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樂音在經過訓練後,二度獲得百米賽跑的金牌。(受訪者提供)
新加坡一名16歲女生1歲半時被診斷患有大腦性癱瘓,至今仍無法自己吃飯,但她從不局限自己,盡管連走路都難以平衡,卻不言棄通過訓練參加賽跑兩度奪金。
《新明日報》報道,陳樂音今年就讀中學四年級,父母在她17個月大時發現她不像正常嬰兒一樣會爬動,便帶她去醫院檢查。
她隨即被確診患有大腦性癱瘓,這影響了她的精細運動技能。她受訪時說,至今都是母親幫她拿著勺子吃飯、扣扣子。
此外,她的平衡能力也不好,有時走路會跌倒。然而,盡管有這些局限,她仍堅持挑戰自己。
“當時老師跟我說了一些殘疾人參加運動項目,並表現出色的故事,讓我深受鼓舞。”在老師的鼓勵下,她決定參加運動會,開始訓練百米賽跑。
“我的父親常常陪我訓練,我們在家附近的公園和體育場跑步,他會給我計時,也會教我靜態練習,提高我的平衡能力。”
第一次參賽就奪冠
老師替她向新加坡殘障運動理事會報名了2019年新加坡體校的殘疾運動會。令人驚喜的是,她第一次參加百米賽跑就獲得冠軍,跑出了30.75秒的好成績。
她憶述:“第一次參賽讓我很緊張,但比賽開始後,我只專注于目標,沒多想輸贏,我只想跑得比我訓練時好。”
她表示自己很開心可以奪冠,她記得自己9歲時也曾參加學校的運動會,當時跑得非常慢,幾乎是最後一名。
“那時任何的跑步對我來說都像馬拉松一樣艱難,沒想到如今可以通過訓練取得好成績,我的平衡能力也比小時候好了很多。”
她今年3月還以26.34秒的成績獲得了第二面百米賽跑金牌,再創佳績。除了跑步,她也學習跳繩、鋼琴,不斷突破自己的極限。
“我很感謝在這過程中父母一直陪伴我訓練,給了我很多鼓勵,我也告訴自己遇到困難只要有耐心,堅持練習,就能做到。”
盼將來成爲輔導員 幫助其他孩子
剛參加完N水准考試,陳樂音希望將來能學習社會工作學,成爲輔導員。
談及未來夢想時,她憧憬道:“我希望成爲一名音樂治療師、輔導員,或者老師,幫助和我有一樣困難的孩子。”
她自認是幸運的,很多像她一樣的孩子在生活中面臨很多挑戰,而她的父母和老師給了她很多正面的鼓勵和機會,讓她也想成爲一樣的人,把同樣的關懷和善意傳遞給他人,去鼓勵需要幫助的下一代。
“這或許並不容易,但面對挑戰,我不會放棄。我在小學時嘗試跳繩,但無法做到。可今年,我一次又一次地嘗試,如今我已經可以最多跳20下。”
她說,跳繩教會了她這個道理:“今天做不到的事情並不意味著將來也做不到,只要繼續嘗試總能做到。”
雖然患有大腦性癱瘓,但陳樂音不斷嘗試跳繩、賽跑等新運動。(受訪者提供) 慶幸獲老師同學扶持
慶幸身邊除了家人,還有好老師、好同學扶持,讓陳樂音憑著“沒有和別人不一樣”的信念走下去。
她說,老師和同學都非常照顧她。“我寫字慢,老師會先把完整的筆記給我,同學也會在體育課後幫我扣裙子的扣子。”
同學和老師也把她當平常人對待,讓她時常忘了自己的疾病。
“我的朋友們了解我哪方面需要幫助,但不會談論我的病情,他們通過行爲關心我,也讓我覺得我沒有和別人不一樣。盡管有些別人能做到的事我還做不到,但我通過練習,總會比以前的自己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