是很重要防疫工具,但不是唯一工具。
圖源:Nikkei Asia
在上述的《與冠病共存—探索前路》文章裏專家建議,要邁向共存,應該分階段逐步放寬防疫措施。
新加坡的防疫分爲三類:
邊境管制 / 針對病患的措施 / 針對社區的措施
措施又分爲三個階段:
大流行狀態 / 過渡狀態 / 地方性流行病狀態
新加坡現在顯然處于過渡狀態,和一些歐美國家不同,新加坡認爲即使新冠成爲地方性流行病, 對于那些高風險場合和弱勢群體,則應該保留積極檢測,以及例如戴口罩的防疫措施。
(圖源:海峽時報)
很多人看到新加坡還在提開放,只做較低程度的防疫,心都涼了。
其實目前新加坡還在看、還在觀察,特別是接下來兩周的走勢。
會像英國、還是以色列?
新加坡怎麽做全看重症數
新加坡曾稱自己是中庸,摸索出自己的道路,既不學歐美完全解封,也不學一些國家清零。
但是大家感覺在很多開放的政策上,都借鑒了英國。
在預估感染峰值和醫療資源承受力上,也一定會參考英國的情況和其他國家的情況。
(圖源:CNA)
在9月10日的記者會上,衛生部醫藥服務總監麥錫威副教授就舉了英國和以色列的例子。
這兩個高接種率的國家在病例增加之後,奇怪地呈現了不一樣的情況:
1)英國在解除防疫措施後,社區病例隨之增加,但加護病房的患者與死亡病例並未相應提高。
英國的感染和死亡數據
2)以色列的情況相反,社區病例一增加,送入加護病房的患者也增加了。
以色列的感染和死亡數據 (圖源:路透社)
麥錫威副教授這兩個例子,言外之意,新加坡有可能“幸運的”像英國一樣,病例漲但ICU重症並沒增加。
也可能“不幸的”像以色列那樣,但是現在還看不出來。
(圖源:todayonline)
因爲人們從感染到病情惡化、進入ICU是有一個過程的。
所以現在新加坡的ICU人數反映的是兩周前、確診病例較少時的情況。
新加坡ICU人數維持在7人
但吸氧比例激增 (圖源:衛生部)
麥錫威教授認爲新加坡接下來兩周,需要密切觀察轉入ICU的病例是否隨著確診病例而增加。
這麽看來一些網友猜測新加坡是在“賭”也不無道理。
有人說英國的今天,可能就是1、2個月之後的新加坡,讓我們來看看是什麽情況。
英國是世界上首批宣布完全解封的國家之一,7月19日是他們的“自由日。
剛剛過去的9月10日,蘇格蘭的格拉斯哥綠地公園還舉辦了TRNSMT音樂節。
這場爲期三天的音樂節每天允許5萬名冠病快速抗原檢測呈陰性的觀衆入場。
他們不戴口罩狂歡……
你以爲英國的疫情好轉了嗎?並沒有。
前幾天英國政府緊急情況科學咨詢小組一個成員在社交媒體上警告: 最近英國每天的新增病例數在3萬例左右,而去年這個時候日增只有不到4000例。
此外,英國每天有將近1000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被送進醫院治療,去年此時每日重症患者只有不到150人。
而從新加坡衛生部披露的數字,我們也能看到新加坡的情況
*過去28天內,需要吸氧的確診者占1.6%,ICU和死亡病例分別占0.1% 目前新加坡日增500+例,共有775人住院,54個需要吸氧的患者,7個ICU病患。
有專家預測約爲接下來的2到4周,也就是9月底到10月這段時間,可能日增1000例,嚴重的話會日增2000例。
衛生部長王乙康曾經估算過,參考其他國家的經驗,疫情擴散需要4到8周才能達到峰值。
按照當時的增長速率,王乙康部長把峰值定在了日增3200
有網友將這個數和英國目前的人口/病例做了比較,發現出奇地一致。
問題來了,新加坡在日增1000例、2000例、3000例的時候,重症是否也會同比例翻倍?
假如新加坡真的達到了日增3200例,重症同等增長的話,到時候將有300多人需要吸氧,幾十個人入住ICU病房。
不過衛生部說了,參考英國和以色列的不同情況,ICU數字不一定就會隨著病例增長而大幅上升。
(Alex Cook)
即便如此,專家Alex Cook仍認爲從病死率上來說新冠沒那麽可怕。
專家拿本地數據來說: 新加坡每年近800人死于流感,而過去兩年新加坡一共有約50人死于新冠。
“流感疫情暴發時,我們不會封鎖邊界,也很少人會戴口罩。換句話說,我們默默看著每年800人死于流感,卻什麽也沒做。”
專家的話聽起來總是言之有理的。 昨天新加坡總理夫人何晶也在社交網絡上說:
“隨著德爾塔的傳播,每個人都可能早晚遇上新冠,即使呆在家或者不出門。”
(圖源:何晶FB)
這話雖然說的是長遠的未來,但此刻現實是在新加坡的每個人都有幾率被感染。
新加坡的疫情,特別是日增1000例的預估,已經引起了中國的關注。
昨天中國駐新大使館發布提醒,讓大家謹慎赴新。
如果要來,就要有心理和經濟上的准備,可能發生感染或者出入境受阻。
(圖源: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領事公衆號)
不過新加坡本地人似乎對這種新常態已經初步適應。
本地媒體記者上街隨機采訪了一些路人,大部分人可以理解新加坡爲了經濟和顧全大局選擇與新冠共存。
但從個人角度來說還是害怕”中招”。
也有一些人很看得開: “看到不會死人就行了,把它當成傷風或者感冒咯。”
(截圖:8視界)
看完這些采訪不得不感歎,如果從面對新冠病毒的心態上來說,新加坡民衆已經足夠強大了。
椰友們,你是屬于哪一種心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