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2月4日,泰國曼谷,玻璃天橋上舞獅表演,慶祝農曆新年。 (圖源:視覺中國)
春節是傳統中國節日,中國人阖家團圓,共享天倫之樂,同時慶祝萬物生發的春天到來。
但你或許不知道除了中國,世界上還有不少國家和地區同樣慶祝春節。
與中國人過年講究年夜飯一樣,新加坡華人過年也注重餐飲,其中“撈魚生”是新加坡農曆春節期間親人團聚、公司團拜等必不可少的一道帶有吉祥寓意的菜品。
這道菜的學名一般是“發財魚生”,主要用料是生魚片、各種顔色的蔬菜絲,如生菜絲、紅蘿蔔絲、白蘿蔔絲等,再加上花生碎、芝麻、薄脆片,再淋上酸甜的醬汁……類似西餐的沙拉。
要的就是大家一起上筷子這下
“撈”的時候大家每人手持一雙長筷子,一邊將魚料由下而上“撈”,一邊說著吉祥話:例如鴻運當頭、風生水起、大吉大利、年年有余……
同樣是位于東南亞的馬來西亞,也將春節列爲公共假期,“撈魚生”也是當地春節期間的必備美食。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節日衆多,馬來西亞絕大多數的公共假期都只有一天,而春節則放初一和初二兩天,足見春節的重要程度。
每年進入新年後,馬來西亞就會逐漸進入迎新春的氛圍,各處張燈結彩。
春節期間,馬來西亞有各式各樣的活動慶祝新春,舞獅、廟會、燈會一個不少,許多華人社團會舉行大型的春節團拜活動。
2月6日,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等政要在一個春節團拜活動上“撈生”。
春節是越南重要的傳統節日,2019年的春節假期更是長達九天。春節期間,人們辦年貨、走親戚、祭祖先、逛廟會、包粽子,家家戶戶忙得不亦樂乎。
春節期間,越南家庭通常會擺放含苞待放的桃枝、碩果累累的金橘盆景等裝飾品,還會請懂漢字的先生用紅紙書寫對聯和“福”“祿”等吉祥字樣貼在家中,寺廟裏也擠滿了前去祈福的人。
字寫得好,衣服也講究
越南家庭通常十分重視大年初一,認爲新年頭一天的順利預示著全年的好運。在越南,初一第一個登門拜年者被稱爲“沖年喜”的人,主人家將根據他/她的成就、才能、品德和健康來預測新年的運氣。
因此,人們通常會事先約請事業有成、品德美好、性格開朗的人前來,向主人家說吉祥話並給孩子壓歲錢等。
在印尼,春節于2002年被列爲全國公共假日,印尼春節慶祝活動也日益熱烈和精彩。
2019年2月7日,印尼總統佐科出席了由印尼華人團體舉辦的“首屆全國春節文化活動”。佐科在活動開幕式上用中文向現場的華人拜年:“恭喜發財”、“萬事如意”,受到印尼華人的熱烈歡迎。
春節期間,除了清掃房屋、購置年貨、貼挂春聯燈籠和舉辦由本地百姓共同參加的舞龍舞獅活動外,印尼華人不論年齡大小,還一定前往寺廟燒香祈福,舉辦捐贈布施活動,實現春節“衆樂樂”的特別意義。
春節期間印尼很多城市都會舉辦由華族和本地人共同參加的大型春節遊行活動。各地華人將神像請進八擡大轎,浩浩蕩蕩沿街巡遊,而印尼其他族群也會帶來特色舞蹈、面具和服裝秀、傳統樂器表演等項目,共同祝願國家風調雨順、團結和諧。
春節的喜慶也延伸到了東南亞小國文萊。在這個只有42萬人口的國家,每年的大年初一都是全國的法定公共假期,不僅占人口十分之一的華人喜迎新春,包括馬來族在內的其他族裔也被節日的氛圍感染,紛紛和華人一起分享節日的喜悅。
記者和文萊華人都曾在加油站、超市等公共場合收到過其他族裔一聲聲“新年快樂”“恭喜發財”“紅包拿來”,似模似樣的中文祝福總能引起互相的會心一笑。
文萊華人最具特色的春節活動非“開門迎賓”莫屬了。春節期間,人們會打開自家門戶,歡迎左鄰右舍、親朋好友甚至過路陌生人登門賀年,互致問候,品嘗各色美食。來者皆是客,不論出身、語言、膚色等差別是“開門迎賓”的最大特點。
春節不僅是聯結起海內外僑胞的重要情感紐帶,國外受衆對于中國春節文化的認同也日漸深入。
中國春節已成爲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的一張亮麗的名片,不同文明交流溝通的橋梁,展示中華文化獨特魅力的平台。
原題:原來除了中國,這些地方春節也是法定假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