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兩周前的勞動節和開齋節一樣,今天衛塞節也是長周末,新加坡各處擠滿了出門逛街、休閑、野餐、郊遊、運動的人。
(圖源:張洋)
比如新加坡天府會,今天就在麥裏芝蓄水池辦了場“感恩母親節健走”,數十人參加。 不只是新加坡開放,全球很多國家和地區都開放了,新加坡的一些旅行社已挂出了境外旅遊廣告。
自4月27日大開放以來,新加坡開始引來昔日的喧鬧與繁華,從兩年的深山窮谷一步一腳印堅毅往外走。這是自二戰以來,新加坡最黑暗的深谷。
我不由得想起了去年的這首歌:“在這島國,萬衆一條心嘹亮歌聲,朋友們齊聲唱前路漫漫,哪怕千萬險美麗明天,我們再度實現” 從深山窮谷重回文明世界,值得慶幸。但,談不上慶祝。
這場與冠病-19病毒的交鋒,在我看來,永遠不會結束,也不會有勝利。更何況,在前方路上等著我們的,還有三場世紀挑戰。
一個是信任與秩序,一個是經濟難關,一個是氣候變化。
“好日子”還在後頭。人類與病毒的相克相生
還是先說說病毒。
30億年前,第一個碳基生命的始祖——原始細胞誕生。與原始細胞誕生的同時,病毒也橫空出世。
從細胞的出現,生命向多樣化複雜化演化,形成能夠新陳代謝、對外界應激,並能自我複制的有機體。到了280萬年前,人類的始祖出現,並演化至今。
另一方面,病毒的結構則十分簡單,通常是一層核酸和蛋白質外殼,包裹著遺傳物質。它無法自我繁殖,只能借用宿主的細胞寄生,才能進行自我複制。
例如普通感冒病毒,接觸鼻腔的黏膜後,把它的遺傳物質注射到上皮細胞裏,人體細胞會在這種欺騙下幫助感冒病毒複制數百、數千個它的後代,然後這些後代病毒又會被釋放到細胞外面去感染其它的細胞。病毒很小,假設把冠病毒放大到普通米粒那麽大,把1.7米高的人同比放大就相當于50公裏,這比5個珠穆朗瑪峰堆在一起還要高,可見病毒之小。
在30億年的生命繁衍過程中,相比微生物,人類是後期物種,這就造成人類與微生物,包括病毒,形成共生體,而非你死我活。
絕大多數病毒對人類沒有致病性,而且,許多病毒在支撐生態系統方面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另一些病毒可以維持生物有機體的健康,包括真菌、植物、昆蟲和人類。
人類生活在這個共生體完美的平衡中。實際上,如果沒有病毒,人類活不下去。
一個例子是人類的胎盤。有證據表明,人類的遺傳密碼來自于1.3億年前感染人類祖先的古逆轉錄病毒。《新華日報》報道,早期哺乳動物祖先利用基因組中多余的病毒片段,借助共生的逆轉錄病毒演化出了胎盤。而其他的共生病毒,又幫助人類從一團細胞最終變成了成熟的胎兒,並保護人類免受各種病原體的侵害,爾後順利地呱呱落地。換句話說,若不是借助病毒蛋白質的話,就不會演化出最初的有胎盤哺乳動物,更不會有後來的人類。
每個人的DNA都攜帶有10萬個左右的病毒的遺傳信息,占據了人DNA的8-10%。這些病毒可能是在過去的數百萬年裏面不斷的感染人類的原始祖先,並且把它們的遺傳信息整合到了人類的DNA當中。科學界普遍認爲,在人類演化過程中,當瘟疫出現時,被病毒襲擊的宿主,要麽自身産生抗體得以適應而生存下來,要麽死亡乃至于滅絕。人們在感染病毒之後,爲了生存,自然會驅動身上的所有細胞予以反擊,幸存下來的則一步步演化、強化。因此,病毒學家與人類學家們一致認爲,病毒是人類演化最有力的驅動力。
