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難敵外部因素沖擊,核心通脹率持續上升。(聯合早報)
作者 李國豪
能源價格飙漲、勞動力短缺、供應鏈紊亂、經濟複蘇帶來的需求增長……種種“完美風暴”,導致全球急欲從冠病疫情翻篇的路上,又多了一道通貨膨脹急劇上升的難題。
美國10月份通脹率創下同比上升6.2%,是自1990年以來的30年新高,令外界擔憂通脹危機即將到來。
其中,民衆賴以維生的食物價格也難擋通脹風暴。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數據,全球糧食價格比去年同期上升了31.3%,是2011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新加坡、馬來西亞、香港等亞洲經濟體都出現了食物價格飙漲的情況。
新加坡:核心通脹率爲近三年新高
高度仰賴食物進口的新加坡已經開始感受到食物價格上漲的壓力。
據《南華早報》報道,本地食物價格整體變貴了,部分蔬果的價格上漲的幅度尤其驚人。
例如,從中國進口的芥蘭,最近幾個禮拜的價格貴了30%至40%;葡萄今年6月一公斤的價格是11.06新元,到了9月飙升至15.73新元;菠菜在9月的價格也比6月高出15%。
新加坡食物銀行(Food Bank Singapore)創辦人之一黃玮婷表示,自去年疫情暴發以來,本地陷入食物不足狀況的家庭有上升的趨勢。
她警告,如今的食物漲價可能只是開始,隨著明年各項新加坡政府的纾困措施結束,預料將會有新一波的全面性沖擊。
根據我國政府公布的數據,排除住宿、私人交通工具費用的本地核心通脹率在10月打破經濟學家早前的預測,達到1.5%,爲近三年來的新高。
10月整體通脹率也同樣打破預測,達3.2%。其中,10月的食物通脹率升至1.7%,略高于9月的1.6%。金融管理局與貿工部指出,這主要是因爲非熟食價格的上漲所致。
當局早前預測,明年的核心通脹率會進一步達到上升1至2%的水平。
貿工部兼文化、社區及青年部政務部長陳聖輝在11月3日的國會中強調,政府將透過四大措施,多管齊下協助民衆減輕生活費高漲壓力:
允許新幣升值;
協助企業減少經商成本;
持續關注低收入家庭;
確保食物入口多元化以穩定物價。
李顯龍總理日前在彭博社舉辦的新經濟論壇上被問及新加坡通貨膨脹情況時,還是比較樂觀的。他說:
“央行銀行家告訴我們不用過于擔憂,這是短暫現象,通脹率會慢慢降下來,然後一切又會變好了。”
新加坡菜價已開始呈現上漲趨勢。(聯合早報)
香港:麥當勞沒雞翅可賣
同樣依賴外來食物進口的香港也陷入了食物價格上漲和供應短缺的困境。
當地的麥當勞9月宣布,暫停供應脆香雞翼,原因是全球供應鏈受到不穩定的國際航運影響,導致脆香雞翼可能延遲抵達香港。
除此之外,當地進口的面粉、水果、蔬菜、日常用品以及酒品的價格都呈現上漲趨勢。
當地9月消費物價指數爲1.6%,整體通脹率1.4%,香港政府警告物價上漲可能威脅其經濟複蘇的步伐。
香港麥當勞早前宣布暫停供應脆香雞翅。(路透社)
印度:拿油燈的芥子油來煮菜
熬過第二波疫情挑戰的印度民衆,在屠妖節當天大肆慶祝,點燃了超過100萬盞油燈。
但慶祝儀式結束後不少當地民衆的舉動,卻顯示擺在他們眼前的,是另一個挑戰:食油價格飙漲!
不少信衆在儀式結束後,爭相把油燈裏用來點燈所余下的芥子油帶回家煮菜。
據報道,當地芥子油的價格從去年一升150印度盧比,漲至今年的240印度盧比。
一些家庭選擇改用較便宜的棕油,但棕油價格亦從一升72印度盧比,上漲近一倍至140印度盧比,讓不少民衆大喊吃不消。
據統計,各類食用油的價格上漲了超過35%。
馬來西亞:低收入家庭無肉可食
鄰國馬國的低收入家庭則面臨了無肉可食的窘境。 由于全球供應鏈紊亂,進口飼料如玉米和大豆的供應出現問題,導致當地肉雞的價格攀升。
根據馬國官方數據,9月的肉雞價格漲了大約1%。整體而言,當地食物和非酒精飲料的價格上漲了1.2%,主要由肉品和蔬菜的價格增長所帶動。
另外,馬國9月的消費物價指數也升至2.2%。
一名育有四位孩子的民衆薩莉亞(Saliya Zamidi)受訪時說,她的丈夫失業後,一家六口的生活費只能由她張羅。
然而,她每個月960令吉(313新元)的薪水使全家夥食捉襟見肘,尤其是在肉雞等肉品價格節節攀升下。如今,他們只能用雞蛋、豆腐和蔬菜來取代肉食。
進口飼料供應問題導致馬國肉雞價格大漲。(法新社)
馬國救濟廚房克切拉香積廚(Kechara Soup Kitchen)的項目總監謝國良則提到,食物價格的上漲也影響了當地低收入民衆的飲食習慣,導致後者營養不均衡。
“他們會設法在可負擔的範圍內購買食物,所以我們發現他們總是攝取更多的碳水化合物來取代其他食物種類,因此在貧困社區普遍會有過胖的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