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達150家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可能在下來三年內被迫退市,部分公司或轉到新加坡上市,而這可能會導致過去“龍籌股”(S-chips)問題重演。
麥潤田昨天在個人網站Governance For Stakeholders上撰文指出,中概股因受到《外國公司問責法》(HFCAA)影響,紛紛回流亞洲,新加坡是它們再上市的新選擇地之一。
例如本地至少有兩家采用VIE架構的中國公司,它們是長信傳媒集團(G.H.Y Culture & Media)以及上月在本地第二上市的電動汽車公司“蔚來汽車”(NIO)。另外,蔚來和另一家本地上市的AMTD IDEA,由于它們是在開曼群島注冊,主要只需遵守開曼群島的規則。
企業治理專家、國大商學院教授麥潤田呼籲本地監管機構加強企業治理機制,特別是應非常謹慎地對待這類回歸亞洲市場的中概股,確保它們符合一切監管規則。
另一方面,麥潤田建議監管機構重新檢討凱利板(Catalist)制度,因爲對他而言,這個以保薦人爲基礎的制度,實施至今已15年,並沒有發揮出實際作用。
根據規定,若上市公司的財報審計師自2021年起連續三年未能接受美國公衆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的核查,股票將被禁止在全美交易所交易,並進入退市程序。
籲監管機構 重新檢討凱利板制度
然而,麥潤田擔心中概股來新上市的熱潮,將再度引發龍籌股的企業治理問題,令投資者蒙受損失,新交所聲譽受損。
龍籌股浪潮始于2006年,在2010年有154家中國企業在新交所上市。但多家龍籌股企業後來發生可疑會計帳目或經營不善風波,卷入會計和大股東落逃等醜聞,面對停牌或被迫退市局面。
如今,龍籌股企業只有約70家,較2010年高峰期少了一半左右。
他進一步指出,不少中概股公司中采取可變利益實體(Variable Interest Entity,VIE)架構,意即在中國以外的另一個司法管轄區設立離岸公司,並轉移所有收入和利潤至該離岸公司。這將給投資者帶來額外風險。
麥潤田說:“我們從未真正妥善地處理這些公司所帶來的挑戰。如今,龍籌股比高峰期少了一半,許多公司因爲企業治理或會計醜聞而退市,更多的公司面對重重困難。不知道幾年後,新交所還會剩下多少龍籌股企業。”
他說,雖然凱利板上市公司數量過去10年幾乎增加一倍,但這些公司一般規模較小、質量較低,鮮少受到機構投資者關注。
截至今年5月,共有100只中概股被列入“初步識別名單”。另有40只中概股轉入“確定識別名單”,如果這些中概股連續三年進入名單,將會被強制退市。
不少中概股公司采VIE架構 將給投資者帶來額外風險
“所以,我對凱利板制度的可持續性抱著懷疑態度,認爲應該對凱利板制度進行檢討。直接地說,在許多情況下,我不覺得保薦人有爲廣大股東的利益著想。”
他說:“如果像美國這樣一個成熟市場,對這些公司的治理風險和監管能力都感到擔憂,我們更應非常謹慎地看待這類公司在新加坡上市。”
麥潤田強調說:“我們應確保本地第二上市的公司中,至少有一個備受信賴市場對它們進行適當監管。否則我們就應確保它們嚴格遵守本地的上市規則。”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去年12月正式發布《外國公司問責法》實施細則。
有鑒于此,許多中概股尋找新的上市地點,新加坡是其中一個受青睐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