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有成人的話想說,孩子有孩子的話想說,童書可以起到一個“連接”的作用。2022年3月7日,印刷廠來送書,這是我與新加坡玲子傳媒出版社合作一年的成果:《兒童心靈健康成長繪本》的第一個系列,4本兒童故事書,3月10日在新加坡各大書店正式上架。其實我從2015年起就開始爲孩童寫故事了,2017年,香港的博文教育(亞洲)有限公司與我合作,將我寫的最初10個故事變成了融入最新科技手段的線上電子互動童書,在香港主流學校使用的eClass平台上與大家見面,從此開啓了我的童書創作生涯。身邊很多人都問我,爲什麽要去寫童書呢?
猶記得2017年9月一個午間,我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圖書館聽另一位童書作家Su-Ann(Grady Bear系列童書的作者)分享她如何寫童書,聽衆包括很多作家,還有一部分小朋友。期間,Su-Ann問大家爲什麽要寫童書,以及通過寫童書你想要傳達出來的信息是什麽?有年輕的作家說了“愛”、“全球化”、“環保”等。面對這些“大詞”,在場的小朋友大多一臉茫然,在那個時刻,我才非常清楚地意識到我寫童書想要傳達出來的信息是什麽:
我想要和孩子們建立聯系(Connected with children),我想通過我的書讓孩子們知道,他們的感受和想法是可以“被了解”、“被接納”和“被尊重”的。
我的網友中有不少是中小學教師,雖然大多不曾見面,但通過社交媒體我們分享各自教學生涯中遇到的種種酸甜苦辣。有一位網名莉瑩的老師,曾經收到一個學生的字條,上面寫著:“人們在意的不是語言之美,是話語權。而有人掌握話語權,就必然有人失聲。”落款是看不懂的字母縮寫和铿锵有力的“有空聊聊”四個字。相信這是一位平易近人的老師,才有學生願意向她敞開心扉。
的確,孩子們需要發聲,對話語權的渴望也是內心需要被了解的渴望。認識到這一點,也是我寫童書的出發點。我還有一位好朋友,她有一個伶牙俐齒的孩子。有一天,孩子問她:“什麽叫每個人都有自己看問題的角度?”于是他們母子之間有了以下一段對話。
媽媽:“嗯,我想個例子……比如,我把你寫的不工整的字擦掉,讓你重寫。我的角度就是,你應該認真點兒,把橫寫平、豎寫直。那你的角度呢?”
孩子:“我已經很認真寫了啊!你爲什麽要找我麻煩,給我擦了?”
媽媽:“對啊,這就是不同角度。所以大家就要試著從對方的角度再去看一下。”
孩子:“那你怎麽從我的角度看呢?”
媽媽:“比如我可以考慮,也許是你的小肌肉還沒有發育好,而不是不認真……”
孩子(激動地打斷媽媽的話):“媽媽,你停一下,我就想知道,那你以後,到底能不能從我的角度去看這件事呢?”
的確如此,很多時候,我們成人都習慣從自己的角度去給孩子們提要求並且要求孩子要理解和配合,而從孩子的角度看,盡管成人知道他們沒有做到某些事情的理由,成人依然沒有表達出真正的理解。在我這次出版的童書之一《我要你們都消失》中,也可以看到這一點。
故事的小主角在睡夢中都夢到媽媽說,鋼琴還練得不夠,繪畫比賽的作品也還沒有完成;還夢到爸爸說,應該去鍛煉身體,要上山下海,做一個鐵骨铮铮的超人小孩兒……
可是,我整本書從頭到尾都沒有說過成人們一句不好,我也絕對不想讓小讀者們産生某種與成人世界對立的感覺。看過全書的讀者們會發現,這本書的主要內容其實是在一步一步引導小朋友去察覺自己的情緒變化,讓小朋友學會發現自己內心深處最真實的需要,從而增強自己心理抗逆的能力。
但我相信,有一定悟性的成人,一定也會從中反思,我們對于孩子的期望,究竟怎樣才是合理的,以及很快就能意識到,我們也應該隨時關注孩子的情緒反應和心理健康,而不僅僅執著于對孩子的某種“合理期望”。
日常生活中,成人的視角和孩子的視角常常無法一致,但不代表彼此不能理解。在我這次出版的童書之一《媽媽說,快點》中,我就做出了這樣一種嘗試,我嘗試把這兩種視角結合起來,希望能達到一種孩子與成人彼此心靈相通的境界。
例如,媽媽催著孩子出門,孩子卻面臨著系鞋帶慢的實際困難,這時,媽媽就會想出“藍仙女”來助力。《媽媽說,快點》這本書描述了孩子一天的生活,表面上看,都是從小朋友的視角來表達的,但敘事背後也蘊含著成人的努力,這是不太容易被讀者察覺的一點。
