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冷機場
加冷機場是新加坡第一個專門建造用于民用的國際機場,始建于1931年。開墾了120多公頃的紅樹林沼澤地,于1937年6月12日正式啓用。加冷機場臨近加冷盆地,機場周邊還擁有水上飛機的停泊區,因水陸兩用機場而在當時被譽爲“大英帝國最好的機場”。
著名飛行員Amelia Earhart曾將其描述爲“東方航空奇迹”。
民航發展史
1930年2月11日,荷蘭荷航(KLM)一架荷蘭制造的福克(Fokker) 三輪摩托單翼飛機降落在實裏達(Seletar)機場,搭載8名乘客和鮮花水果及和郵件,這標志著新加坡民航業的開始。隨後分別開通了新加坡經雅加達至英國和澳洲的航線。
來自網絡
實裏達機場是英國皇家空軍1928年在新加坡建造的機場,是新加坡第一個機場,作爲皇家駐軍基地,于1971年歸還新加坡。
來自網絡
商業航空交通的蓬勃發展導致當時的實裏達空軍基地(今天的實裏達機場)擁堵,因此需要一個新的機場。
來自網絡
1932年,在加冷沼澤盆地開始填海工程。修建的915米直徑的圓頂型著陸場地允許飛機從任何方向降陸,而滑道允許水上飛機與常規飛機在同一航站樓內並存。
來自網絡
1941年12月8日,日本人入侵馬來亞,加冷機場成爲了盟軍主要的戰鬥機機場,其他機場(登加,實裏達和三巴旺)都在柔佛州新山的日本大炮範圍內。到1942年1月的最後幾天,飛機場被炸彈幾乎炸毀。最後一架戰鬥機于2月初離開,新加坡淪陷。
結束營業
二戰後加冷機場恢複民用機場功能。到了1950年初期,飛機尺寸的增加和對更長跑道的需求導致飛機跑道延伸至芒特巴頓路(Mountbatten Road),每次飛機起飛或降落時,都必須用交通信號燈以阻止車輛通行。(可惜沒機會看到這一景觀)
此時的加冷機場已無法應對航空運輸量的增長,于是在巴耶利巴(今Paya Lebar空軍基地)開始修建新機場。加冷機場于1955年停止運營轉去新機場。
隨著新加坡的快速發展和全球空運需求增長不斷擴張,1970年的客運量已達到170萬人次,巴耶利巴機場也無力應對,不勝負荷。1975年當時的李光耀總理決定在樟宜填海修建今天的樟宜機場。
樟宜機場
(參見我的公衆號另一篇文章《星耀樟宜(Jewel Changi Airport)》)。
關閉後
的機場
加冷機場的航站樓,行政大樓,飛機機庫和控制塔都作爲文物保護 。而機場的其他部分被重新開發。
機場前跑道周圍的區域首先被改建爲加冷公園。
附近修建的新加坡體育中心(包括新的國家體育場和新加坡室內體育場)已成爲主要的國家地標。
加冷機場的東部被重建爲新加坡最早的現代住宅區之一。
如今,舊機場路和加冷機場大道等道路名稱,在告訴後人曾經有個加冷機場的存在。
而Dakota Crescent,Dakota Close和Dakota MRT站是以道格拉斯DC-3“ Dakota”飛機命名,該飛機曾經經常降落在加冷機場。
新加坡機場
我們已經知道了新加坡的第一座民用機場——加冷機場;第一座軍用機場——實裏達機場(現已改爲民用);全球最佳機場——樟宜機場。其實新加坡還有幾個軍用機場,當中就包括已改作軍用的巴耶利巴機場。2018年6月特金會,美國總統特朗普的空軍一號就是降落在巴耶利巴空軍機場。
尋找美食
既然是參觀舊機場,那一定要去舊機場食閣!(Old Airport Food Court)。
這座食閣,新加坡當地人可以說是無人不知曉,一定會如數家珍告訴你那裏有多少地道美食。
裏面很多攤位的獲獎證書貼滿了自己那小小的榮譽牆,只要是看到有大排長龍的,跟著吃就不會有錯。
首先去排那兩個獲得米其林一星的長隊,每隊至少需要四十分鍾到一個小時。用新加坡話叫” Die die must eat!”(死死都要吃)
1 老夫子炒馃條
“老夫子”的粿條就是白黑兩種,黑的放黑醬油。
2 多麗哥粿汁
我是第一次吃,不是說這家,是來新加坡近26年第一次吃這種“粿汁”。
它包含豬大腸,小腸,豬肚,豬腳,豬皮,配豆乾和鹹菜。然後用汁煮粿條或就米飯。單聽那一堆腸,我就飽了。
好不好吃就看各人喜好了,某領導一邊指示著“這個不健康,不可常吃”,一邊往嘴裏送,最後連“汁”都喝了。
3 黃埔豆花
食閣裏有著名的老伴豆花,不過我還是更喜歡這家黃埔豆花,看看那照片就知道這家的知名度了。
在這裏可以嘗到新加坡各種地道小吃而且不貴,有肚量的就吃它個遍!
下一期我們一起進入被譽爲“亞太地區最佳景點”的三大溫室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