還有另一個例子。所有生物都時刻需要的氧氣,植物只爲地球提供了大約25%的氧氣,海洋裏的微生物則提供了高達50%的氧氣。有一種病毒叫噬菌體,專門感染並吞噬細菌,每天殺死20%的海洋微生物和50%的海洋細菌。通過淘汰微生物,噬菌體病毒確保産氧浮遊生物有足夠的營養進行高速率的光合作用,制造氧氣,維持地球上的大部分生命,包括人類。人類是偉大和渺小的雙面體
與病毒相比,人類既偉大,又渺小。
人類之偉大,在于人體的構造之繁複與奧妙,也在于人腦之聰慧與靈敏。
人類之渺小,在于人體之脆弱,可以被肉眼見不到的病毒輕易放倒;也在于人腦之愚鈍與笨拙,在新冠抗疫中,各種荒誕不經層出不窮,必定爲人類史的二十一世紀篇章留下沉重的一筆。
在全球化的今天,人類社會、經濟活動、人員流動,形成一個循環。循環得快,發展得快,循環斷了,發展也就停滯了。
抗疫不是比賽,不存在誰贏誰輸。新冠疫情是健康問題,在更大層面上是民生問題。抗疫是爲了讓全球社會盡快複蘇,應該是人類共同的追求。全球社會上的任何一個重要環節斷了,影響的遠遠不僅是自己,而是全世界的供應鏈,以及全世界人民的生活。
除了天花之外,人們至今未能戰勝任何其他病毒,但人類仍在繁衍生息。
每一次全球疫情大流行,是對人類社會的一次淬火。人類必須勇敢面對淬火,並從中得到強化和力量。
在生存了幾十億年的病毒面前,人類只有謙卑,敬畏,道法自然。
在我們前方的三大挑戰
對大部分人來說,可怕的新冠疫情已經翻頁。
人們面對新冠不再畏懼,無論清零或共存,有些社會正在走向疫後新常態,有些則早已進入新常態,對新冠時刻在你我左右,司空見慣,習以爲常。
說過了病毒和疫情,現在來說說三個更爲嚴峻的世紀挑戰:信任與秩序、經濟難關、氣候變暖。一、信任的缺失與秩序的重建過去十多年來,無論本土社會或國際社會,均出現程度不一的信任缺失。這種信任缺失出現在一些社會上的人與人之間,出現在平民和精英之間,出現在企業和消費者之間,出現在治理者和被治理者之間,出現在國與國之間,也出現在國際集團之間。信任的缺失,影響和限制了人們的行動和選擇。信任缺失越嚴重的,相互溝通和理解就越難,隔閡和撕裂就越大。隔閡和撕裂越大,雙方的互相較勁就越大;互相較勁越大,分歧和敵意就越深。(2022年斯裏蘭卡動亂。圖源:網絡)
除非有一股力量及時地、有效地進來化解,否則,分歧和敵意深化到一定程度之後,就會對秩序的穩定性形成威脅,甚至直接挑戰、推翻現有秩序。
現有秩序是從工業革命的兩百多年以來,通過兩次世界大戰奠定下來的。從二戰結束到現在,在目前的國際秩序下,人類社會過了大半個世紀相對和平、穩定的生活。
過去十幾年,一直到今天,我們正在見證這個秩序一步步地在失衡、重塑、力圖重新取得平衡點。這種秩序的顛覆和重建不僅發生在國際政治領域,更發生在經濟和社會領域。全球産業鏈和供應鏈很可能發生鬥轉星移的根本變化。不破不立。破和立,必定有成本和代價。這些成本和代價就包括你我過去二三十年過慣了的安穩生活。在可以預見的短中期未來,人類很可能面對萎靡不振的經濟,以及更爲頻繁的動亂、饑餓,窮困潦倒。
如果你我足夠幸運,在有生之年能見到國際秩序重新建立起來,就能開始享受新秩序帶來的穩定和繁榮。如果你我不夠幸運,有生之年新秩序遲遲未能建立,那麽,我們就會在破和立的過程中掙紮一生,夾縫求存,就像我們一百年前的祖輩一樣。未來難料,且行且珍惜。二、全球經濟難關
擺在全球面前的,是一個經濟難關。
在新冠疫情和俄烏沖突之前,國際社會出現保護主義、單邊主義、孤立主義,已經有相當一段時間了;出現新冠疫情和俄烏沖突之後,大概率將對國際秩序和政治格局形成進一步的影響和重塑,當然,包括經濟的重新洗牌,以及各種利益的重新分配。
