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爲天,一起來看看最近關于新加坡的飲食大事件。
小販中心漲價
最近剛說過新加坡有不到一新幣的咖啡,但其實物價還是在上漲的。
食油、食材、紙杯、塑料袋,近期樣樣都漲價,許多許久未漲價的本地小販紛紛調漲食物售價,直呼“不漲價會死”,甚至漲了價仍在做虧本生意。
很難說物價何時才會回穩,專家分析小販的價格調漲是合理的。
在明地迷亞巴刹與熟食中心售賣水粿的攤位最近就把四個水粿的價格從1.20元調高至1.60元,八個水粿的價格則從2.40元調高至3.20元,商家表示這也沒有賺多少,收入只夠應付水電費以及兩名員工的薪水。
食油、糖、蒜、蔥近期都越來越貴,以前每天會用上一桶的菜脯也將從下個月1日起,從一桶130元漲至158元。
十年來首次起價的攤主表示,自己嘗試不要起價,可是如果我不這麽做,真的會撐不下去。
而漲的這點錢根本不足以抵消成本的上漲,攤位仍然在做虧本生意。
本地飲料漲幅介于1至2角錢,食物價格調高多達1元,海鮮價格漲幅最大。
許多攤販都是使用烏克蘭生産的食油,但隨著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全球油價都隨著供應吃緊而受影響。
現在的食油一桶就要50元左右,是一年前的兩倍。
不僅是食材起價,一箱1000個紙杯的價格兩個月前從10元漲到了20元,塑料袋的價格也在上周調漲。盡管如此,攤主爲了讓老顧客都可負擔得起,原本不太敢起價,在家人的勸說之下才決定起價。
如果經營熟食攤位和售賣食物的成本提高了,食客多付一點也是公平的。
外賣訂單減少
隨著堂食人數限制解除,更多國人回流小販中心、餐館等堂食。受訪送餐員反映,近來訂單數量下滑約兩成。
不過送餐平台受詢時說,訂餐需求依舊保持平穩。
送餐員表示,隨著更多上班族回到辦公室上班,他們選擇到附近的小販中心或餐館堂食,減少向他們預訂服務,近期的送餐訂單少了些。
堂食的人多,外賣就叫得少。平時外賣員11點開工的話其實是有單的,現在通常都會遲一點,現在外賣訂單少了差不多20%。
目前接到的訂單比較少是來自住家,更多是來自辦公場所,因爲上班族也不想要排隊。
送餐員感歎業績不如以往,因爲居家辦公的人也少了。
疫情期間會一直接到訂單,一個接著一個,不過現在要等更久大概15分鍾才接到下一個訂單。訂單數量減少約25%。
送餐平台foodpanda受詢時透露,目前送餐需求平穩,並預計防疫措施進一步松綁後,需求將繼續維持下去。
另一家業者Deliveroo則相信,送餐服務爲國人帶來了便利,而隨著人們適應與冠病共存的新常態,這項服務也成了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服務業者持樂觀態度
調查顯示,受訪的本地服務業者對未來半年的商業前景持樂觀態度。
根據調查,23%的受訪業者對未來半年的商業前景感到樂觀;8%的業者則認爲商業前景會惡化。因此,15%的業者看好接下來半年的商業前景。
除了零售貿易業外,其他受訪的服務業者都預計商業前景會有改善。其中,交通和倉儲業對前景最樂觀,淨加權33%的業者認爲,隨著各國推出疫苗旅遊接種框架,這將刺激航空旅遊。
此外,16%的受訪服務業者認爲,今年第二季的收益將比第一季來得高。其中,批發貿易和金融與保險業者預計,隨著經濟活動逐漸複蘇,接下來三個月的收益會增加。
招聘方面,所有受訪的服務業者都表示,今年第二季會增加招聘活動。其中,住宿業者預計,接下來幾個月的遊客人數將增加,因此需要招聘更多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