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上,我國是個多災多難的國家,稍遠點的有1976年唐山大地震、1998年大洪水,稍近的有2003年非典、2008年汶川地震,中華民族經曆了太多的磨難。然而,多難興邦,在一次次跟災難的鬥爭中,我們一步一步發展壯大,取得了今天的偉大成就。
眼下新型肺炎正在祖國大地肆虐,全國人民都投入到抗擊肺炎的戰役之中。其實,在一百多年前,在我國東北地區也發生過一次大的疫情,叫東北鼠疫,又稱1910年鼠疫事件。今天筆者給大家介紹下東北鼠疫的來龍去脈,看看能夠給我們帶來哪些經驗和啓示。
一、鼠疫是什麽?
鼠疫是什麽?鼠疫有多厲害呢?鼠疫是由鼠疫耶爾森菌感染引起的烈性傳染病,在我國屬于甲類傳染病,位列所有39種法定傳染病的首位,屬于最厲害的一種。那鼠疫爲什麽這麽厲害呢?因爲鼠疫傳播性強,致死率非常高,在未經治療的情況下,腺型鼠疫患者致死率爲50%-70%,肺型鼠疫就基本沒救,接近100%。現在通過抗生素治療,鼠疫整體致死率可以控制在10%以下了。
在人類的曆史上,發生過幾次大的鼠疫:第一次是查士丁尼瘟疫,發生在公元6世紀,總共20多萬人被奪去生命;第二次是黑死病,發生在十四世紀的歐洲,奪去了超過2500萬人的生命,相當于當時歐洲人口的1/3。
可以說,鼠疫的危害之大無以複加,令人聞風喪膽。腺鼠疫和肺鼠疫在鼠疫杆菌進入血流後會發生敗血症型鼠疫,這個時候患者會寒戰高熱、昏迷、休克,如果治療不及時,病死率非常高,患者常常因爲皮膚廣泛出血、壞死而出現皮膚發黑的現象,讓周圍的人看後不寒而栗,這就是爲什麽歐洲人稱鼠疫爲“黑死病”的原因。
二、東北鼠疫發生的過程
20世紀初期,在東北地區,貂皮大衣幾乎是有錢人的標配,但是貂皮太貴,人們發現旱獺的皮毛在經過處理後,成色不輸于貂,于是有很多人就開始大量捕殺旱獺。旱獺本身是非常敏捷的,一般人很難捉住它,但是染上了鼠疫的患病旱獺行動緩慢,很容易捕捉,結果這些人捕殺了一些染病的旱獺,甚至有人拿來食用,很快就有人被傳染了鼠疫。
開始只有滿洲裏的幾例,結果一周左右的時間就蔓延到了哈爾濱,每天新增好幾百的感染者,因鼠疫死亡的人更是不計其數。
當時沒有人知道這是什麽病,所以民衆出現了極度的恐慌,紛紛開始了遷徙大逃亡,于是鼠疫蔓延到了整個東北三省,甚至關內山東、河北一帶,各地區死亡的大致情況如下:
死亡5000人以上的地區有哈爾濱、長春、呼蘭;
死亡4000人以上的地區有2處;
死亡3000人以上的地區有1處。此外,死亡2000人及以下的,還有數十數處……
東北當時的鐵路交通是全國最爲發達的地區,感染的人群有極具爆發的趨勢,形勢非常危急,東北三省的官員無力處置疫情,紛紛上報朝廷,請求救援。隨後,清政府任命伍連德爲東三省防鼠疫全權總醫官。
1910年12月,伍連德奔赴哈爾濱,看到的情形令他震驚,當時的哈爾濱屍橫遍野,人們“談疫色變”,更讓伍連德揪心的是,當時哈爾濱沒有像樣的西醫醫院,也沒有口罩等醫療物資。
即使面臨這種窘境,伍連德通過一番調查研究後,采取了積極有效的防治措施,僅僅花了67天就控制住了這場“20世紀人類最嚴重的鼠疫”。
三、東北鼠疫的防治措施
基辛格曾經說過:“中國人一直都是幸運的,他們總是被最勇敢的人保護得很好。”
在發生東北鼠疫的危急時刻,我們國家又一次被幸運女神眷戀,英雄出現了,他就是伍連德!當時伍連德任天津陸軍軍醫學堂副監督,早年曾留學英國劍橋大學,是劍橋大學的醫學博士。伍連德來到哈爾濱後,主要采取了以下防治措施:
1.解剖屍體
解剖屍體對于我們現代人來說,是稀松平常的事情,但是在一百年前的大清封建帝國,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也是清政府明令禁止的。伍連德力排衆議,決定親自解剖死者的屍體,成爲我國曆史上第一個解剖屍體的人。
果不其然,通過解剖死者屍體,伍連德在死者身上發現了大量的鼠疫杆菌,確定此次瘟疫爲鼠疫,而且發現這次的鼠疫跟其他的鼠疫不一樣,是肺鼠疫,可以通過人的呼吸系統傳播,從而確認了鼠疫杆菌可以人傳人,這個重大發現爲日後的隔離政策提供了理論支持。
2.病人隔離
