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設計聯盟 | 設計作品提升團隊
ES設計聯盟是專注于本科階段同學設計作品集提升的指導團隊。2017年至今,憑借高素質的輔導團隊師資、嚴格的教學管理、嚴謹的求真精神,ES學員先後獲得多封來自哈佛、耶魯、康奈爾、伯克利、賓大、代爾夫特理工、倫敦大學學院、港大以及新國立等全球知名院校的錄取證書。目前,ES已經在包括清華大學、同濟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國內優秀院校形成學員群體社區,並持續獲得更廣泛的關注與認可。
新加坡的城市住房挑戰
新加坡是一個小國,小國當然就是指人口密度。新加坡只有719多平方公裏,人口卻有569萬,平均人口密度是每平方公裏有7000多人,比上海的人口密度高一倍多。新加坡在最初建國的時候只有500多平方公裏,後來靠不斷的填海擴大到了700多平方公裏。
新加坡在59年脫離英國殖民者統治,加入馬來西亞。過了幾年後,馬來西亞覺得新加坡的華人比例太高,不好控制,就讓新加坡自己成爲一個城邦國家。所以在建國初期,社會很混亂,貧困人口居多,政府面臨爲了解決高密度人口的問題成立了Housing Department Board(HDB), 出台了一系列住房政策給貧困人口提供比較廉價、平民化的住宅。新加坡城市面積小,比較利于管控。在此期間發生了一個比較感人的曆史故事——當時的住建局的領導到民間去談去采風,進到一個窮人的家裏,他看到領導來了就縮到了被子裏面蓋住自己。詢問後才知道,他只有一條褲子,他跟他的哥哥換著穿,白天誰出去打工,誰就穿那條褲子。現在有領導來,他沒有褲子就只能蓋著被子。領導看到此景很有感觸,就想要提高老百姓的生活質量。
在最開始,這些廉價住房的要求都比較簡單,目的是把效率最大化。一般是一戶爲主,比較像我們廉租房一橫排的規劃,層高不高,最高是12層,而且大多數沒有電梯。這些建築的立面和平面都比較標准化,很容易複制,因此就可以很快速的産生大量類似的建築。同時,這些建築工程給社會創造了很多就業機會,很多基本上社會動蕩的問題都得以解決。新加坡政府爲了防止炒房,在住房方面設定了較多的限制,比如家庭構成、年齡、身份和購房記錄,以及買賣房産的限制。
不僅如此,HDB也有公租房,不過大部分也是出售的。因爲李光耀覺得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房子,才會對這個國家有歸屬感,不會輕易離開,有利于國家的穩定性。同時,也有爲低收入群體准備相應的租房政策,也爲買了房子但是房子還沒修好的家庭准備了相應的住房政策。但是由于租房售房的現實限制,社會上出現了一些負面的問題。比如,有的單親家庭不滿足家庭購房要求,也不滿足租房政策的要求,便沒有辦法購買HDB的房子。
新加坡從建國開始就每5年做一次城市規劃。爲了防止大家都集中在中心城區,每一個地區有一個Town Centre,在Town Centre下面有一個內部的center。基本的生活需求就在內部center解決,然後特殊的需求,比如辦公和購物,就在Town Center解決。如此一來,整個國家的城區就分的很清楚,且居民生活很便捷,更符合各個社會階層的設計需求。富人大多住在比較遠的郊區,可以開車去附近的商場,平民大多住在離地鐵近的地方,可以輕松去到附近的便民設施。
到了80年代,基本的住宅需求已經滿足了,這個時候政府就需要考慮更深層次的需求,需要讓大家住的更舒適一點,比如擴大住房面積。在樓道中間增加走廊,促進鄰裏的溝通的同時確保了每戶都有私密空間。
爲城市歸屬感而設計
新加坡還有另外一個國策就是要讓公民有歸屬感,所以他們非常重視空中的公共空間利用。比如在一些比較非正式的空間中,怎麽利用走廊來增強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政府也有一些政策,比如限定了不同人種在HDB居住比例,以避免了某一個族群聚集,引起社區隔閡。在一些HDB裏公共空間的案例中,居民會用心的裝扮家門口,更熱愛生活,更愛自己的國家。這類建築的品質不是特別好,所以政府會常常維修。一些建築因爲太潮濕而無法長期維護,政府就每隔幾年重新刷新一次,所以這些房子可以使用很長一段時間。到了現在這個年代,已經滿足了所有比較基本的居住需求,大家就願意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研究更高的追求。
