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娜:新加坡新增病例在達到峰值之後開始逐步回落。有不少人預測,眼下是暴風雨之前的“平靜”期,接下去新加坡的防疫政策值得仔細觀察。
文 | FT中文網專欄作家 徐海娜
自從新加坡政府今年6月24日發表《與新冠共處 如常生活》的政策聲明以來,新加坡又經曆了幾次較大的疫情沖擊,10月中曾達到日增5千的高峰,然而這一切和政府聯合抗疫小組早前發布的預測基本一致,在達到峰值之後,新增病例開始逐步回落,目前已回落到每天兩三百例左右。現在有不少人預測,目前是暴風雨之前的“平靜”期,接下去新加坡的防疫政策值得仔細觀察。
根據新加坡衛生部網站數據,12月21日新增280起新冠確診病例,其中本土病例226起,輸入病例54起。境外輸入病例連續21天維持在雙位數,單日輸入病例連續四天超過40起。繼本月9日新加坡機場出現第一例本土奧密克戎感染者之後,21日,衛生部又通報了本地第一個奧密克戎感染群(該感染群目前爲3個病例,其中2人已確定爲感染了奧密克戎毒株)。截至12月21日,新加坡已出現71起奧密克戎確診病例,其中65起爲境外輸入病例,6起爲本土病例。隨著新冠病毒新變種奧密克戎的到來,新加坡是否還會繼續堅持“與病毒共存”的政策呢?
依賴疫苗+快速自檢,目前在新加坡,不僅新冠病例的密切接觸者不再需要隔離;而且,隨著疫苗接種者旅遊走廊計劃(VTL)向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開放,符合條件的入境者也不再需要隔離。隨著疫情的緩解,新加坡政府屬下社交媒體Gov.sg也不再主動推送疫情有關數據,除了仍需戴口罩、仍有社交限制和疫苗區別管理措施等限制之外,人們的生活似乎一切恢複如常。然而自從南非通報發現奧密克戎毒株以來,新加坡針對這一新毒株,又收緊了相應的防疫措施。除了入境限制之外,新加坡衛生部針對奧密克戎還重新啓動了隔離、病例追蹤等防疫程序。所有奧密克戎毒株感染者的密切接觸者都須在指定設施隔離10天,並在開始隔離時及結束隔離前接受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檢測。如果人們去過奧密克戎病例曾到訪過的地方,有可能和病例接觸過的人,也會收到衛生部的七天健康風險警告(HRW)。
01 來勢洶洶的奧密克戎會動搖政策嗎?
新加坡自從走向建設“新冠韌性國家”( COVID-resilient nation)的道路後,一直都是起起伏伏,波折不斷。但是高疫苗接種率之下,人們似乎看到了曙光。病例最多的時候,醫療資源也沒有受到擠兌。截止到12月18日,在過去28天內,新加坡的新增本土病例當中,98.6%爲無症狀或輕症。新加坡總人口中,87%已完成疫苗全程接種;34%已接種加強針。在符合疫苗接種條件的人口當中,96%已完成疫苗全程接種。本月底前,5歲至11歲兒童也將陸續開始接種輝瑞/複必泰疫苗。
然而就在人們剛剛看到曙光的時候,具有超強傳播力的新變種又出現了。在南非、英國、丹麥等地,奧密克戎病例差不多每兩天就會翻一番。香港大學醫學院的一項最新研究也表明,奧密克戎在支氣管中的感染和繁殖速度比德爾塔以及新冠原始毒株快了70倍。新加坡衛生部長王乙康也曾警告說,奧密克戎可能比德爾塔毒株形成更大一波的疫情,形勢可能隨時惡化,國人須做好准備。衛生部也在計劃和部署在必要時增加新冠病床和提升公共醫院的基礎設施。
