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雖然新加坡是一個華人居多的國家,但新加坡對我國的態度一向來說不上太好,甚至有一段時間,我們可以說新加坡是一個“反華”的國家。除了官方層面上新加坡政府在國際上“拉美制華”之外,在民間新加坡人民對于中國人的態度也算不上友好。
曾經到新加坡工作、旅遊的人一定會有這樣的感受,盡管漢語也是新加坡的官方語言,但在過去,新加坡華人在很長時間內對漢語是排斥的,面對著中國人也有相當的優越感。
很多人可能沒想到的是,現在新加坡現在對我國的態度可是産生了180的大轉變:李顯龍公開支持中國、新加坡人對中國的印象也大爲改觀,細算一下,這些改變也是在最近7年裏産生的,那麽這7年裏到底發生了什麽,讓新加坡對中國一反常態呢?
“拉美制華”的東南亞小國
新加坡是一個華人人口數量占到了70%以上的國家,但這個國家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卻一直堅持著自己“拉美制華”的戰略,新加坡當局一直在幾十年的時間裏,一直與美國保持著良好的關系,並與美國配合遏制中國的崛起。
早在2002年SARS期間,新加坡就展現出了自己的“反華”立場,當時新加坡不僅沒有對中國進行援助,還對我國多加指責,時任新加坡總理的吳作棟一邊響應《華盛頓郵報》“封殺中國”的號召、拒絕訪問中國,一邊公開質疑中國的治理能力、呼籲外資撤離中國。
新加坡總理的吳作棟
之後,新加坡一直都堅持抱住美國的“大腿”,公然站在遏制中國的這一邊,尤其是在2010年中國GDP總量超過日本,成爲世界第二之後,新加坡的遏制中國崛起的舉動更爲明顯。
另外,新加坡國父李光耀早在2009年就曾向美國獻計,讓美國“重返亞太”。當時美國並沒有完全接受李光耀的計謀,但因爲中國拒絕和美國一起搞“G2”,這讓美國開始認真考慮加強亞太布局。
到了2012年美國果然正式制定了亞太再平衡戰略,加強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外交、軍事和經濟布局,並借由東盟直接介入東亞事務,妄圖遏制中國崛起,新加坡則趁機跟進,爲美國“加油助威”。
在2013年,中日之間的釣魚島糾紛、菲律賓挑起的所謂“南海仲裁案”正鬧得沸沸揚揚,李顯龍偏偏要在日本東京的“亞洲未來”國際大會上說:中國可能在釣魚島或南海得到什麽,但會輸掉名譽和地位。
同時,李顯龍還聲稱現在的亞洲並沒有“和解”,並暗示這是因爲中國不斷提及日本侵略、慰安婦以及要求日本道歉等問題才導致了現在亞洲內部的不和諧。這種行爲顯然是本末倒置,故意往中國人民的心上捅刀子,說是“殺人誅心”也不過分。
2015年,美國正式組建了TPP,想在經濟上完成對中國的圍堵。新加坡也據此認爲,在經濟上嚴重依賴外貿和投資的中國,必定會因爲外部環境惡化而導致經濟“崩潰”,因此更是立刻提前站隊美國,希望在擊敗中國之後,在美國那裏領個“頭功”。
2016年,李顯龍仍舊秉持這一立場,並在訪問美國時以“所有東盟國家熱烈歡迎美國的亞太再平衡”向美國表了忠心。
受到官方立場的影響,新加坡民間對于中國的態度也一直不太友好。到過新加坡的人應該都知道,在早些年,新加坡華人十分排斥說漢語,遇到說漢語的中國人還會直言“在新加坡應該說英語”。
很多人都會奇怪,按說大家都是華人,也曾是同根同源,就算關系不太親近,也不至于走到“反華”這條路上,那爲什麽新加坡還會反華呢?
新加坡華人這麽多,爲什麽還要“反華”?
新加坡爲什麽如此反華?這與新加坡的李家脫不了關系,從意識形態因素上來看,李光耀自己就是“反共”的,李顯龍的政治意識形態完全繼承了父親,因此在李家父子兩代人的帶領下,新加坡走上了“反華”的道路。
盡管當年李光耀是靠著和共産黨聯手起家的,但後來,他發現在東南亞還是西方勢力更爲強大,新加坡作爲一個“袖珍國家”當然要選擇勢力強大的一方依附,才能保證自己的安全,因此,李光耀最終選擇了與“左翼”決裂,抱住了美國的大腿。
而這種意識形態的影響自然也會蔓延到民間。
原本新加坡已經被西方統治數百年,當地華人接受的都是西方思想文化的教育,對中國的認同已經不斷減淡,李家對共産黨的打擊更是讓當地華人對中國産生了錯誤的印象,從而影響到了他們對中國的看法,導致整個新加坡看起來對中國都十分不友好。
另外,李氏父子執政新加坡以來,最爲擔心的就是中國崛起影響整個東南亞的政治生態,到時候新加坡的政治地位和政治體系都可能會産生巨大的變動,因此,李氏父子一直致力于保持東南亞格局的“現狀”,讓西方勢力繼續掌控東南亞,以維持自己的地位。
從新加坡整體的利益角度來看,我們知道,新加坡的經濟快速發展,幾乎完全依賴于有著“海上生命線”之稱的馬六甲海峽,同時,新加坡能夠受到美國的“重視”以及美國在政治、軍事等多方面的保護,也正是因爲其扼守馬六甲海峽的地理位置。
新加坡非常清楚,借由美國之力遏制中國、借由“馬六甲困局”籠住中國,兩邊“通吃”才是對自己利益最大的。
假如中國完全掌控南海,那麽新加坡的地位就下降,兩邊“通吃”的政治遊戲也就玩不下去了,因此,新加坡一直希望美國能夠將中國的崛起控制在一個“可以接受”的範圍內,避免影響到自己的利益。
所以,新加坡才會一直秉持著“拉美制華”的策略,堅持保住美國的大腿。
李顯龍一反常態,新加坡要“背叛”美國了?
