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條“保留情感廊道”沿著爲人熟知的路線或曆史悠久的主幹道劃定,能讓每一代新加坡人産生共鳴。
當局因此將通過深思熟慮的城市設計,來保護和強化“保留情感廊道”的獨特之處,並改善步行和騎車體驗,培養更多人對這些地方的了解、欣賞和責任感。
五條“保留情感廊道”沿著爲人熟知的路線或曆史悠久的主幹道劃定,能讓每一代新加坡人産生共鳴。
國家發展部長李智陞爲展覽開幕致辭時說,許多參與長期規劃檢討的公衆希望未來新加坡能成爲別具一格,且讓人喜愛的家園。
一個值得期待的項目是芽籠士乃文化區。政府計劃在如切大廈前增建一個廣場、標志性拱門及腳踏車道,讓芽籠士乃巴刹周圍地區煥發活力。
最後一條廊道是“南部山脊及海岸路線”。當局計劃打造約10公裏的海濱步道,連接濱海堤壩和南部山脊,並會征求公衆意見,將海濱步道塑造成獨特的公共空間。
向北延伸的“湯申—加冷路線”,同樣邀請社區共同打造沿線公共空間。加冷河的重新發展屬于這條路線的改進計劃之一,日後不僅要讓人們更方便前往加冷河,也將加強河道景觀設計,恢複自然棲息地和增設河濱休閑空間。
其他“保留情感廊道”也強調與社區共創公共空間。例如,沿著24公裏鐵道走廊向西部和北部延伸的“鐵道走廊路線”,除了進行中的改善工程,社區日後也有機會集思廣益,爲鐵路走廊沿線打造更多可供人們參與不同活動的空間。
當局也將研究如何改進芽籠路和樟宜路的人行道和腳踏車道,鼓勵更多人步行和騎車,探索沿途的鄰裏。這同樣是另一條廊道——“內環路線”的改進重點之一。“內環路線”貫穿錫安路至馬裏士他和勞明達的不同鄰裏。
市建局也制定了文化遺産與保留情感結構圖(Heritage and Identity Structure Plan),在圖上標出國家古迹、受保護建築、標志性曆史遺迹和保留情感廊道等。根據結構圖,當局正在研究19個具有文化遺産遺産價值的地區,包括勝寶旺船廠和肯特崗。
市建局昨天起舉辦長期規劃檢討展覽,以七大主軸呈現,主軸之一“建築遺産”(Cherish),聚焦于那些與我國文化遺産與身份認同息息相關的地方。
例如,“東部曆史路線”經芽籠路和樟宜路,延伸至東海岸,將如切和芽龍士乃等具獨特魅力和豐富曆史的地區串聯起來。
市區重建局劃定五條各具特色的“保留情感廊道”,將沿途擁有獨特景觀、豐富曆史或別樣體驗的地方串聯起來,並將制定策略強化廊道特色,讓後代能繼續欣賞和享受這些空間。
這五條“保留情感廊道”(Identity Corridor)是:環繞市中心的內環路線,以及向東西南北延伸的東部曆史路線、鐵道走廊路線、南部山脊及海岸路線,和湯申—加冷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