但是面對來勢洶洶的奧密克戎,王乙康也多次在媒體表示,新加坡“與病毒共存”的政策不會改變。他說,“我們得學習與奧密克戎共存,就像與德爾塔共存一樣,了解這個新毒株的特征,並對防疫政策作出相應調整。”
面對新毒株,新加坡致力于繼續推進有效疫苗的接種。李顯龍總理在12月13日的一場講話中說:“我們尚未脫離險境,但我們有信心能夠應付奧密克戎,因爲通過接種疫苗與追加劑,我們如今在應對新冠方面處于一個強得多的位置。”16日,《聯合早報》發社論認爲:“打追加劑可提高對重症的預防效果,在面對新毒株可能引發新一波疫情的形勢下,這更是抗疫的關鍵策略。”
然而並不是世界衛生組織疫苗緊急使用清單上所有的疫苗都被新加坡政府同等對待。目前,使用信使核糖核酸(mRNA)疫苗(輝瑞/複必泰和莫德納)兩針即可被認爲是完成接種,使用滅活技術的科興疫苗則須打三劑才算完成接種。新加坡國家傳染病中心與衛生部12月15日發出的聯合文告指出,研究證實,對于預防德爾塔引起的重症,兩劑科興疫苗對重症保護的有效率爲60%,低于輝瑞的90%和莫德納的97%。在政府通過社交軟件直接推送給國民的信息中也這樣寫道:“當局鼓勵已完成輝瑞-BioNTech/Comirnaty疫苗接種的人士接種莫德納追加劑,以加強防護。莫德納追加劑在降低新冠感染風險方面略占優勢。”
面對奧密克戎,全世界目前都面臨一個現有疫苗是否有效的難題。幾天前,BBC發表了《奧密克戎:兩劑疫苗若無效 三劑會有效的原因》一文,將打疫苗的過程比喻作上學的過程。文中稱:“第一劑疫苗就像是上小學,人體免疫系統通過第一劑疫苗學習對抗新冠病毒的基本技能。以此類推,打了第二劑疫苗就像上了中學,打了第三劑疫苗可以說是上了大學,不只是學了更多,理解能力也加深了,因此並不能說只是在重複學習小學教的內容。”該文還引用了有關學者的言論,如英國諾丁漢大學(University of Nottingham)病毒學家鮑爾(Jonathan Ball)教授、帝國理工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免疫學家阿特曼(Danny Altmann)教授、帝國理工學院的免疫學家邦漢姆(Charles Bangham)教授都認爲,加強劑不只是提高抗體的質量,抗體的數量也會增加;能強化人體免疫力的B細胞、T細胞數量也會變更多。仿佛“免疫系統獲得對付病毒更豐富的知識和理解”,人體對抗新冠病毒能力就會變得更強。該文還指出,在顯示兩劑疫苗對抗奧密克戎保護力不足的同一個研究中,也發現第三劑加強針可以使保護力升高大約75%。
前不久,新加坡衛生部長王乙康也指出,衛生部之後將爲接種疫苗設置有效期,如果沒接種追加劑則不算完成接種。衛生部目前正尋求疫苗專家團的意見來決定疫苗的有效期限。並且,將從明年2月1日起,把疫苗接種差異化措施從目前的餐館、商場等場所擴大至更多場所,包括室內運動場所、高等學府和酒店休閑設施等。所有活動不論規模大小,參與者都須完成接種。
02 來勢洶洶的奧密克戎會動搖人心嗎?
