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沈祖堯(Joseph Sung)教授出任南洋理工大學李光前醫學院(Lee Kong Chian School of Medicine, LKCMedicine)院長及高級副校長(健康與生命科學)。
沈教授是腸胃研究的權威,研究範圍包括腸胃出血、幽門螺旋菌、消化性潰瘍、肝炎、大腸癌以及與消化系統相關的癌症。
此外,他也是領導全球腸胃及肝科研究的先驅,帶領15個亞太國家的專家開展大腸癌篩查研究,議定清晰的普查指引,並在亞太地區提倡大腸癌篩查。
沈教授,來源:香港科技院
大人物,沒架子
沈教授曾在訪問中坦言,喜歡跟年輕人打交道,也會用年輕一代的方式來教育人才。
今年9月,他在南大李光前醫學院頁面首次發文,就以引人入勝的文筆,深入淺出地分享個人的行醫經驗,讓未來的醫學棟梁能從中學習。
10月發表的“關愛勝于治療”中,他以小故事的方式來敘述自己兩個在工作中發生的事件。
關注病人的需求
第一個故事發生在他年輕、資曆尚淺的時候。當時他用內窺鏡插入喉部的方式,給胃出血的病人止血。這其實是標准的治療程序,醫生都對效果很滿意,但病人卻有不滿。
原來病人在手術時因爲掙紮,導致颚骨脫臼,下巴合不上,但沈教授當時並沒有注意到。隔天巡房時,病人無法說話,一整夜都流口水,他一見到醫生們,就生氣地指著下巴。他說:“沒有意識到病人的問題是我們的不足,那次的經驗讓我明白到對病人來說,把病治好並不是一切。”
聆聽病人的心聲
第二個故事就敘述了聆聽病人心聲的重要性。20多年前,一位年輕的病人表示腹疼,沈祖堯在檢查後發現問題並不出于腸道而是心理,病人甚至有自殺的念頭。他耐心地傾聽病人述說後,病人感覺開懷了,隔天送他一個盆栽,並告訴他如果不懂得照料盆栽,可以交還給他,不要扔掉。
沈教授,來源:灼見名家
後來,沈教授郵件回複他說,我不會放棄你送的盆栽,就像我不會放棄你一樣。如果有一天你感覺無法忍受病苦折磨而想不開,請來找我,我會讓你明白你的生命是值得走下去的!
沈教授笑著說,盆栽的生命力特強,現在仍健壯地生長,如同它的主人。他這20多年來一直跟那位病人保持聯系,至今他已成爲兩個孩子的爸爸。“有些病可能無法治好,但你的關愛會令病人感激你。有時候如果病人痊愈了也沒有感激你,那是因爲他們沒感覺到你的愛。”
NTU的兩個研究方向
人工智能的出現替代了人力,並滲透到醫學領域。沈祖堯教授指出,“醫生的角色”需要重新定義,雖然科技能取代醫生大部分的工作,但並不意味科技能完全替代醫生。
他表示工程學科和人工智能都是南大的強項,希望醫學院的發展能好好發揮這方面的優勢,未來南大的研究方向主要有兩個:
一、利用人工智能和機器人來照顧老年人。現在的病人覺得醫生看電子産品比人多,缺乏人性化。針對科技無法取代醫護人員的問題。他認爲工程師要著重在研究利用人工智能,來協助訓練老人避免跌倒受傷,盡早診斷腦退化,以及及早檢查出抑郁症,解決孤寡老人的心理問題等等。
二、腸道微生肽(microbiome)研究。他透露除了醫院進行研究,“我們還在協調,看看能否組成一個研究項目團隊。”
期待年末回家探親
沈教授一家四口都是醫生,而且是不同方面:他是腸胃科、妻子是婦産科、長女腫瘤科、幼女病理科。他期待今年12月回港探望家人,並坦言“等太久了”。他語帶抱怨說,爲什麽叫“air bubble”(航空泡泡)呢?不是一個好名字,爆了幾次,對不對?
回首過去,沈教授最感恩的是能實現兒時願望。“當時最希望長大以後的工作是面對人而不是機器,而面對人最主要的兩個工作,一是教師,另一個是醫生。“我兩個都做,教書同時也看病,沒有遺憾了。”
教授寄語
沈教授,來源:海峽時報
此外,沈教授認爲電腦等科技已替代人力處理了許多單調的日常工作,醫生應當好好利用省下來時間,與病人多溝通。“現在的病人了解更多專業知識,更有能力跟醫生討論治療方案,所以治病也變得更有趣了,要多傾聽病人的聲音。”
他亦鼓勵醫學生多涉獵其他領域的知識,不要只懂行醫的知識,也需要懂一點點曆史、哲學、文學。病人也希望醫生是個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一台機器,除了開藥方和做手術,醫生也可以多跟病人講講人生道理。
參考資料:
1. “Interview with Prof Joseph Sung, NTU SVP (Health and Life Sciences) and Dean, LKCMedicine” NTU Media Release;
2. “醫者需仁心關愛勝治療”, 聯合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