在征得清政府的許可後,伍連德開始對哈爾濱的旅館、商店、飯店等公共設施進行全面消毒,對鼠疫患者和家屬實行嚴格的隔離政策,對于接觸過鼠疫患者的人在家實行隔離。
但是,彼時的東北是俄國和日本的天下,伍連德醫生的隔離政策很難執行下去。通過努力,伍連德獲取了兩方的支持,俄國將1300 節火車車皮批給了伍連德,這樣伍連德醫生就有了實施隔離的場所,他說服鼠疫患者密切接觸者轉移到這裏,一般的接觸者仍然在家中隔離,而鼠疫患者則在防疫醫院接收治療。
爲了使隔離政策有效執行,伍連德讓政府調來了數百人的軍隊嚴格看守隔離區域,特別是嚴禁毛皮商人進入。
3.親手制作簡易口罩
衆所周知,傳播途徑是疾病傳播的三大要素之一,鼠疫傳主要是通過飛沫傳播,因此讓老百姓戴上口罩就非常必要。但是在當時吃飯都成問題的情形下,人們怎麽可能去戴口罩呢?沒這個意識也沒有財力,于是伍連德親自用紗布制作簡易口罩,這種口罩物美價廉,大量投向市場供給老百姓。這就是我們後來熟知的“伍氏口罩”。
4.焚燒屍體
在解決了傳播途徑的問題後,控制住汙染源就顯得尤爲重要。由于哈爾濱正值冬天,木材特別緊缺,屍體無法下葬,很多屍體都被抛棄在街頭,這些屍體上的鼠疫杆菌能存活3個月,如果不及時處理,它可能傳給更多的人,成爲重要的傳染源。面對這種情況,伍連德又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焚燒屍體!
這在當時絕對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情,中國人曆來講究入土爲安,現在要焚燒屍體簡直是大逆不道!可想而知,當時的阻力有多大,要知道我國1985年才開始實行火葬,就這樣實施的阻力還非常大。
但是形勢已經刻不容緩,伍連德當機立斷,1911年1月30日,在各類官員悉數見證下,防疫人員將2000多具屍體堆成22堆,每堆100具屍體,倒上煤油,集體焚燒。
隨後,俄僑聚居地也效仿,集中焚燒了 1416 具屍體,包括死者的衣物也一並焚燒。
焚燒屍體被認爲是東北鼠疫防治的轉折點,在此之後,整個城市的死亡人數開始減少,新增病例也在減少,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四、東北鼠疫防治帶給我們的經驗和啓示
在這一場大的鼠疫面前,中國人完全憑借自己的力量,只用了67天就控制住了疫情的發展,令世人刮目相看。那麽,在這場東北鼠疫防治的戰役中,我們能得到哪些經驗和啓示呢?
1.早發現、早隔離
東北鼠疫的防治過程中,至關重要的一條的防治措施就是嚴格的隔離政策,確診的病人收治在防治醫院內治療,密切接觸者收治在俄方提供的火車皮內,普通接觸者則在自己家內隔離。隔離政策有效的阻止了交叉感染,防止疫情進一步的蔓延。
我們今天疫情的防治策略沿用了這一措施,病人被集中救治,其他的人都建議在家隔離。不出門不竄門,不走親戚不拜年,待在家裏就是戰鬥,待在家裏就是貢獻。在疫情還沒有得到有效控制之前,我們要繼續響應號召,能不出門就不出門,出門戴口罩,不要小看這件事情,這是一件意義重大的事情。
2.防控結果公開透明
在東北鼠疫初期,謠言滿天飛,每天都充斥著鼠疫蔓延到哪些地方、死了多少人的謠言,這些謠言造成了極大的社會恐慌,也給當時的防控帶來了很大的負面作用。爲了控制謠言的肆意傳播,當時的清政府規定“京外報告防疫每日奏一次”,同時各大報紙都公布每日的疫情,有利的遏制了謠言,穩定了民心。
3.不吃野生動物
東北鼠疫的宿主是“旱獺”,一些人接觸、食用了旱獺,被傳染了鼠疫,最終導致了一場大的浩劫,奪去了數萬人的生命,這個教訓實在是非常沉痛!
今天我們面臨肺炎疫情,專家們對這次病毒的宿主一直在尋找之中,有的說是蝙蝠,有的說是穿山甲,不管最後定的是哪位宿主,幾乎可以斷定是野生動物,有人食用了野生動物才導致了這次疫情的傳播。因此,我們今後一定禁止食用野生動物,並建議國家立法,禁止一切活禽買賣,從根上杜絕野生動物的交易。
歡迎關注“贏在志願”,分享有價值的高考志願填報技巧,深度剖析國內的高校和專業,讓考生和家長們少走一點彎路。#青雲助力 共渡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