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團隊也設想,新鎮有以人爲本的交通網絡,鄰裏只允許無人駕駛車或活躍通勤工具。機場跑道因此將既是集合便利設施與進行活動的空間,也是人們安全和有效穿梭新鎮的走廊。
1955年,巴耶利峇機場啓用,取代加冷機場,成爲我國的國際民航機場。它在1981年轉爲軍事用地。
綠色和藍色空間不僅能營造更宜居的環境,也能讓巴耶利峇新鎮成爲提倡可持續生活的市鎮。例如,河流網絡可收集雨水,回收用作其他用途。
例如,各鄰裏可保留規模較小的靈活空間,用于臨時社區項目,如快閃(pop-up)活動。更大的空間,如3.8公裏長的機場跑道,則可作爲社區空間,靈活安排活動。
市區重建局在制定巴耶利峇空軍基地原址的未來總體規劃時,將研究和考慮新加坡建築師學會和新加坡規劃師學會的提案。
由新加坡建築師學會和新加坡規劃師學會成員組成的設計團隊,用時近一年爲空軍基地未來發展構思的提案,目前在長期規劃檢討展覽上展出。
延伸閱讀劃定五廊道 串聯文化情感開辟三個公園 卡迪建20公裏步道銜接北部綠地
巴耶利峇空軍基地搬遷後,現有設施如舊航站樓、控制塔、機庫、跑道等,有可能變更用途,重新利用,打造富有曆史感的新一代市鎮。
居住環境方面,由公園、自然綠道和水道組成的網絡可同新鎮交織在一起,支持生物多樣性,同時爲居民提供貼近自然的休閑選擇。
新加坡規劃師學會前任會長呂文賢說,設計團隊因此建議平均建築高度爲40樓,如此一來可提供約16萬個住宅單位。
新加坡建築師學會會長陳華仁說,除了勿洛蓄水池和實龍崗河,設計團隊也建議開鑿新的河流,將它們連接成藍色空間網絡。他說:“大家都喜歡住在水畔,打造綠色和藍色空間網絡,能爲土地帶來許多價值。”
來自新加坡規劃師學會、設計團隊隊長譚晨媺以機庫爲例說,機庫有很高的天花板,且幾乎沒有柱子,因此可非常靈活地進行各類活動,如轉換爲共享辦公空間、活動場地,或是讓起步公司入駐。
根據提案,由于巴耶利峇新鎮的發展將曆時數年,也可預留不同規模的空間,作爲可靈活變更用途的區域,以適應未來發展和滿足意料之外的需求。
空軍基地搬遷後,巴耶利峇和周邊地段的建築高度限制將解除。
設計團隊認爲,空軍基地的未來發展,離不開它作爲國際機場和空軍基地的曆史,因此建議在新鎮西南部撥出一個區域,作爲“曆史遺産區”,保留那裏的重要曆史建築,如航站樓或機庫,並賦予新用途。
巴耶利峇空軍基地將在2030年搬遷至樟宜東,騰出約800公頃土地,是大巴窯市鎮的五倍,重新發展爲新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