但是如果我們能像文中的媽媽一樣,真正嘗試理解孩子,能開始從兒童視角看問題的時候,我們就會生出很多智慧來處理育兒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整本書中,這位媽媽對孩子既有要求,又有理解和共情。反過來,小朋友也在努力配合成人的期望。雖然媽媽總是在說“快點、快點”,但是我們的小主角在故事的最後對媽媽說“你一定也很累了”。
這種成人與孩童之間的惺惺相惜,這種相互體貼和理解,就是我們忙碌和沉重的生活中,能夠給我們帶來溫暖和持續動力的精神力量。
“被了解”、“被接納”和“被尊重”對于每一個人都很重要,無論是對成人還是對小朋友來說。前不久一個偶然的機會,我認識了一位來新加坡進修的醫生,在一次閑談中,他講述了自己在一家醫院接待一位來向醫院投訴的患者家屬的事情。他說家屬很激動,是因爲覺得自己的意見沒有“被聽到”。
爲了表示他確實在傾聽患者家屬的意見,他就拿出紙筆,投訴者每訴說一個要點,他就記下一個要點。全部記下來之後,再與投訴者核對,還問是否還有要補充的。通過一場聆聽和書寫,投訴者的情緒也穩定了下來。他講這個例子是爲了說明醫生在看病的過程中,對患者和患者家屬的心理關懷很重要。
我覺得這個方法和背後蘊含的理念,對于教育從業者和父母來說,也非常有啓發。其實我也沒想到,就在這之後不久,我也用上了同樣的方法安撫了我情緒激動的孩子。
那天,孩子放學回家就氣呼呼地來找我“興師問罪”,原因是他被老師批評了。他責怪我把他前一天晚上睡覺的時間透露給老師是在侵犯他的隱私。我說,那是因爲他當天遲到了,老師就問了我他晚上幾點睡覺的,我只是如實回答老師問題。但是孩子這個時候是被憤怒的情緒裹挾著的,根本聽不進去我說的任何話。他認爲我就是那個造成他被老師批評的“罪魁禍首”。我意識到這不是一個講道理的好時機。
這時候,我忽然想到了那位醫生的話,于是我就拿出筆記本,對他說,“媽媽在聽,還會把你說的都記下來,看看你表達的是不是這樣。”我才寫了他說的第一條,他就已經開始平靜了下來。我持續記錄著,他每陳述完一條意見,我就和他核對一次,不做任何評論,也沒有多余的話。我們一共寫下來5條他的意見,他就徹底冷靜了下來。
當一個人恢複理智的時候,才是講道理,講邏輯,找因果的時候。“被充分地傾聽”可以說是每個人的內心需要,很多沖突的發生,都緣于各自急于表達,而忽略了傾聽,這往往就會造成溝通不暢,誤解和怨恨疊生。
我希望我的故事書也能帶給我的讀者朋友們,無論是大朋友還是小朋友這樣一種感覺——你們是可以“被傾聽”和“被聽到”的。
“被了解”、“被接納”和“被尊重”也是我們精神健康的營養來源。我們爲人父母,幾乎沒有不注重給子女提供足夠營養的,除了物質上的營養之外,我們總是想盡辦法在智識上爲子女提供營養,爲他們提供良好的教育。然而還有一種營養常常容易被忽視,那就是“心理營養”。
馬來西亞有一位心理學家林文采曾經寫過一本書,書名就叫《心理營養》。林文采博士認爲,在孩子幼年時期,父母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給孩子提供足夠的心理營養,這種心理營養是構成人生的“底層代碼”,有了足夠的心理營養,孩子的生命才能得到最充分的生長和綻放。
我希望我的這套小書和計劃明後年再出版的第二系列繪本也能夠爲孩子們提供一些心理營養,讓他們能體會到這個世界對他們的接納與愛,從而成爲堅強並能夠付出愛的人。就像在我這次出版的童書之一《妹妹不是美人魚》中表達的那樣,小朋友需要學會被愛與愛,才能體味人倫幸福;也能在《他們爲什麽不聽我的話》中體會人際關系關系的真谛。
成人有成人的話想說,孩子有孩子的話想說,童書其實可以起到一個“連接”的作用,把大人的角度和孩子的角度都展示出來,讓孩子們有機會和大人一起分享話語權。這大概就是我創作童書的初衷,每個人都應該有表達的權利,每個人都應當被看見,同時,每個人都應該努力聽見和看見他人,在彼此差異中去尋找共同生活的樂趣。繪本是一種適合親子共同閱讀的讀物,父母爲孩子讀故事能增進對彼此的了解,也會增進彼此間的感情。希望我的讀者朋友們能享受這些故事帶來的益處,並提供能激勵我進步的意見。在此特別獻上我的感謝!
3月假期特惠活動:
購書請登陸玲子網絡書房:https://sgchinesebooks.com/
(原文首發FT中文網;作者: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海娜)
— END —
編輯:XX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