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會執行董事桑卡爾(Aarthi Sankar)說:“疫情期間實施的安全管理措施對領養程序造成不便,減少了公衆領養狗兒的興趣。”
經過近兩個月的領養過程,李金燕今年2月成功領養了一只五歲大的新加坡特犬(俗稱本地流浪狗)。
然而,被領養的流浪狗數量卻從2019年的228只,下降至2020年的196只,以及2021年的166只。
店家這一席話,讓她思考這麽多人搶著購買寵物店的幼犬,那流浪狗收容所的狗兒呢?“我只要領養一只流浪狗,收容所就有多一個空間照料另一只流浪狗,豈不是一舉兩得?”
疫情期間,有許多公衆與李金燕一樣有意願領養狗兒,但他們大部分在了解領養程序後便打退堂鼓。
她說:“流浪狗大多沒有受過訓練,或可能因曾經被虐待而害怕人類,脾性也難以捉摸。我當時不確定是否已做好准備領養它們,所以決定暫時擱置計劃。”
李金燕(44歲,公務員)育有一名九歲兒子和一名七歲女兒。她說:“我父母自我讀小學開始,就陸續領養了三只狗,它們爲我的童年增添不少歡樂。現在,我的孩子與我當時養狗的年齡相仿,我希望他們能通過飼養狗,培養責任感與愛心。”
SOSD會長蕭德華受訪時說:“居家辦公期間,有很多人詢問領養流浪狗的事宜,但很多人只是一時沖動,沒有仔細考慮領養狗所須承擔的責任。”
新加坡防止虐待動物協會(SPCA)2020年與2021年分別有732只與878只狗兒被領養,都少于2019年的979只。
他說,協會會根據每只狗的脾性,以及領養者與狗相處的反應,安排領養者與狗兒見面的次數,通常是兩三次。在這個過程中,有些領養者會失去耐心,退出領養計劃。
拯救流浪狗協會:很多人只是一時沖動
冠病疫情期間,多數公衆在家辦公,興起飼養寵物作伴的念頭,詢問收養流浪狗的人數也比疫前暴增約四倍。但領養流浪狗的手續嚴謹,許多有意領養者在了解領養程序後選擇放棄,因此實際領養的人數反而比疫前還少。
李金燕將目標轉向寵物店購買幼犬,但疫情期間,本地掀起養寵物熱潮,導致一只貴賓幼犬的售價從2000多元飙升到8000元,店家還催促她趕快繳付定金,不然就要賣給別人。
SOSD回複《聯合早報》詢問時指出,協會在2020年與2021年分別收到4089個與4042個領養狗兒的咨詢,遠超出2019年的1364個。
去年3月,她向拯救流浪狗協會(SOSD)提交了領養狗兒的申請,但在協會說明領養流浪狗所需注意的事項後,她決定暫停領養計劃。
李金燕認爲,爲了確保狗兒能找到安全且合適的新歸宿,嚴謹的領養狗兒程序是有必要的。
她說:“領養狗兒的過程雖然繁瑣,但當你體會狗兒從充滿恐懼的狀態,到信賴和依賴你時,你會有一種難以言喻的滿足感。”
去年12月,她再次向SOSD提交領養狗兒的申請,協會了解她的家庭環境後,安排她們一家四口與狗兒相處兩次。一個星期後,她將狗兒帶回家中試養三個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