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早報)
作者 王震宇
冠病病毒肆虐兩年多,依舊像一塊狗皮藥膏“不離不棄”。漫漫抗疫長路上的種種出國限制,使到很多國人“有錢無處花”。
無論是被動存錢,或是主動省錢投資,疫情總算是幫國人養成了一個好習慣:省錢 + 存錢。
據新加坡統計局的最新數據,國人在2020年的個人存款曾高達1030億元,是五年裏的新高,遠超2017年(670億元)、2018年(710億元)以及2019年(740億元)。
(資料來源:新加坡統計局 / 海峽時報制圖)
2020年是我國暴發疫情的第一年。國人當時可說是將“能省則省”的觀念發揮至極,積極地儲蓄“應急存款”(emergency funds)。
星展銀行的一項報告就指出,從2020年4月至6月,本地所有收入水平的員工在儲蓄應急存款方面都呈上升趨勢,在當年6月更是達到最高點。
報告說,當時月薪超過1萬元的員工群體,平均都累積了近四個月的應急存款。
全球油價和糧食價格節節攀升,國人的消費習慣也有了轉變。(聯合早報)
如今除了要對抗病毒,俄烏局勢又導致全球油價和糧食價格節節攀升,國人的消費習慣也有了轉變。
隨著我國重開經濟,國人的存款也開始“下滑”。相較于2020年的1030億元,去年國人的個人存款稍降至960億元,顯示國人正慢慢習慣與冠病共存的生活。
究竟是什麽原因讓國人(被迫)存存存、省省省?
經濟與工作前景皆不樂觀
病毒阻斷措施期間,商店暫停營業。(海峽時報)
首先,最直接的理由,莫過于疫情期間經濟不景氣。 星展銀行報告就點出,員工面對充滿不確定性的經濟環境,加上有可能被減薪或失業等種種經濟壓力,唯有謹慎地爲個人財務建立“緩沖區”,以備不時之需。
南洋理工大學副教授馮曲接受《海峽時報》訪問時說,國人的存款在2020年上升,可被視爲應對疫情風險的理性反應。
“比如說,那一年本地股市一片低迷,存在高風險,家庭可能會將股票及其他具有風險的金融資産投資轉爲現金,更有保障。”
金融管理局發言人則指出,相較于2021年,今年的通脹應會上升。目前全球的經濟情況,也意味著一些日常用品的開銷將增加,其中就包括了與油相關的物品。
“由于新加坡不可能完全免受全球價格上漲的影響,消費者必須得一步步減緩沖擊,如暫時調整消費習慣。比方說,若情況允許,可少量購買一項價格被調高的物品,或轉而購買更便宜的替代品。”
無處花錢,幹脆存錢
“封城”期間促成了國人“沒地方花就別花”的省錢意識。(海峽時報)
蟻粉們應該不會忘記,2020年4月至6月的病毒阻斷措施,“封城”期間大街小巷呈現一片空寂,許多店家甚至暫停營業,卻也間接促成了國人“沒地方花就別花”的省錢意識。
今年1月,國務資政兼社會政策統籌部長尚達曼在國會書面答複中,公布我國家庭方面的淨財富和個人存款相關數據時就指出:
“2020年個人存款大幅增加,反映了經濟不確定因素籠罩情況下,消費能力減少。旅遊限制和安全距離措施等限制,也使家庭消費的機會受限。”
專家也認同,家庭在疫情期間有了存款的“動力”,除了因工作面對困境,也因店面關閉少了消費的機會。 據了解,大華銀行集團過去兩年就看到客戶存款穩健增長,賬戶余額平均增加約7%。
大華銀行的一項調查也顯示,約半數受訪者去年“省得更多”,盡管數字相比2020年的約60%來得稍低。 隨著未來開銷增加,以及即將迎來的消費稅調高,“省省省”的好習慣,肯定是應對“加加加”的上上之策。
“存錢潮”也成了全球趨勢
美國人在疫情期間,總存款達到近4兆美元。(法新社)
疫情、俄烏局勢等都是影響全球的重大事件,因此收緊荷包保障未來,不可能只讓新加坡人專美。
美國CNBC去年發表的一項報告就顯示,美國人在疫情期間,總存款達到近4兆美元。
據報道,英國家庭在2021年初的封城期間的累計存款率,也從2020年第四季的16.1%增至19.9%。當中最大的原因是“消費受限制”。
該數字也是繼2020年第二季的25.9%後,英國記錄存款率以來的第二高。 歐洲人也“不遑多讓”。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透露,歐洲人的存款率也從疫情前的12%,增至抗疫期間的近19%。
IMF預計,歐洲家庭在過去兩年的存款,比疫情前的預期存款,多出了近1兆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