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是亞洲教育無需爭議的高地,其教育不僅沿襲了英聯邦教育體系的精華,同時受多元化的文化背景的影響,因此充分吸收了東西方文化教育的精髓,創造了優秀的雙語教學模式,其教育體系自成一體。新加坡國立大學常年排名亞洲第一,遙遙領先于亞洲其他高校。想要考入這樣的大學,就讀本地初級學院無疑會爲學生帶去巨大的優勢。今天小編就爲大家帶來JC探校系列第一所初院——華僑中學。
華中曆史
華中的曆史可以追潮到1913年,當時的華社領袖,著名商業巨人陳嘉庚先生,提議設立一所中學,以應對新加坡青年的教育需求。但他的計劃並沒有受到英國殖民政府支持。1918年陳嘉庚認捐三萬元,並募捐二十萬元新元的資金,召開捐款人大會,成立新加坡海外華僑中學校董事會,公舉陳嘉庚爲董事長。1919正式成立舉行開幕典禮,首批78名學生進入新加坡海外華僑中學校就讀。當時柔佛蘇丹(馬來西亞元首)有意以八萬元出售武吉知馬路七十英畝的園地,經校董會決議購買下來作爲新校園。這一有遠見的舉動造福了無數代學生,79英畝校園不僅使華中成爲全東南亞最大的中學,它也不必向其他學校一樣遵從教育局的指令四處搬遷。所以美麗的校園也就此保存了下來,華中鍾樓被列爲爲國家古迹。
上個世紀的華中鍾樓
轉型
1965年新加坡獨立後,政府越發意識到國際化的重要性。政府于是決定在1980年起在全國推行英語教學。爲保留傳統華校的原有校風,新加坡政府從1978年起開始對華僑中學等九所華校進行特別補助,以英語和華語爲第一語文。華中也因此進入了轉型期。
進入80年代後,華僑中學已經成爲新加坡最頂尖的中學之一,采用英語教學的同時保留了濃厚的中文背景。1987年,華中在試驗計劃下被授予自主學校的使命,並在教育部的協助下開始推行改制課程。華中所推行的改制課程爲全國首創,後推行到其他頂尖學府。
2019年,華僑中學迎來一百年華誕,1萬2千人從全球五湖四海趕來,風雨無阻。
華中價值
自強不息:以堅韌、創新和熱愛爲基礎的永不停息的自我進步
己立立人、己達達人:合作取得雙贏
飲水思源:不忘初心,保持感恩
夜晚的鍾樓
華中目前的校徽由傳統的繁體漢字“華”形成。全紅色校徽也象征激情的 火炬,象征華中自強不息的精神。
華中有兩個校歌。中學部的校歌爲華文校歌,沿用了前南洋華僑中學
的校歌。此校歌于1934年由邵慶元先生編寫。高中部的校歌則爲英文
校歌,沿用了前華中初級學院的院歌。
華文版校歌第一段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新加坡華僑中學百年校慶萬人宴上,對成爲特選中學後的華僑中學,在各方面取得卓越成就表示肯定,並呼籲每一所學校像華僑中學那樣,倡導開放包容的精神,維護新加坡多元文化社會的根本。他也指出,華僑中學的學生除了熟悉中西文化,對新加坡多元文化的社會特色也有充分的認識。
李顯龍說:“我們應該加強對各族母語的教導,豐富我們社會的底蘊,進一步鞏固新加坡多元種族、多元文化的國家身份。”
華中學術
由于選科搭配組合太多,在這裏就不一一陳列,有興趣者可以看看探校系列——序,或者自行上官網查詢哦。在這裏小編會介紹一些初院的特色項目:
人文特選課程(HP)
人文特選課程是培育在曆史地理政治文學經濟等人文社會學科的專門課程,每屆大概50人。自1980年創辦以來,華中的人文學科特選課程即廣爲所知,是牛津、劍橋大學在英國本土以外最大的新生來源地,至今已有約300名學生遠赴牛津、劍橋留學。
語文特選課程(CLEP)
1990年,華初再次爲教育部選定成爲第一所開辦語文特選課程的初級學院。華初有人數最多的語文特選課程學生獲頒獎學金負笈中國大陸、英國、美國、日本、德國和中國台灣地區攻讀大學課程。
數學與科學特選課程(SMTP)
顧名思義,數學與科學特選課程目標是培養優秀的科學家和科研人員,每屆大概80人。數學與科學特選課程的學生在新加坡各學科競賽中成績優異。其中化學和生物尤其突出。
雙文化課程(BSP)
2005年華中開辦開設了雙文化課程,旨在爲新加坡陶育一群真正學貫中西的雙文化精英;
所有修讀雙文化課程的學生皆須到設在北京的衛星校園學習半年,直接感受中國政治、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脈搏。
美術特選課程(AEP)
華初也開設美術特選課程,讓學生廣泛接觸各種形式的美術,接受高素質的美術教育。
華中成就
華中2021 屆畢業生在時代的挑戰中取得了一系列出色的成績。華中平均 UAS 得分爲極高的 85.2分。
注:UAS爲A水准記分標准,90分爲滿分。