從2020年至今,新冠疫情造成許多國家本土社會、以及國與國之間的不平等進一步擴大。持續的低迷將加劇貧困和不平等。
今年第二季度,俄烏沖突進一步破壞了本已遭受疫情沖擊的全球供應鏈,導致大宗商品如燃料和糧食價格快速上漲,對低收入國家的弱勢群體的打擊最大。
俄烏沖突也擾亂勞動力市場和國際貿易,造成全球金融市場動蕩。爲應對通脹高企,全球多個經濟體加息,導致投資者降低風險偏好、全球金融條件收緊。
今年,發達經濟體的通脹率預計爲5.7%,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的通脹率預計爲8.7%。2023年之後,全球經濟增速預計將放緩,並在中期回落至3.3%左右。
目前,我們見到一些國與國之間已經出現了某些領域的脫鈎。在可預見的未來,至少今年底之前,這類脫鈎恐怕只會增多,不會減少。一些國家出現了企業外撤、産業鏈轉移、資本轉移的現象。這類撤離和轉移不但對當地經濟和民生形成壓力,也會對區域經濟格局形成影響。 這邊既然有脫鈎,那邊就必然有新的勾連。完成脫鈎和勾連之後,新的經濟格局就會出現。 在這種新的經濟格局下,你我的蛋糕是變大了?變小了?還是變沒了?
根據IMF全球債務數據庫的數據,2020年全球債務躍升了28個百分點,達到全球GDP的256%。政府債務增量占到全球債務增量的大約一半。
國際金融協會(IIF)最新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債務總額首次突破300萬億美元,達到303萬億美元,創曆史新高,全球債務與國內生産總值之比更是高達350%。
在新冠疫情期間,由于各國抗擊疫情增加大量支出,全球政府債務在2021年達到創紀錄的65.4萬億美元,2022年全球政府債務預計將繼續激增9.5%,達到71.6萬億美元。
標准普爾評級公司預計,由于俄烏沖突和較高的債務展期要求,2022年,全球主權債務將達到10.4萬億美元,比疫情前的平均水平高近三分之一。
在全球範圍內,財政赤字增加和債務積累的速度遠遠快于過去經濟衰退中最初幾年的速度,包括最嚴重的兩次經濟衰退——“大蕭條”和全球金融危機。疫情期間財政赤字的規模,僅有二十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可與之相提並論。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認爲,目前全球約60%的低收入經濟體已陷入債務困境,而中等收入國家的償債負擔也已達到30年來的最高水平,債務違約以及政府破産的風險也大大提高。
在當前這種安全局勢和經濟前景下,許多國家政府會加大國防和安全的撥款,減少教育、衛生、社會福利等方面的撥款。 換句話說,人們會把資源花在對彼此的防備上,而不是在對自己民生的改善。 三、全球氣候變暖剛過去的四月,見證了新加坡40年以來的最高溫。2022年4月1日,海軍部(這是新加坡一處地名)氣象站記錄到了36.8°C。這是自1983年3月17日以來的單日新高。當時,新加坡記錄的高溫是37°C。一般來說,由于季候風交替,四月、五月是新加坡一年最熱的時候。新加坡氣象局說,東南亞自2020年底開始經曆拉尼娜現象,本來應該更爲潮濕,氣溫也應該會下降一些,但是,由于全球氣候變暖,新加坡近期十分炎熱。
盡管如此,新加坡尚未出現熱浪。上一次熱浪出現在2016年4月。在新加坡氣象局的定義下,“熱浪”指的是連續三天最高溫超過35°C、氣溫中位數不低于29°C。我們可以想象,這幾天不算熱浪,尚且這麽熱,出現熱浪時,是不是得脫層皮?
