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導米娜(左二)、巴斯卡夫人和蔡爲仲爲《梁祝》演出謝幕
大疫期間,喜愛舞台藝術的人,宅家在網上觀看戲劇、舞蹈或音樂演出錄像,或是觀看網上實時直播的節目,已經逐漸成爲不得已但需要接受的選擇。從業者也不得不調整思維與工作方式,學習新的傳播作品方式。不過,網上播出無法替代觀看現場演出時,那種演唱者與觀賞者在同一空間直接交流的全息體驗所能達到的劇場效果。因此有些執著于以實體演出的藝術團隊,甯可等待時機到劇場演出,與觀衆共享同一個空間相互交流的經驗。盡管因爲座位要間隔開來,人數會較少,2021年幾台華、巫、印族舞蹈演出,再次證明實體演出比直播節目更有藝術魅力與沖擊力。這幾台最近呈獻的舞蹈節目,凸顯了舞者回望曆史、溯源尋根、探索求新,出版書籍的願望與努力,爲2021年的新加坡文化景觀添了一道靓麗的風景。
已故印族舞蹈家巴斯卡在1958年首演的名作《梁山伯與祝英台》是新加坡舞蹈史上最早的跨文化舞劇作品之一。最近,新加坡華族文化中心與巴斯卡藝術學院合作,邀請了已故舞蹈家巴斯卡旅居美國的女兒米娜(Meena Bhaskar)回國,再度把梁祝故事搬上舞台。米娜自幼隨母親習舞,她獲得好評的作品包括由東盟十個國家于1998年合作演出的舞劇《羅摩衍那》。米娜也是巴斯卡藝術學院美國加州分院的藝術總監。這個新版本的舞劇,是她在選讀了幾個英文版本的梁祝故事書,篩選情節後編創出來的舞劇。
跨文化解讀《梁祝》的審美趣味
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跨文化解讀。編導米娜以印度波羅舞蹈將梁祝的故事編成100分鍾的三幕舞劇。這個全女班的陣容,是巴斯卡藝術學院培養出來的兩代舞蹈員。既然以波羅多舞蹈的形式演出,表現形式一定要從這個特定藝術舞蹈系統的要求出發,以稱爲araimandi的屈膝半蹲半“坐”的基本姿勢、髋外旋、三角形爲主的幾何圖形造型、快速變動身體中心與手語(mudras)、隨節奏(tala)、旋律(raga)與手眼身法步(跺腳)的整體配合來演繹故事。舞蹈員除了要有效運用這些印度舞純舞蹈(tritta)技法外,也要隨著歌曲字義和音樂,以眼睛和面部表情傳達內心感情。這部分的表演,稱爲nritya。這部舞劇的主要舞蹈員,兩種技法都掌握得成熟。例如祝公遠與喬裝成算命先生的祝英台的那段戲,兩個舞蹈員人物的情感表達(nritya)清晰。英台的急切和員外的疑慮,能讓不懂淡米爾語歌詞的觀衆也一目了然。
爲了顯現這個舞劇取材自華族民間故事,編導選擇了在服飾、頭飾、音樂、指法、動作方面,巧妙融入華族戲曲、舞蹈和音樂的元素。但是,波羅多舞蹈有很多手語與指法,舞劇的演員只能穿上沒有水袖的戲曲服裝。若有水袖,無法做快速變化的手語。員外帽子與女角頭飾雖然是戲曲的裝扮,卻不能穿戲曲演員的靴或鞋,而是赤足上陣,否則無法戴上腳鈴,也無法跺腳。也許觀賞時起初不習慣,但觀衆很快就被精湛的印度舞吸引而接受華、印合璧的裝扮。
1958年巴斯卡藝術學院首演版本的敘事結構,以袁雪芬和範瑞娟主演的越劇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爲依據,而新版舞劇在劇情安排方面不太一樣,加重了梁祝同窗好友們的戲,兩段學堂的大群舞,最爲出彩。其中一段是有些同窗覺得祝英台扭扭捏捏,不夠陽剛,以石投水的遊戲,看看“他”多有力氣,故意爲難祝英台。梁山伯對他們的惡作劇不以爲然。爲了保護好友,帶“他”離開那群一片喧嘩的同窗。群舞演員nritya的表演功力發揮了作用,讓這段戲妙趣橫生。整部舞劇,梁祝的扮演者情緒酣暢飽滿,舞技最娴熟。
梁祝化蝶爲舞劇畫上圓滿句號
新加坡馬來舞蹈史的“活標本”