H1英文:10個人中6個拿到A
H2數學:10個人中8個拿到A
H2物理:10個人中7個拿到A
H2生物:10個人中7個拿到A
H2化學:10個人中7個拿到A
H2經濟:10個人中6個拿到A
H2英文文學:10個人中7個拿到A
H2中國通識:10個人中7個拿到A
H2藝術:10個中10個拿到A
但學習不是全部,21屆學生一共發起了130多個學生志願者項目,並和多達100個非政府組織進行了合作。這極大的鍛煉了學生們除學習之外的、改善社會問題的能力。
除此之外,華中的社團也常年在新加坡乃至全球比賽中嶄露頭角,戰績列不下,那就上圖吧:
華中課外活動
華僑中學高中部和中學部一共有一百多個社團(CCA)。無論運動、音樂、文藝等方面都屢創佳績,在新加坡國內比賽中常常折桂。
課外活動小組分三大類,運動隊、表演團體和俱樂部
運動隊:華中有田徑、體操、籃球、足球、排球、網球、桌球等二十多個不同項目的運動隊。其中籃球、排球、體操、武術、田徑、柔道是傳統強項。
表演團體:這包括華樂(民樂)、弦樂、交響、吉他、現代舞、民族舞、合唱等等,這些表演團體在新加坡國內同齡組中首屈一指。
俱樂部:包括圍棋、象棋、數學、曆史與時政、天文等等,極大地拓展了學生的視野。
很值得一提是華中的中文學會(Chinese Society):它包括黃城(戲劇),創賢(辯論)和未央(歌曲創作)。
cca制作的橫幅
戲劇社公演的宣傳幅
爲全面照顧學生的福利、培養更強的學校精神,華中還有特色的四大學院,由學生團體管理。它類似于哈利波特裏面的四個學院,各自有自己的特色。它們分別用希臘神的名字命名:
Athena 雅典娜 (綠色) 吉祥物是貓頭鷹
Artemis 阿爾忒彌斯(藍色) 吉祥物是狼
Ares 阿瑞斯 (紅色) 吉祥物是戰馬
Apollo 阿波羅 (黃色) 吉祥物是公牛
四個學院有各自的學院t恤、衛衣等,還有各自的拉拉隊口號,它們之間每年都會舉行聯合活動或者學員之間的比賽,也會選出最佳學院。
華僑中學高中部學生會是個特殊的cca,有以下幾個突出特點:
學生會完全由成員籌錢資助,不借助學校撥款。
親力親爲,每屆學生會組織七大校際活動,分別爲開放日(Open House),新生訓練(Orientation), 春節(Chinese New Year),競選換屆(Elections),中秋節(MAF),教師節(Teachers’ Day),及畢業舞會(Senior Promenade)。所有臨時裝飾物如巨型燈籠(Centrepiece),城門(Citygate)火焰(Fireball)與噴泉(Fountain)皆爲成員們親手制作,極大鍛煉了成員們的動手能力,是全新加坡學生會獨一無二的特色。
華中局限性
華僑中學出身華校,所以有著濃厚的傳統文化氛圍,如果你理想的院校是十分現代化、科學化、西方化,華中的氛圍可能不符合你的想像哦。
華中也有自己的中學部,並且有著6年直升計劃(4年中學直升2年初院),華中中學部和南洋女子中學的大部分學生都能通過這個項目升學,而不是通過O level。所以他們其實在中學時就已經開始學初院內容了,因此當O水准的學生和他們一同進入華中初院時,一開始難免感到學習程度上的差異。但O水准的學長學姐也分享道,這是一個適應的過程,幾個月後大家都能適應JC的節奏。
華中升學條件
考入華僑中學對留學生來說有這兩條較可行的路:
-O水准考試
學生需考到L1R5 4分的總分才能申請(L1R5就是學生六門最好成績的總分,分數越低越好)
-直接招生計劃(DSA)
最近華中開放日大家可以關注一下
華中校友
王鼎昌 – 第五任新加坡總統。
羅豪才 – 中國致公黨主席,曾任北京大學副校長、法學院院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法院副院長。
锺盛標 – 北京大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法國巴黎大學博士,南洋大學理學院院長。
潘先榜 – 中國長安大學海外特聘教授,交通學院院長。
锺俊麟 – 曾任上海複旦大學農業學院院長
戴淵 ,香港大學曆史系博士,荷蘭大學東南亞研究所研究員
陳瑞獻 – 新加坡藝術家。
符策謀 – 現任新加坡空軍部隊總長。
詹達三 – 中國科學院光學研究所研究員。
巫啓賢 – 1980年畢業,歌手,作曲家,節目主持。
……
還有其他名人,如陳嘉庚、蔡元培、老舍(曾任華中老師)、王鼎昌、林清祥、李光前、梁文福、巫啓賢……他們都與華中有很深的淵源。
“留學華中,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