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成立的愛心通勤委員會,在愛心通勤旅程報告中總結了從去年4月至11月與通勤者的交流成果,當中包括各年齡層公衆、視障者,以及年長者或視障者的看護者。
在每日通勤中,關懷互助的氛圍須要民衆共同建立。來自不同背景的通勤者應對彼此關懷並具有同理心,因爲看似具有主動協助力量的群體也可能需要幫助,而助人者也應尊重弱勢乘客謝絕幫忙的權利。此外,面對表現異常的通勤者時也不應作出負面反應。
去年成立的愛心通勤委員會(Caring SG Commuters Committee)是在愛心通勤旅程報告(Our Caring Commuter Journey)中提及上述內容。
在昨天舉辦的首屆愛心通勤周開幕儀式上,愛心通勤委員會向交通部長易華仁提呈報告。報告總結了委員會從去年4月至11月,與超過2000名通勤者的交流成果,當中包括各年齡層公衆、視障者,以及年長者或視障者的看護者。
哈莉瑪總統在爲愛心通勤周活動開幕時說,隨著公共交通的硬體設施提升,我國也應培養充滿關愛的通勤文化。
易華仁說,人們每日通勤並不只是從一點移動到另一點,也展現了一個社區公共空間的定位。
“培養親切關愛的公共交通文化,可影響數百萬通勤人士和交通工作者的生活體驗。”
爲共享關愛溫馨的通勤環境,公交乘客應更細心敏銳地察覺他人的隱性需求。民衆在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時可培養四種“給予”的習慣,即給予時間、給予關懷、給予援手和給予感激。
提供援助時 應尊重對方意願
報告也發現,經常被視爲給予關懷的年輕群體本身也會面對挑戰。無論如何,有者仍會提供間接的援助,如看見路上有人在趕巴士,而按下巴士停車鈕讓對方趕上。
老年人和失智老人的照料者則希望其他通勤者可以給予更多關懷和包容,即使他們並不明顯需要幫助。
也有部分視障人士傾向不依靠他人,自行搭車,但他們仍然感激熱心公衆的協助,希望對方不因遭到拒絕而感到泄氣。
因此,乘客在提供幫助時也應尊重對方意願。也有受訪乘客表示,受到婉拒並不會阻止他們日後繼續向他人伸出援手。
愛心通勤委員會在研究中發現,有些需要幫助的通勤者羞于求助;也有者雖然願意提供協助,卻不知如何行動。
因此,委員會和其他社區夥伴充當兩者之間的橋梁,以建立和延續愛心通勤文化。其中,去年開始的“愛心通勤擁護者”(Caring Commuter Champions)即由新加坡協助殘障者自立局(SG Enable)指導志工協助弱勢乘客,計劃至今已有400人參與。
從即日起至12月5日的愛心通勤周將舉辦數項活動,如頒發交通金獎和愛心通勤獎、在指定巴士轉換站和綜合交通中心新增愛心相助站,以及和新加坡國立大學學生合作推出“公共巴士包容課程”。
陸交局和學前孩童創作故事書 推廣公交禮儀
爲推廣公共交通禮儀,陸路交通管理局和學前班兒童合作推出《邁克斯和蘿比的魔法地鐵之旅》故事書。
五個卡通禮儀大使在《邁克斯和蘿比的魔法地鐵之旅》故事書的推介儀式上亮相。(陸交局提供)
配合今年的公交禮儀運動主題,即從小培養良好的乘車文化和禮儀,陸交局和就讀義順中723座的人民行動黨社區基金會(PCF)Sparkletots學前教育中心的學生共同創作故事。
這本故事書適合五歲至八歲孩童閱讀,講述邁克斯和浣熊朋友蘿比在沒有成人陪同下的搭車經曆。在途中,他們遇到了禮儀大使(Thoughtful Bunch),學會了公共交通的乘搭禮儀。
陸交局推行公交禮儀運動已邁入第12年,這是當局第一次和兒童合作編寫故事書。
馬炎慶:良好乘車禮儀應從小培養
交通部高級政務次長馬炎慶前天在故事書推介儀式上說,良好的乘車禮儀需要時間建立,故應該從小培養。這次編寫故事的創作角度也從孩童純潔的心靈出發,融合他們的創意點子。
“身爲成人的我們也應該以身作則,共同打造溫馨優雅的通勤文化。”
從12月18日起,凡在麥當勞購買開心餐,就可獲贈一本故事書。此外,本書將從12月中起在全島國家圖書館供借閱。
即日起,家長也可到陸交局官方網站下載電子書,或在12月參加陸交局社媒平台上的有獎比賽。屆時,將有10名優勝者贏取故事書。
此外,爲配合即日起舉行至12月5日的愛心通勤周,易塔通(Tower Transit)也舉辦了一系列活動,如通過展覽和課程提高公衆協助弱勢乘客的意識。義順巴士轉換站新設立的電動輪椅充電站今天投入運作,方便電動輪椅使用者充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