如果說印度舞劇《梁山伯與祝英台》是老戲新編,傳承先輩創新開拓的精神,宋賽兒美麗遺産藝術團版本的《舞蹈寶石荟萃》則是一台以活態傳承概念爲切入點、重現馬來舞前輩早期編導獨樹一幟的作品的一次舞蹈史展覽會。這個創立于1977年的舞蹈團,這次把五十年代以來(包括輕快的joget、柔和的asli、典雅的inang、富有活力的zapin)不同節奏類型的馬來舞蹈,還原其本真樣貌呈獻給觀衆,提供了一次完整觀看新加坡馬來舞蹈史“活標本”的機會。
《舞蹈寶石荟萃》的舞蹈編排非常接地氣,充滿生活氣息
《舞蹈寶石荟萃》充分運用淡濱尼天地的節日藝術劇場的設備,在屏幕上配合舞蹈內容,放映昔日蕉風椰雨的村景圖片,把觀衆帶進曆史時空。視頻也播出由瑪麗娜·尤索夫創作背景的介紹、兩個編舞者廖春遠和楊金龍現身說法分享他們創作的心路曆程,提供了有史料價值的資訊。這個近100分鍾的展演,重演了印尼華人舞蹈家廖春遠自1957年到1965年教導希梨瓦那馬來文化團(Sriwana,成立于1957年)和南洋大學學生的9個節目。新加坡芭蕾舞學院出身的楊金龍70年代末80年代初爲國家舞蹈團編導的兩個舞蹈和印尼舞蹈家Nasrun的一個作品,完整地呈獻出許多年輕馬來舞蹈愛好者不曾看過的包括《豐收舞》《椰殼舞》《盤子舞》《雨傘舞》《食物蓋舞》《衣裳舞》《海角之花》等等作品。其中有不少是當年華人藝術團體如藝術劇場、南大戲劇會、馬來亞藝術劇院學習演出過的馬來舞節目。這些舞蹈,在濃厚的生活基礎上完成藝術升華,動律優美,有靈活性、即興性、柔韌性、形象性的特點。過去華人團體演出這些節目,也促進了進華、巫社群的文化交流。
一場馬來婚禮上來賓即興起舞的片段,是《舞蹈寶石荟萃》的一個亮點。婚禮是人生重要階段的一個儀式,展現曆史傳承的民俗活動,表現了馬來族的社會生活、精神心理方面的習慣、禮儀、親屬關系與社會關系。這段婚禮舞,保持著鮮明的民俗特征,呈現得生機勃勃和風趣活潑。
編導在舞蹈節目與節目之間,巧妙用啞劇或短劇貫穿起來。村民們熙熙攘攘往來,和樂融融話家常,甘榜精神洋溢在生活裏。幾句對白說得幽默,讓觀衆發出會心的微笑。幾位年近七十的馬來舞壇老將的客串表演,一轉身,來一個出其不意的即興舞步,姜果然是老的辣。
宋賽兒藝術總監在多個場合表示要努力編出有別于印尼和馬來西亞的新加坡馬來舞,因而委任新一代舞者Rizman編導壓軸節目《輝煌的新加坡zapin舞》。這個節目隨鼓的節奏起舞,符合zapin的表演慣例,但強音勁舞外,還邊舞邊“嘿嘿呵呵”喊叫,營造氣氛,多了幾分熱鬧,少了zapin這一舞種的三段式結構、方向變化、角度變化、隊形變化的豐富性。也許自創一格還需要更多時間打磨。宋賽兒說:“源自阿拉伯,在十四世紀傳到本地區的zapin舞,至今仍舊是馬來社群節慶上深受歡迎的舞蹈。現在我想推動有新加坡特色的zapin,讓年輕編導試一試。這個實驗和觀衆見面後,我們會和Rizman進一步討論,幫助這位新生代編導反複思考,提高他的創作能力。”
新加坡華族舞蹈劇場的
《昨日·今日·明日》
最近,接過新加坡華族舞蹈劇場藝術總監重任的梁傑旎,和新上任的創意總監兼制作總監蘇健龍重啓因爲疫情停辦了一年的“薪動時刻”。這台以《昨日·今日·明日》爲主題的演出,推出錢志鴻、陳嘉嘉、楊漢娜、薛敏祥、杏婉琪、黃文汝、張甯真、吳慧英、楊弘勝、黃卓沁和梁可欣11位青年舞者的作品。他們大多數畢業于海內外舞蹈院校,有專業訓練的教育背景、與外國編導合作、並擁有豐富的舞台經驗。從技術水平看,舞蹈員很有實力。在近年教育部主辦的青年節,華族舞蹈參展的學校數量銳減、華族舞蹈團體演出不多的背景下,新加坡華族舞蹈劇場啓動以培養新生代華族舞蹈編導與表演人才爲目的的計劃,任重而道遠。
