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雲助力 共渡疫情# 近來網絡辦公,律所有律師提及關于防控中心對外地返回人員家門上貼封條,大家怎麽看的問題?這也來源于日常的咨詢,反應莫衷一是,我們不妨從心理和法律上來探究一下個中原因:
在防疫期間出現這樣或那樣的聲音是必然的,但是如果一旦集中出現,我們必須從根源上去思考與解釋,我認爲這種聲音的出現有他的合理性需求。
第一,從心理學上看,這種隔離方式有被歧視感,在人們日常的理解中,只有涉及到違法犯罪或行政處罰的情況下才會出現封條,而這種情況當然與行爲人的主觀意志有關,但防疫隔離與當事人的主觀意志無關,是一種客觀無法避免的情況,對于被隔離者而言,他們是無辜的,身體與精神承受著折磨也就罷了,同時還要遭受被貼封條的待遇,難免會出現不同的聲音。
第二、從法律上看,封條主要針對的對象是物而不是人,而這次防疫戰卻導致其針對于人了,被隔離家庭並不是反對隔離,其反對的是這種擬物化隔離,這種慣性思維也是導致諸多異議産生的原因。同時這也帶來了另一個問題,封條因爲一般封鎖的是物,所以不致于頻繁開封,但有人居住的住宅則不然,日常生活需求的滿足必須要有多次啓封變動的情況,如果配套相關服務無法跟進,確實會造成極大的不便。
綜上,在防疫期間采用相關的隔離措施是合法的,封條也可以看做隔離措施中的一種,談不到違法違規,但方式方法、必要的解釋及相關配套措施一定要跟上,我們在探討中了解到下圖的配套服務與封條的隔離方式值得我們學習和研究。
當然盡信書不如無書,我們在實踐過程中需要根據情況確定我們的相關措施的方式方法,但永遠不要忘記,我們所面對的是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物,因此如何在這個過程中體現溫暖與人文關懷確實是一個必須時刻關注的問題。
近來注意到無論是病人轉運過程中的服務問題,殡葬人員的高調出征問題,領導視察的形式化問題逐漸在網絡上出現了異議聲,一個貼封條行爲,看似法律問題,實則是一個柔性服務的問題,說軟話,辦硬事,人本主義的思維方式和行爲習慣是當今中國與發達國家最大的差距,我想“山川異域,日月同天”的種子應該播種在每個人的心中。
世勳律師 郝新林
202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