在剛過去的四月,盡管幾乎半個月氣溫在34°C以上,但由于多日下雨,而且降雨量異常大,平均氣溫並不高,實際上,它是過去十年平均氣溫第三低的四月。在曆史上,新加坡每十年會出現一兩次熱浪。氣象專家說,到了本世紀下半葉,熱浪出現的頻率會更高。新加坡氣象局說,2021年平均氣溫比1948年高了1.8°C。在全球範圍內,2021年平均氣溫比工業革命之前的1850年高了1.1°C。過去十年(2011-2020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炎熱的十年。
在未來五年,全球氣溫會持續上升,預計將比工業革命之前高1.5°C。印度媒體報道,古吉拉特邦的志願者每天救起數十只從天空墜落的雀鳥。這些雀鳥由于天氣太熱而且缺水,在飛行時體力不支而墜地。
古吉拉特邦一個獸醫站的獸醫表示,過去數周已有志願者送來數千只熱暈墜地的雀鳥,情況是近年來最糟糕的。由于熱浪來襲,古吉拉特邦衛生系統已向各醫院發出警示,要求設立中暑和熱傷害等病症的急診病人。全球氣候變暖帶來海平面升高,糧食減産,極端天氣氣候變化在全球範圍內造成了規模空前的影響,出現極端幹旱和極端天氣,導致糧食減産,極地冰層融化、海平面上升造成發生災難性洪災,重大山火、以及生物多樣性減少等。地勢低窪的城市島國新加坡受其影響更加嚴重。1980年至2020年,新加坡氣溫中位數從26.9°C上升至28.0°C;從1975年至2009年,新加坡海平面上升的幅度從1.2毫米增至1.7毫米。
根據氣象署發布的2019年常年氣候評估報告,新加坡平均海平面高度較1970年的水平,已經上升了多達14公分。最新研究指出,到了2050年,新加坡海平面將上升0.2米,到了2100年將上升1米。極端天氣將越來越常見,暴雨災害在新加坡更加嚴重,很可能在未來幾十年內惡化。加上海平面上升,屆時將出現更多、更常見的水災。(圖源:Minsoon Lee臉書)2001年12月25日,一個熱帶擾動在新加坡以東的季風槽內發展;27日早上,在新加坡東北偏東約140公裏處發展成熱帶氣旋;之後,台風“畫眉”以時速約14公裏向西移動,當晚在新加坡東北約60公裏處的馬來西亞半島南端登陸,並在新加坡以北約30公裏至40公裏處掠過。
新加坡出現天降冰芯片的反常現象,可能是冰雹。“畫眉”爲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帶來強風和大雨,當地有樹木倒塌,道路出現水浸,導致交通受阻。另外有部分火車延誤,飛機要延遲降落或轉飛其他機場。“畫眉”是有紀錄以來太平洋上最接近赤道形成的熱帶氣旋,也是有紀錄以來首個影響新加坡的熱帶氣旋。科學家尚不確定這是偶然現象,還是將逐漸成爲本地區的常態。新加坡政府曾宣布,未來100年要花1000億新元或更多,采取必要防禦性措施保護海岸線防洪安全。其他措施包括:啓用全球最大的浮動太陽能系統、在建築外層試用特殊降溫塗料、在全島多栽種100萬棵樹木、在2050年前淘汰未減排的燃煤發電,並提前在本世紀中葉實現淨零碳排放的目標。爲加速減排,新加坡從2024年起分階段上調碳稅:2024年和2025年每噸25新元;2026年和2027年45新元;預計最遲在2030年上升到50至80新元。主要征稅對象雖是每年排放至少2.5萬噸溫室氣體的設施,共約50家發電廠和大型制造商等。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