舞蹈源于生活,但不是生活動作的再現。它經過以人體的能量、幅度、力度、速度綜合編排、內在精神力量的湧動和情感的藝術升華,發揮強大的感染力。創作優秀舞蹈作品,首先要有眼光、胸襟、膽識選擇能令人感動的題材。這台演出,有多個作品在選材方面,顯示出編舞者獨到的視角與新穎的創意。
新加坡國立大學的在籍學生張甯真編舞,和同學張揉恩合演的雙人舞《相依》,選擇了一個人與自然如何共生的題材進行創作,編導采用孫彬彬的《和鳴》爲舞曲。張甯真說:“兩把棍子最初代表大自然帶給人類的資源,後來變成了掠奪大自然的利刃。人類與大自然的關系,交錯變動。結尾我加插了一段說白:人類只懂得奪取,不懂得歸還,總有一天,大地會變得荒蕪,我們能做得更好嗎?”《相依》想表達的合理運用自然資源和保護環境的格局,給自然生態留下休養生息的時間和空間的闡述,很有警示意義。最可貴的是編導融合武術、華族舞蹈語彙,貫穿整個作品,能做到心與氣和,氣與意和,意與力合,非下過苦功不能做到。舞蹈員多義性的木棍得心應手,與舞樂緊密配合,台位調度靈活,有觀賞價值。
張甯真的雙人舞以棍爲多義性道具,描繪世上持續消耗自然資源的危機,呼喚人類自省
師承蘇健龍的服役青年楊弘勝自編自演的《追夢》,內容緊扣主題,展現一個熱愛鼓藝的青年,從第一次接觸鼓、學鼓、擊鼓到鼓藝逐步提升、看到成績興奮與歡愉,對自己的夢想锲而不舍。舞蹈以回望小鼓,不忘初心,深情依依結束。楊弘勝的想法是:“選用的舞曲主要以兩種音樂風格組合而成——抒情與激越,從而表達追夢的三種不同狀態。不論做出怎樣的大動作,我手上的鼓最後都會緊貼自己,這代表了夢想對我的重要性。我也嘗試著在舞蹈中注入鼓子秧歌的元素,用了人們收割或是節慶時那種歡躍的情緒來演示追夢時的快樂。”楊弘勝的技術基礎好,燕子抄水、吸腿上跳、大跳後踢或翻身,動作幹脆利落,讓觀衆在觀看具體舞台形象的感受中,被追夢者感動。
楊弘勝自編自演的《追夢》,舞出追夢者砥砺奮進的精神與毅力
另一個牽動人心的舞蹈是陳嘉嘉的編導、由黃卓沁表演的《回家》。漂泊在外與尋找歸路,是叫每一個離鄉者牽腸挂肚、焦心勞思的事。陳嘉嘉以海外學生在異國學舞生活中,面對身份認同的問題與矛盾爲切入點。陳嘉嘉說:“前半段表現舞者心有重負、躊躇不前的狀態,在不確定性中懷著對家鄉的依戀繼續匍匐前進。後半段的表現舞者回歸故土,尋回初心、釋放自己,滿懷希望,重新出發的自信心境”。舞者黃卓沁是新加坡華族舞蹈劇場全職舞蹈員,畢業自南京藝術學院的她,演繹角色有深度。她把編導結合了多元舞蹈元素(中國少數民族民間舞、古典舞和東南亞舞蹈)的編排,舞得流暢無痕。她能遵循舞種的固有的藝術特點和審美要求,掌握舞蹈內在規律和表演方法的結合。前段艱難前行尋找歸路的焦慮,令觀衆感同身受,回到家那一刻,騰空躍起,燦然一笑,觀衆也如釋重負。
由黃卓沁演出陳嘉嘉的獨舞作品《回家》,舞出漂泊與歸鄉的苦旅
《昨日·今日·明日》錢志鴻、吳慧英、杏婉琪、黃文汝舞蹈技術各有專長,從街舞、芭蕾、現代舞背景走進華族舞蹈園地的探索精神,非常難得。雖然有些作品,演員技巧不錯,也有個別可取的片段,卻因寓意晦澀、或格局較小,燈光灰暗,有待再次考量究竟想傳達什麽信息給觀衆。文藝作品的價值在于展示人間真善美精神內涵,給觀衆積極樂觀的能量,是民族舞蹈從業者代代應該努力維護的傳統。
人類學家認爲舞蹈是民族標記與文化符號。舞蹈藝術表征著社群的精神特質、心理歸屬、情感因素和文化認同,其符號體系的健全傳承能加強社群確立文化自信。2021年這三個民族舞蹈團的演出,表現了團隊重溫曆史、探索求新、培養新生代的努力,熔鑄了團隊師生的智慧,爲持續保存長久的生命活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作者爲新加坡戲曲學院創院院長、民族音樂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