現在的新加坡HDB面臨的危機就是城市人口密度更高,樓也修得越來越高。怎麽在高層的空間裏營造公共環境和自然環境是一個主要問題。例如上圖中的這棟樓,每一層由3個菱形的房子組合而成。每隔11層中間有一個公共平台,平台上會有一些座椅和健身設施。大人在家裏可以孩子看到在平台上的活動,會更放心。這個房子的理念就是把平台提高一點,讓大家可以更近的接觸地面,住在高層裏也不會有那麽強的隔閡感。
這種房子,一層也有很多公共空間。新加坡這種一層的公共空間,80年代便開始有底層架空設計,有點像柯布的光輝城市。但是它的底層架空不是作爲通車用的,主要用于舉辦社會活動,比如居民在小區裏一起慶祝節日。而且一層的通透設計,一眼望去就知道一層的情況,增強了社區的安全性,不容易發生一些社會事件。而且這棟樓看起來比較豪華,但售價卻是豪宅的1/3。
第2個案例是三個塔樓被2個長廊連接起來。這棟樓的概念也是爲了在高層空間中創造一些能適合活動的公共空間環境。這些空間任何人都可以進入,因爲這是國家的財産。房子造型立面其實蠻簡單,是一個模塊化的理念,但也具有較高的豐富度,有一些大懸挑的結構,讓整個空間看起來比較壯觀,沒有那麽呆板。
從裏面戶型的平面可以看出,每一戶的面積和房間數比較多,但是每層樓的空間特別小,只有中間的走廊空間和一些天井來增加空氣流通。套型爲了避免紛爭,是比較均質化的設計。在26樓和52樓設計的2個長飄帶造型比較好看, 26樓只對這個小區的居民開放,52樓對公衆開放。在實際應用過程中,這部分空間較少被使用,居民大多數活動還是在一層,但這些高層上的公共空間研究還是值得學習的。 城市人口老齡化 還有就是社會老齡化的問題。在新加坡,人們在語言上體現出對老年人的關懷,稱老年人爲樂齡人士。Urbanism研究主題主要是一些非正式的城市空間的研究。怎麽利用沒有確定功能的空間來增加市區的凝聚感。還有一些技術方面,在大數據模型上面的研究。
這是19年一位學長的案例。他的研究題目是Tasseact(四維立方體),是基于時間的一個空間從屬性的模型,言而言之就是在高層空間上一些公共空間的從屬感的問題。前幾年獲得了普利策獎的智利建築師亞曆杭德羅阿拉維納,他的一個知名住宅項目,是給一些低收入的群體設計住宅時,只設計一半的住宅,另一半住宅先把結構做好,但是中間沒有填充物,因爲他認爲現在那個社區沒有能力承擔建造整個房屋的費用,所以只建了最需要的、標准的結構的部分,剩下的一半等經濟條件允許時再把內部建好。這個學長大概就是用了這樣的概念,高層住宅建設的初始只有一個大一點的骨架和基本的模型,但預留了很多空間來給居民填充。
左邊這5個流程能說明他的研究和整個新加坡對于城市住宅空間的研究。第一步是希望在最開始社區設計的時候,就吸引一些人來參與,因爲未來的居民來參與社區的設計,就會增強居民對整個社區的歸屬感、參與感。第二步是協同,就是設計師和政府決策,還有居民之間的共同協調,制造出一些基本的模塊。很多模塊的外殼是一樣的,只是內部不一樣。所以下一步是customize (自定義),基本的模型裏面可以有不同的填充物,可以自定義,從而增強歸屬感。整個建築的立面建築形象也比較符合整個社會的形象,它不只是單一死板的樣子。第四步,叫做時間,就是居民家裏有自主權,根據自己的經濟能力來改變自己的家。第五步,獎勵。新加坡被稱作花園城市並不是憑空而來,是因爲政府爲了營造良好的城市形象,對在建築中種植植物有獎勵。他們獎勵那些在建築立面上或者在屋頂上種綠化的人,可以得到相應的額外建築面積。 時間改造和獎勵都跟新加坡政府的政策息息相關,這也是我們可以學習應用的。就像公積金的政策最開始就是由新加坡提出。
這是這個項目中一些住宅的模型。可以看出,在模塊中可以用橋梁進行連接,讓整個大樓裏的一些綠化可以連續起來,成爲一個連續的公共走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