不過,令許多人奇怪的是,在新加坡爲所謂的“南海仲裁案”搖旗呐喊7年後,新加坡突然一反常態,幾次發聲支持中國,這不得不說是一種對美國的“背叛”。
首先,在去年新冠疫情爆發、美國抗疫失敗之後,以美國爲首的西方國家不斷指責、排斥中國,而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則以中文致辭稱,“排華情緒”無益于抗擊新冠疫情,“抵制中國人”更是錯誤的心態。
但在此時,新加坡對于美國的“反對”似乎還是十分含蓄的,李顯龍肯定了美國此前發揮的作用,但同時還指出美國在新冠疫情一事上“拖了世界的後腿”,還稱世界沒有美國,依舊可以運轉。
其次,當我國在世界經濟論壇上高舉“自由貿易旗幟”之後,本該對我國進行打壓的李顯龍一反常態地對我國進行了支持。
李顯龍表示,中美關系是非常重要的雙邊關系、新加坡向來是這兩個國家的朋友。同時,李顯龍還表示,中國崛起勢不可擋,“美國必須要接受”。
在RCEP的簽訂上,李顯龍更是直接表示“沒有多少國家願意加入一個沒有中國的聯盟”,正式展現出了李顯龍對中美態度180度的大轉變。
最後,在今年李顯龍出席阿彭斯安全論壇時,更是“警告”美國現在對中國的強硬態度已經處于非常危險的狀態。
他表示,中國不是蘇聯,不會在同美國對抗的過程中“消失”,因此,他覺得美國應當衡量一下自身的實力,繼續同中國對抗,將會陷入兩敗俱傷,並給世界經濟發展造成負面影響。
同時,李顯龍還特別指出,美國一直要求其他國家在中美對抗的過程中“選邊站”,這影響了其他國家的正常發展,因此世界並不想看到中美繼續對抗。
這一次李顯龍立場明確的表態,確實是十分罕見的,如此明確地“反對”美國,似乎意味著新加坡已經在中美之間做出了新的選擇。幾十年都立場堅定的新加坡,爲什麽“突然”轉變了立場呢?
堅持“反華”幾十年,新加坡怎麽突然變了
從7年前的“反華”到7年後的“警告中國”,新加坡立場的轉變看似突然,但實際上也不過是因爲國際局勢和新加坡的內部環境都産生了變化。
從國際環境來看,美國正在走下坡路的趨勢十分明顯,前任總統特朗普“美國優先”的政策和不斷“退群”的舉動,讓美國的盟友們紛紛擔憂被抛棄,同時,美國經濟的持續低迷,使得美國和其他國家的合作變得不再穩定,其信譽和國際影響力也受到了影響。
與此同時,中國則在不斷發展,真正成爲了一個可以與美國平起平坐的大國。在TPP和“亞太再平衡”的圍堵下,中國的經濟不但沒有崩潰,還依靠著強大的內需實現了高速發展。
而且,中國在高科技領域的不斷突破,更是讓中國有了與美國在各方面進行競爭的能力。
爲了跳出“馬六甲困局”,中國在巴基斯坦建設瓜達爾港,在東南亞建設中緬輸油管道、中老柬泰鐵路以及皇京港,加上“一帶一路”的深入推進和發展,馬六甲海峽的重要性不斷下降,原來新加坡“兩邊通吃”的遊戲玩不下去了,李顯龍也不得不考慮新的發展道路。
如今新冠疫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西方經濟陷入泥潭而無法自拔,東西方的一起一落局勢明顯,新加坡到底要站在哪一邊,似乎也已經很明確了。
而從新加坡內政經濟的角度來看,尋求中國的支持似乎也是最佳的選擇。
一方面,自從我國開始布局東南亞、建設中巴經濟走廊以來,新加坡的經濟增長前景就陷入了長期疲軟;同時,李顯龍弟妹指責其未建立王朝而“濫用權力”的醜聞,也影響了李顯龍的執政基礎。
爲了提振經濟、鞏固自己的執政地位,新加坡必須尋找一個可以長期合作的對象,而這個對象顯然只有當今世界唯一健康的大型市場——中國。
另外一方面,新加坡長期執行的是抱緊美國大腿的策略,但特朗普政府並不吃這一套。前任總統特朗普滿心都是美國利益,根本不想給盟友以援助,于是新加坡不得不重新考慮自己的外交策略。
最終,李顯龍選擇的是“小國大外交”的戰略,畢竟新加坡是一個人均GDP高達6.2萬美元的國家,經濟發達讓他們也有著自己的“驕傲”。
但在真正的戰略執行中,由于新加坡幾乎不可能再出現一個李光耀式的、與中美等大國領導人私人情誼笃厚、在國際舞台上備受尊重的領導人,“小國大外交”戰略經常四處碰壁。
這讓新加坡不得不調整自己的外交戰略,總的來說,現在新加坡秉持著堅持發展經濟、廣交朋友、捍衛自己主權、不成爲他國附屬國等原則處理國與國之間的關系。而在這幾項原則的指導下,新加坡必定會積極改善與中國的關系。
不過,話說回來,小國站隊,也不過是因爲現在我國能夠帶給他們更多的利益,我們應該對當前的局勢保持足夠清醒:只有繼續著力發展自身,才能讓我們在國際上擁有穩固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