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4年以來,土管局以及國家公園局便一直與在林厝港經營觀賞魚漁場的業者溝通,並在2017年開放新用地招標,爲業者提供更多選擇。當局早前已經聲明最後一次延長農場租約,並讓受影響業者考慮遷至工業用地繼續經營,或參與當局自2021年8月展開的土地招標,以剩余的租期作爲過渡期。
他目前可說進退兩難,因爲龍魚即將沒有漁場可以安置,而它又是受保護動物,每條都有植入芯片,不能隨意放養或人道毀滅。倘若租約期滿後龍魚還是賣不出,他只能將龍魚留在漁場裏任由當局處置。
另一家漁場的負責人朱萊玲(60歲)也有同樣的顧慮。她的漁場明年2月底租約到期,目前正在爲池裏的800條龍魚傷腦筋。她指出,新農場面積比較小,對科技和自動化的要求卻更高,成本因此相對提高,她目前正在馬來西亞物色合適的魚池和合夥人,打算將龍魚轉移過去。“把龍魚安置在馬來西亞,得支付昂貴的運輸費,還得向兩國政府申請准證,可說耗時耗力。我現在已經可以感受到時間的壓力了。
發展計劃已延誤須盡快動工 當局將助業者搬離漁場
一名不願具名的女漁場主人表示,接到征地通知後,她便到梁宙彎(Neo Tiew Crescent)買下一塊地,打算租約到期後遷移。她未雨綢缪,卻沒有料到租約被延長,她因此得同時兼顧兩塊地。“投資花了我不少,但要留守這一行,這些錢還是得花的。希望下來會有更多本地人欣賞龍魚,能開拓本地龍魚市場,”
租約期滿之際,多家飼養龍魚的漁場主人日前卻聯絡《聯合早報》,聲稱他們須要多些時間處理飼養的龍魚,希望聯合向土管局請命,再次延長租約。
針對漁場主人的請求,土地管理局聯合國家公園局在回複《聯合早報》時表示,當局最早是在2014年通知受征地影響的業者,此前批准的租約延長已經耽誤了新計劃的發展,新工程因此必須盡快展開。
同樣飼養龍魚的鄭姓漁場主人(33歲)受訪時說,他打算在本地繼續經營漁場,早前已在雙溪登雅(Sungei Tengah)物色到一塊臨時用地,打算不久後標地搭建漁場,先將身價不菲的紅龍魚移過去,再到馬來西亞爲成本及售價較低的青龍魚找買家,至少先收回部分成本。
他說,龍魚有紅龍、金龍、銀龍和青龍魚等不同品種,是普遍被視爲吉祥富貴的觀賞魚,主要外銷到中國大陸、台灣、日本等地,中國因爲疫情管控嚴格,禁止觀賞魚進口,嚴重影響了本地的龍魚生意。“我不年輕了,不打算競標新農場地段,本來還以爲可以在期滿前把龍魚賣到海外,沒想到卻因疫情無法出口龍魚,每個月還得花七八千元維持漁場的運作。”
土地被征用,租約將在今年7月及明年2月底期滿,林厝港多家龍魚漁場如今卻因疫情導致龍魚滯銷,希望當局再度延長租約。新加坡土地管理局回應《聯合早報》時表示,早前給予漁場的租約延長,已經拖延了原定的發展計劃,新工程的展開刻不容緩。
換言之,林厝港農場租約將不再被延長。
新加坡金龍魚繁殖場的鄭松安(64歲)說,他經營的漁場近一年入不敷出,他無力承擔租金,漁場已被當局收回,6000條龍魚則“滯留”在漁場裏。他正努力在馬來西亞找場地,希望盡快把龍魚轉移過去。
政府最早于2014年宣布,要把林厝港62家農場使用的土地收回充作軍事用途,受影響的糧食及非糧食農場的租約原在2014年至2021年間陸續到期,但當局後來數度延長租約,最後一次更因爲疫情而批准延長部分農場的租約至今年7月底及明年2月底。
公園局表示,下來將繼續與業者們合作,協助他們搬離現在的漁場。
面臨漁場租約即將到期,也有業者看准機會,提升農場的自動化和科技標准,在本地開設新一代漁場。
從事龍魚養殖近50年的何姓漁場主人(60歲)說,他的漁場租約明年2月底到期,漁場裏多達1600條龍魚至今還不知何去何從。
一名漁場負責人指出,她目前正在馬來西亞物色合適的魚池和合夥人,打算將龍魚轉移過去,但得支付昂貴的運輸費,還得向兩國政府申請准證。“我現在已經感受到時間的壓力了。”
不少漁場主人表示,養殖龍魚得投入大量的資金和時間,如今海外市場仍未開放,希望當局能酌情再延長農場租約,讓他們有更多時間把龍魚處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