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圖:4月20日,武吉巴督一間診所的女職員與一名女子發生糾紛後用腳踢嬰兒車。右圖:4月24日,17歲少年打翻托盤“打臉”小販,後者怒而拿著湯勺沖出檔口打人。(紅螞蟻制圖)
作者 盧麗珊
新加坡一周內,竟然發生了兩宗在公共場合的肢體沖突。
怎麽去看個醫生拿個病假單、去吃個面就要搞到自己“一舉成名”?甚至吃面不成,反被小販大叔追打後負傷入院治療?
新加坡到底是怎麽了? 是戾氣越來越深重?還是該痛定思痛,想想怎樣化解戾氣,走向優雅社會?
第一個事件的新聞刊登于4月20日。武吉巴督一間診所的女職員與一名女子發生糾紛後用腳踢嬰兒車。視頻在網上引發爭議,診所表示已經譴責女職員,並且安排她放缺席假。
(取自面簿)
後來,診所閉路電視記錄顯示,該挽著年幼兒的女顧客之前在診所內狠甩櫃台上的宣傳單。她出了門還意猶未盡,不顧兒子哭求阻撓,再度進入診所扔摔診所的東西。此時櫃台內的診所女職員已經從貌似的隱忍升級到暴怒,追出門外才有上述踢嬰兒車的一幕。
診所閉路電視記錄顯示,該挽著年幼兒的女顧客之前在診所內狠甩櫃台上的宣傳單。(取自面簿)
在診所外最諷刺和遺憾的一幕是兩個成年女人門內門外都幹仗,嚇哭的小男孩一邊保護媽媽,一邊懇求由他們來收拾“殘局”以緩解局面(意指收拾診所內被他媽媽翻倒的東西)。
原來年紀最小的最理性、最純真,最有誠意解決矛盾。
24日,氤氲不去的暴戾之氣再度降臨盛港一間咖啡店。
17歲少年打翻托盤“打臉”小販,後者被激怒抄起湯勺就沖出檔口打人。少年疑似被告知“等一等”而不滿才發生上述事件。
17歲少年打翻托盤“打臉”小販,後者被激怒抄起湯勺就沖出檔口打人。(STOMP視頻截圖)
由于兩件事都涉及肢體動作和沖突,事件已鬧上警局,警方已介入調查。雖然沒有重大傷亡,類似日常生活的普通交易行爲也可能因一方不滿而發生肢體沖突,所帶來的不良的社會示範和影響才值得深扒。
看到“踢嬰兒車”一幕時,我正在樟宜機場候機室刷手機。疫情兩年多以來第一次出國門,心已經飛出去的我近乎已從遠處觀望般,感受新加坡社會彌漫一股壓抑著的”戾氣”。
從字面上看,戾氣(lì qì)是指暴戾之氣,即以一種殘忍,凡事要做得狠,偏向走極端的一種心理和風氣。有意思的是,我在還不懂這個字之前已在國外領教所謂的戾氣。
我在上世紀90年代第一次去北京背包旅行,親眼在公交車上目睹發生交通意外後,相撞車輛雙方走出轎車後馬上倒地扭打一團。這是長那麽大從來沒看過的場面,再跟後來學到的“戾氣”就完全對上號,沒有其他字眼可以代替!
雖然那是很多年前的事,今日的北京也遠比當年多了文明和秩序,少了戾氣,怎麽忽然在自己家門就冒出這個字眼?
我們還得得先理解社會風氣、社會期望和人物性格特質之間的有機關系,它們其實一直互相影響,互相加強。
新加坡的高速經濟發展對于速度的要求甚殷,這也逐漸形成國人的性格特征,對時間和金錢的精准拿捏,導致我們對周圍的人也予以同樣的要求,要求越來越高,容忍度越來越低。
這樣的特質在職場不會因爲下班就“收工”,而是輻射出去到生活領域的方方面面,包括私人情感,而稍有點過火,達不到要求就可能出現易怒、不耐煩和惡性的戾氣表現。它更多顯現在外籍女傭、前線服務人員(零售或醫療機構)、交通業,這些都是矛盾隨時會發生的地方,尤其是在公共場合。
這樣的情況在醫療機構更爲常見。因爲需要等候的時間較長,以至我們在各大醫院都能看到告示,希望公衆以禮對待醫療人員。不信?數據可以說服你。
疫情期間,各大醫院與診所人手吃緊,除了要看護更多患者,不定時加班加點,就連休假日也無法放松,被院方緊急召回服務。圖爲陳笃生醫院。(海峽時報)
2018年全年發生公衆惡性對待醫療人員或騷擾他們的事件多達1080起,到了2020年多達1300起。今年初衛生部長王乙康公布2021年的數字多達1400起,逐年增加是不爭的事實。
雖然醫療機構對于遭到惡待的員工提供心理輔導和各種援助,但是這是治標不治本的思維。公衆對公衆醫療服務要求高、必須持續滿足更高的期望是一回事,但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輕易被點燃,越來越缺乏理解和包容則是不容小觑的社會現象。
從1979年開始,我國每年推廣全國禮貌運動,禮貌使者“新雅”獅子在我的童年曾留下鮮明記憶,通過童真童趣貫徹以禮待人的價值觀。
禮貌使者“新雅”獅子是伴隨新加坡人成長的吉祥物。(海峽時報)
2013年,新雅通過反面手法,在媒體以公開信形式宣布退役,借此提醒人們禮貌運動的意義。數十年過去,我們追求經濟成就的同時,建構優雅的社會依然是個重要和長遠的目標,不能因爲過去的方式過時了就放棄先前取得的成就。
身爲推動禮貌運動的吉祥物的新雅(Singa),2013年5月宣布自己辭職的消息。新雅在公開信中表示,面對一個越來越令人憤怒,又少了包容性的社會,它感到疲憊。它希望自己的離去能激起大家對“行善”與“優雅社會”的討論,反省自身的不足,並以行動讓本地社會更美好。(新加坡行善運動)
也許新雅是一個時代的回憶,但是這不代表目前的兒童不需要新雅。尤其是互聯網當道,跟手機和電腦打交道的時間比跟人還多,跟家人的關系都可能淡薄了,更何況是對不相幹的外人?
兒童在一個充滿戾氣的環境下成長,目睹自己父母跟外人在公共場合高聲幹仗,不會也學著以同樣的方法解決問題吧?
除了酒醉和精神疾病等因素造成的孤立事件,我相信戾氣産生的情境是極少數,大部分人還是彬彬有禮,但是少數並不表示可以輕易忽視。戾氣在不受控的情況下極可能變成犯罪事件,最近持刀在大街上、在學校砍人的畫面依然曆曆在目。
在凝聚國人情感的龐大社會工程,我們還需要更多感性兼理性的呼籲和引導,對孩童更要從小以優良價值觀教養。
能對人多一份體諒、包容和真心的理解,少點動不動就提高嗓門、摔別人的東西,減少一點什麽都要據理力爭、什麽都要爭到最好的跋扈,戾氣可能就會少一點,溫柔可以多一點,笑容自然會多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