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化是典型的“公地悲劇”,人人共享環境所提供的資源,卻未給予它妥善照顧。因此要應對氣候變化,政府須制定政策來反映人類行爲的經濟成本,並促企業和個人采取良好行爲。
例如,要打造可持續的交通系統不能只是以電動車取代內燃式引擎車,較根本的系統層面解決方案,是建設健全的公共交通系統,減少用車需求。
生態繁榮周(Ecosperity Week)今天(6月7日)開幕,國務資政兼國家安全統籌部長張志賢爲活動發表主旨演說時,談到政策、企業和科研在抗衡氣候變化上扮演的角色。
張志賢重申,在敲定計劃之前會密切咨詢業界和公民利益團體,要實現新的目標,須從政策、私人企業措施及科研這三方面著手。
2020年,我國定下長期低排放發展戰略目標,希望到了2050年能把溫室氣體排放量,從2030年的峰值減半至3300萬公噸,然後在本世紀下半葉實現淨零排放。政府會在今年較遲時候正式修改這項目標,爭取提前在本世紀中葉達到淨零排放。
張志賢說,要對抗氣候變化達到“生態繁榮”,政策至關重要。制定政策不僅是爲了減少碳排放,也爲了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創造循環經濟,以及建造可持續和宜居的城市。政府需要制定正確的政策直搗問題根源,然後從系統的層面創建解決方案。
張志賢說:“氣候變化是‘公地悲劇’(tragedy of the commons)的典型例子。我們需要政策來准確反映經濟成本,以及輕促企業和個人采取良好的行爲。例如,碳稅能確保碳排帶來的負面外部效益有個正確定價,由促成排放的各方共同承擔。”
我國屆時也會正式修訂國家自定貢獻預案(NDC)和長期低排放發展戰略(LEDS)。
生態繁榮周由淡馬錫控股主辦,爲期三天的活動在濱海灣金沙會展中心舉行,每天聚焦不同課題,包括加速能源轉型、交通領域和重工業去碳化。以及亞洲綠色金融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