防疫政策對人們社會心理的塑造作用非常強大。雖然新加坡該做的防疫措施事實上並沒有全部放松,包括法律上強制戴口罩、社交限制、居家辦公爲默認模式等。但由于病毒感染者絕大多數都是無症狀或輕症,死亡率維持在大約0.2%左右;而且政府一直在時緊時松、科學務實地調整防疫措施;再加上對建設“新冠韌性國家”的持續宣傳,人們在心理上已經不再懼怕病毒。
前幾天,我帶著孩子和朋友去了新加坡濱海灣花園感受聖誕氣氛,雖說那裏的聖誕活動比不上疫情前的聲勢浩大,但也可以算是人山人海了。周末的聖淘沙島也重新充滿了歡聲笑語,本地家庭來到聖淘沙,代替了昔日的外國遊客,爲美麗的海灘注入了一線生機。但若與疫情前相比,人們還是改變了自己的生活方式,自覺減少了室內的社交聚會,而把目光更多地投向了戶外活動。
對比去年一度類似半封城的“斷路器”時期,周圍領居們的表現也大相徑庭。去年“斷路器”期間,外出從事跑步等劇烈運動是可以不戴口罩的。當時我和孩子也會去樓下小區裏跑步,當我們停下來的時候,總會有人提醒我們戴回口罩。那時候人們對不戴口罩等行爲非常敏感。但是,現在風向變了。前不久,小區的聊天群裏,有人問怎麽舉報沒戴口罩的人,接著還有人指出曾發生過沒戴口罩造成傳染的案例,沒想到卻引起了多數質疑。有人說,我們已經生活在一個高度管制的社會中了,不需要再有“義務警員”;有人說,生命短暫,不要把時間浪費在這種沒啥意思的小事情上;還有人說,爲啥我們沒有因爲獅子出逃就禁了動物園?作爲理性人,我們可以用數據來估計實際風險,而不是讓政策被轶事、邊緣案例和無意義的散播恐懼而支配。
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政策研究所本月初發表了一篇名爲《新加坡與新冠共存:態度、挑戰與前景》的論文稱,新加坡約七成民衆相信新加坡可以戰勝新冠病毒,多數人滿意政府處理大流行病的方式和所落實的防疫措施。在政府支援民衆、保障生計、落實安全管理措施、傳達政策訊息及重新開放方面,也有七成的民衆對政府的處理方式感到滿意。據《聯合早報》報導,該政策研究所在今年4月至11月與民調公司合作,展開了12輪網絡調查,每輪訪問了大約500名21歲及以上的公民和永久居民。同時,調查還顯示,民衆對政府處理新冠的滿意程度與確診病例數成反比,也就是說,一旦病例上升,民衆的滿意程度就會相應下滑。
新加坡總理夫人何晶近日在社交媒體發文指出,亞洲預計將在2到4個月內,迎來下一波感染浪潮。聯合抗疫工作組的黃循財部長也在社交媒體發表帖文和視頻稱,“Omicron新毒株正在全球範圍內引發新一波的感染高峰。” “在新加坡社區中出現更多感染病例和感染群是遲早的事,也許在未來幾周之內就會出現。”“即將到來的感染高峰可能比Delta毒株造成的感染更加廣泛。”
12月中,跨部門聯合抗疫小組曾召開記者會,概述了新加坡如何應對新毒株可能帶來的潛在病例激增所做的准備,包括增加病床,讓檢測更容易以便及早發現病例,以及疫苗差異化管理措施擴大到更多場所等。衛生部長王乙康說,海外數據表明,新變種比德爾塔菌株更易傳播,盡管也有迹象表明它導致的病症較輕。然而,新加坡不能關閉邊界,通過關閉所有邊界來將奧密克戎變體拒之門外也是不現實的,當局仍打算與新冠共存。他說,“我們不能對德爾塔變體說——‘讓我們與新冠共存’,而對于奧密克戎變體卻改爲——‘讓我們制定清零政策’。這不是持續連貫的,特別是考慮到我們已經走到了這一步,我們一起走過了巨大的德爾塔感染浪潮,我們已經建立了我們的防禦機制,我們的生活在某種程度上恢複了正常。” 同時,他也表示盡管不能排除重新使用嚴格的限制措施,但希望那是最後手段。目前政府仍將盡最大努力逐步開放,希望隨著應對一波又一波的新冠,新加坡會變得越來越有韌性。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