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新增確診4985起,死亡病例3起。
今天是星期二。通常星期二確診數據較高。
5月30日疫情數據詳見第二條。
近來,新加坡進入了“全面漲價”的時期,相信不少生活在新加坡的人都對一連串的漲價消息應接不暇,並且同時感覺到了撲面而來的生活壓力,情不自禁地問一句:“什麽時候漲工資啊?”
漲漲漲!什麽都在漲
這一兩個月以來,每天看到的最多的新聞就是漲價。從從房價升至曆史最高點、房租同比上漲24%;到馬國限制出口,雞肉魚肉價格一路飙升;汽油,房價,水電費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漲幅。
因爲全球供應鏈的波動,加之通貨膨脹率也維持在較高水平,新加坡的日常食品價格水漲船高。
根據房地産咨詢公司萊坊公布的《全球房價指數》報告也顯示,2021全年,低利率和集體出售市場溢出的需求推動,導致新加坡的非有地私宅價格在過去一年上升6.1 %,創亞洲漲幅最大!
工資好像漲了
但又好像沒漲
通貨膨脹帶來的物價上漲,而工資卻增長緩慢。根據新加坡人力部的數據顯示,同一職位工作一年以上居民的工資漲幅,2021年爲3.9%,顯著高于2020年的1.2%,與2019年的漲薪幅度持平。
但考慮到疫情期間以及近來的通貨膨脹,工資增長高出通脹率僅1.6%,略高于2020年的1.4%,遠低于2019年的3.3%,這是自2013年以來的第二低。
數據顯示,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過後,2010年新加坡的整體工資增長維暴漲至5.7%,而此次疫情過後卻並未出現明顯反彈,專家表示,或許是老板擔心疫情卷土重來的緣故。
“4000元都招不到洗碗工”
疫情過後,許多商家都出現了人手短缺的問題,前有多家食閣商家因人手不足被迫關門,後有清潔公司4000元雇“天價”洗碗工。甚至有餐館爲洗碗工提供多達2600新幣的“花紅”。
根據人力資源部公布的數據,今年2月的整體失業率下跌至2.1%,公民失業率也跌至3.2%,低于2019年12月新冠肺炎疫情前的水平。
新加坡人力部昨天公布2月經季度調整的失業率數據,整體失業率從2.3%下跌0.2個百分點至2.1%;居民失業率下跌0.1個百分點,從1月的3.1%跌至3%;公民失業率則從3.3%滑落0.1個百分點至3.2%。2月份本地居民失業人數爲7萬1700人,公民失業人數則爲6萬5000人。
2019年12月疫情前的整體、居民和公民失業率分別爲2.3%、3.2%和3.3%,這意味著今年2月各方面的失業率已低于疫情前。
失業率的下降,卻仍未滿足新加坡重新開始運作後短缺的人手。面對著更多樣化的選擇,應聘者從而擁有更多的權利來“待價而沽”,對于工作會有期望一份更高的薪水。
遠程辦公成爲關鍵因素
一項由國際招聘顧問公司米高蒲志等四方,以及科技公司思科(Cisco)和UiPath等機構針對新加坡乃至全球員工展開的調查研究顯示,新加坡員工希望能夠獲得更爲靈活的工作安排,更多更好的培訓機會和更爲優渥的待遇。
研究顯示,新加坡43%的員工對工作各方面的要求都有所提高,表現在工作與生活之間的平衡、靈活工作制、福利和維持員工幸福感等方面。這一數字高于37%的全球平均值。
而這一比例在中高層管理人員中不降反升:參與調查的67名主管級任務重,81%表示自己有計劃在兩年內離職,認爲自己無法平衡工作與生活。同比之下,亞洲平均值爲69%,全球均值爲72%。
其中62%的員工認爲,公司是否允許他們遠程辦公將決定他們的去留。而另一項由《海峽時報》展開的調研表示,75%的上班族希望可以繼續居家辦公,理由有節省通勤和吃飯的錢,在家更有效率和能夠照顧家人等等。尤其是在雙薪家庭中更爲明顯。
長時間的居家辦公,明顯降低了員工們重返職場的意願,不少人表示:“如果不是爲了多掙點錢,我才不想回去上班!”看來老板們要加工資了啊。
時代已經發生了改變
隨著物價不斷上漲,來自于衣食住行的經濟壓力促使著“打工人”們不得不尋求更高的薪資待遇,來維系自己的日常生活。生活費的增長和緊縮的勞動市場,可能會導致無法提供一定量薪水的老板面對員工流逝的情況。
正如同新加坡中小企業商會會長王騰憶,在接受《海峽時報》的采訪時說的,“我提醒大家不要過于樂觀,因爲全球局勢仍然動蕩不安,各項成本顯著上升,不少員工也在跳槽。”
曾經那個公司挑選應聘者的時代已經隨著新冠疫情一去不複返了,目前新加坡經濟逐步複興,勞動人手有市無價,反而是勞動者們待價而沽,挑選公司。而那些不能滿足員工需求的雇主,或許是要做出調整,來面對這個新時代了。
如果你最近有在新加坡找工作的打算,歡迎加入“招聘內推群”和多達2000人一起共享資訊: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