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我們知道每個家庭的問題都很複雜,我們希望盡可能針對每個家庭特殊情況提供解決方案。”
不論是2019年或去年,這些家庭中孩童面對吃不飽的風險都比成人低。這反映出,這些家庭的成人都盡量不讓孩子挨餓,即使是發生了疫情。
新加坡管理大學連氏社會創新中心(Lien Centre for Social Innovation)去年就冠病疫情對有溫飽問題家庭的影響展開調查研究,也做爲對2020年發布的《饑餓報告》(The Hunger Report)的補充。這項調研受新加坡食物銀行(The Food Bank Singapore)和企業Tolaram委托而展開,研究結果日前發布。
本地一項調查研究顯示,冠病疫情期間,本地家庭的溫飽情況得到改善,兩成之前曾挨餓的家庭如今已能獲得溫飽。
受邀出席發布會的社會及家庭發展部兼文化、社區及青年部政務次長蔡瑞隆在專題座談會上指出,溫飽問題是一些家庭常面對的,而且問題的症結較深,譬如家庭糾紛、就業問題,甚至是精神健康問題等等。
2020年的《饑餓報告》發現本地有145戶家庭在饑餓線上掙紮,研究團隊去年1月聯系了這些家庭,其中的59戶于去年1月至10月參與了本次調查。
這些家庭在疫情期間獲得熟食或超市購物券,其中75.8%家庭說,能夠自選獲取援助的方式比較好,這樣也可以減輕他們的心理壓力。
最新的調研發現,在疫情暴發前的2019年被視爲沒能溫飽的家庭當中,20.3%現在已經擺脫這個問題。這可能是因爲在疫情期間,申請援助的人增加了。此外,疫情期間尤其是防疫阻斷措施實施的時期,基層對這些家庭提供的支援加強了,一些家庭也有了額外收入。
另一位受邀嘉賓、荷蘭—武吉知馬集選區議員謝秉輝表示贊同。他說,追蹤了解個別家庭獨特的需求至關重要,因爲建立信任需要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