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不完全統計,從第一個王朝夏朝建立開始,到1912年清朝統治終結,我國曆史上共有大大小小的朝代83個,559位帝王,而做過一個朝代或割據政權都城的城市,數量多達217個,其中能夠明確找到對應的現代地理位置並且立都時間並不算太短的有65個。
這其中就包括了有13朝古都之稱的西安(長安)、六朝古都的南京以及大同、長沙、酒泉等建都時間不足百年,大多數人甚至都說不清到底是哪個政權曾在此建都的城市。
那麽古代選擇都城,究竟有什麽講究呢?
首先是居中。《呂氏春秋》曾記載說:“古之王者,擇天下之中而立國”,這裏的“天下之中”是相對的,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地理位置。如商朝統治的核心區域在黃河中下遊地區,所以,在商朝人眼中,天下之中就是豫北一帶。
而隨著後世朝代版圖的擴大,“天下之中”的區域也在發生著變化,從西周到唐朝,長達2000多年的時間裏都是在東西向的西安和洛陽這個緯度範圍徘徊。直到金、元入主中原,爲了更靠近草原獵區這個傳統根據地,才打破了“天下之中”的建都定律。明朝建立後,朱元璋也曾打算建都西安,可惜因太子朱標突然離世,此舉未能成行。
其次是近河。都城通常要臨近河流或人工運河,一方面河流是城市的生命線,另一方面古代的陸路交通耗時較長,而水上交通卻方便快捷,能迅速傳遞消息,運輸物資。
居中和近河,都是爲了實現對全國版圖的有效管轄。
第三則是要開闊。都城附近必須要有足夠數量的可供開墾的農田,以確保生産性經濟活動的開展;同時也需要滿足未來城池不斷擴建的需要。
說完了這些選都的定律,我們就不得不提到一座城市—武漢。
武漢是湖北省會,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級市,特大城市,由武昌、漢陽、漢口三鎮組成,常被稱作“大武漢”。武昌、漢陽在漢末時即已形成,在清朝乾隆時期,漢口鎮崛起,“三足鼎立”正式建立。
與武昌、漢陽相比,“武漢”這個名字出現的很晚,直到明朝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在《漢陽府學記》中才提到“武漢間摘發無甯”,首次將武昌和漢陽並稱武漢。
那麽武漢適合做都城嗎?我們來把曆朝曆代定都的條件一一與武漢進行對比。
首先是居中。武漢的地理位置是東經113.41-115.05,北緯29.58-31.22,顯然,武漢是一個中緯度城市,漢地十八省大半在武漢周圍,北可控中原,南可制湘、粵,西可望巴蜀,東可下吳越,武漢恰似一個圓的圓心,可以說,武漢正是居中獨厚,居“天元”之位。
其次是近河。武漢地處長江中遊,長江和漢江在此交彙,江河縱橫、湖港交織,三國時期司馬懿稱其爲“心喉”。優渥的條件,不僅有助于澆灌開闊的江漢平原,更是讓武漢成爲長江航運中心。
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自古就讓武漢一帶的社會經濟異常活躍,東周時期,楚國有八九座城邑都建在漢陽到黃陂方圓百公裏的範圍內。元朝至元十八年(1281年),武昌成爲湖廣行省的首府,明朝時漢口成爲“楚中第一繁盛處”,有著九省通衢的美譽。
然而奇怪的是,曆史上鮮有政權將都城建在武漢,三國時期孫權曾在武昌稱帝建國,但可惜三國時期的武昌是指今湖北鄂州,並非武漢三鎮。唯一能和武漢建都扯上點關系的,是元末枭雄徐壽輝領導的紅巾軍,曾在1356年短暫遷都漢陽。
武漢究竟存在什麽樣的“缺憾”,讓曆朝曆代在選擇都城時,都對武漢視而不見呢?
首先是洪水。清朝文學家劉鹗曾非常精辟的道出武漢的地理特征:“一水中流分武漢”。武漢地勢整體偏低,武昌、漢陽、漢口又被長江分割成三塊,這種城內河湖塘堰衆多的格局和強降雨的氣候,讓武漢極易遭受洪災,顯然無法成爲都城首選。
其次是地理位置。所謂成也“天元”,敗也“天元”。武漢通衢天下的同時,卻也飽受“四戰之地”的苦惱。漢高祖五年,劉邦打算定都洛陽時,張良就精辟的指出建都要遵循“阻三面而守,獨以一面東制諸侯”的原則。
而武漢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其長久以來都被當做軍事屏障使用,商朝在這裏建立盤龍城以拱衛東南銅礦;春秋時期楚國將這裏作爲水軍據點以制衡吳越;南北朝時期武漢又成爲“十裏帆牆”的造船基地。
明末清初學者顧祖禹在《讀史方輿紀要》曾評論說:“以湖廣言之則重在荊州也。夫荊州者,全楚之中也,北有襄陽之蔽,西有夷陵之防,東有武昌之援”。
可見,武漢長久以來都是被當作楚地軍事衛星城使用的。
第三是天時。唐宋以前,中國人口和經濟區域集中在黃河流域,而楚地的中心又集中在襄陽和江陵一線。宋室南渡後,長江水運的重要性開始凸顯,承東啓西、接南轉北的武漢地位迅速上升,荊楚之地的中心開始向武漢地區轉移。
但可惜,隨著金、元定都北京,武漢的地位也僅僅是上升到湖廣首府即戛然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