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正安喜歡《三國演義》和《西遊記》這類圖書,閱讀故事時愛朗讀。這名媽媽希望兒子的閱讀習慣有助于他維持對華文的興趣,更意識到“不能等要上小學時才開始”。
“一些基礎非常弱的學生,家裏不講華語,但家長時常關心孩子的進度,與老師積極配合,孩子自然明白家長的期待和要求,學華文的態度自然端正,成績也明顯進步。”
學語言一定要刻意制造機會讓孩子接觸。從事語言治療的林慧珊(43歲,左)在幼子余正安(7歲)牙牙學語時,先利用圖卡和歌曲讓他接觸華文,之後也陪同他閱讀華文兒童圖書。
“學語文一定要打好聽說讀寫的基礎。老師時常得重複並鞏固內容,一些學生或許就覺得乏味。”
兒子念小五的家長蔡例伺(42歲,客服人員)覺得,本地語文的大環境是影響孩子學習動力的其中因素。
她平時開車時都收聽中文電台,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有所接觸,不會覺得華語是個陌生語言。丈夫也買了一些紙板遊戲和象棋,希望讓兒子從娛樂中接觸華文語料。(受訪者提供)
教中英文的王靖惠認爲,本地華文教材已盡力做得有趣實用。英文教學的題材較多,因爲要找到學生可理解且引起共鳴的內容相對容易。學生接觸的流行文化以英文爲主,與同學討論自然使用英語,家庭的語言環境因此很重要。
他們指出,教師面對一定的局限,有人建議檢討考試內容與要求,讓教師有更多空間設計學習活動,利用課外題材,使華文學習更有趣。語文學習也不單是語言的操練,應讓學生有多一些機會體驗文化活動。
一家提供補習的語文中心創辦人王靖惠(38歲)受訪時說,課本有它的編法,但語言是活的,教師也會使用課本以外的題材。
她嘗試以華語與孩子溝通,坦言平時下班回到家,與孩子相處的時間並不多。孩子從小由女傭照顧,接觸華語的機會有限。她現在通過華文電視節目,希望多聽對兒子有些幫助,畢竟要他拿起書閱讀已不容易。
最近有家長投函《聯合早報》,指華文教材缺乏新意,無法激發學生興趣,引起讀者對華文教育的熱烈討論,包括來函爲教材“辯護”的小學生。受訪的教師和家長認爲,影響孩子學習興趣的因素很多,家長也須重視以鼓勵正面的學習態度。
“但學校教師往往夾在中間,也得考慮考試的需要,幫學生備考。我覺得,一些詞彙和內容對一些學生偏難偏多,或許可以減少一些必考內容,或調整考試要求,讓老師有多一些空間去做課本以外的教學和活動。當然,任何調整仍要保持華文教育一定的水准,這也不容易。”
一名受訪教師強調,家長對孩子華文學習的態度很重要。他說,一些基礎非常弱的學生,家裏不講華語,但家長時常關心孩子的進度,與教師積極配合,孩子自然明白家長的期待和要求,學華文的態度自然端正,成績也明顯進步。
在鄰裏小學教華文多年的陳姓教師(50歲)反映,教師得照顧一整班學生的學習需要,不少學生來自講英語的家庭,華文能力弱。
少了使用華語的大環境,在學校接觸華語的機會也有限,家庭環境就成了關鍵。林慧珊認爲:“如果連家長都沒有刻意地制造機會讓孩子接觸華文,在家裏多使用華語,語言學習就更難。”
家長建議校方 提供更多體驗文化活動
一名在職的資深教師(58歲)強調,家長對孩子華文學習的態度很重要。
林慧珊念小六的兒子余正樂(12歲)說,教師有時在網上平台設計語文遊戲,也讓學生分組活動,讓華文課更有趣。但他坦言,華文比英文難學,因爲有更多生字,所以他較少主動地閱讀華文書。“我覺得口試比較難,因爲有時我不懂怎麽表達。”
延伸閱讀收集上千讀物教具10多年 激發孩子學習興趣前記者批判華文教材枯燥乏味 小四生投函回應 引發討論有贊有疑
其他受訪的教師也提到教學的挑戰。創意教學需要時間籌備,課堂時間也不足以讓教師“玩太多花樣”,教師還有趕進度的壓力。家長只要平時多和孩子說華文,讓他們多看華文節目,並且從學前階段就開始,日積月累的接觸會對孩子的理解能力和溝通有幫助。
這名家長建議,各校應讓學生有更多機會參與體驗文化活動,這也是她爲孩子報讀特選小學的其中一個原因,覺得學校在這方面的學習氛圍較好。安排學生與樂齡中心的年長者交流等課外活動,也可讓學生有多一些機會應用華文。
王靖惠說:“家長須以身作則,即使本身的華文水平不好,也要表現出對華文的重視,多在家使用,可和孩子一起練習。”
接觸得早 識字更強
她認同家庭環境的重要,所以在更早的幼兒階段,陪老幺閱讀華文故事,更有意識地讓他接觸母語。比起老大老二當初的學習,她覺得念小一的老幺的識字能力較強。
育有三名介于七歲至14歲兒子的家長林慧珊(43歲,語言治療師)也認爲,對考試的要求有探討的空間,尤其是小學生的寫作,要求不應過高。“小學生還沒太多的人生經驗,詞彙量有限的話,寫作並不容易。老師一般只好讓學生背好詞好句,如果只能靠記好詞句來取分,學生看不到與生活的關聯,就覺得沒太大意義。”
比起較遲接觸閱讀的兩個哥哥,她發現老幺的認字能力更強,也更自發地從家裏的圖書收藏找華文書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