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血管炎的男子在黃廷方綜合醫院接受治療,服用兩種抗生素後産生過敏反應,因並發症導致多重器官衰歇,不幸離世。
新加坡籍男子撒迪亞維魯(69歲)于2020年1月15日,即入院約一個月後過世。驗屍官馬文德前天(13日)裁定事件爲不幸的醫療意外。
法庭文件顯示,撒迪亞維魯自2015年就患有肉芽腫性多血管炎,這疾病可引起呼吸道、肺部和腎髒血管發炎。他通過類固醇控制病情,2019年11月也開始接受免疫抑制藥物治療。
免疫抑制藥物使患者更容易遭細菌感染,醫生因此讓他服用第一種抗生素Dapsone,防止細菌感染。
但約一個月後,撒迪亞維魯出現肺炎症狀,12月12日送往黃廷方綜合醫院治療,醫護人員爲他注射了第二種抗生素Piptazo。
撒迪亞維魯的情況有所改善,19日轉到裕廊社區醫院接受物理治療,不料隔天突然發燒,又送回黃廷方綜合醫院。
接下來兩周,他身體多處出現皮疹、嘴唇脫皮及腳腫等症狀,2020年1月3日送入加護病房。醫生診斷他患上史蒂芬強森症候群,隨後加劇成中毒性表皮壞死松解症,這是可致命的嚴重過敏反應。
撒迪亞維魯在加護病房住了12天,無奈病情每況愈下,他患上敗血症,隨後多重器官衰歇,在1月15日清晨4時45分過世。
死者的兒女對事發經過提出疑慮。她在死者入院四天後探望他時,就發現他的臉部微腫,但護士告訴死者的兒子,這只是對抗生素的“普通過敏反應”。家屬在死者送往加護病房後,才得知他産生了嚴重過敏反應。
馬文德指出,死者入院時,系統沒顯示他對那兩種抗生素過敏,他也從未告知醫生護士,醫療團隊當下不可能知道他有藥物過敏的風險。
另外,醫療團隊懷疑他對抗生素過敏時,立即停止施藥。中央醫院的皮膚科醫生以獨立專家的身份出庭供證時表示,在這起案件中,醫療團隊沒有拖延診斷死者的情況,也給予他適當和及時的治療。
黃廷方綜合醫院高級顧問醫生供證時指出,類固醇或許掩蓋了死者的過敏症狀,導致到了疾病晚期才看得出不妥。馬文德認爲這說法需要進一步調查,確認是否真有這個醫學現象。但馬文德強調,驗屍庭裁決不應牽連到院方提供給死者的治療及護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