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寶:“媽媽,過年是什麽意思?”
媽媽:“過年,就是你又長大了一歲!”
大寶:“那不是我的生日嗎?”
媽媽:“過年是我們中國所有人的生日,意味著團圓!”
大寶:“那我一年兩個生日了嗎?”
媽媽:“這個生日,其實是神話故事演變的,只有我們中國有!”
大寶:“哦?那就是神話生日咯?”
媽媽:“可以這樣理解!”
跟孩子談論起過年,總有不同的方式,他也會提出各種問題,有些時候我會應接不暇。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這樣的體會?
我們說“過新年”、“春節”、“過大年”等等,在孩子的意識裏,新年和其他節日差不多,但卻更加隆重。但他也許不明白,爲什麽全家人,甚至他看到的所有人,都這麽重視春節?老師還給放假了呢!不知道你家孩子有這樣的疑問嗎?
“過年是什麽意思?”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
我小時候,一年最大的期盼就是過年,過年有很多好吃的,爸爸媽媽還會給幾毛錢的紅包,爺爺奶奶也給。那時候可以買很多“二腳蹬”(一種鞭炮)玩,還有呲花。當然,現在這些都被禁止了,感覺年味兒淡了許多。
但過年對于我們傳統的中國人來說,仍然是一年中最大的文化節日,我們還是很有必要,教育孩子,讓他們了解春節的風俗習慣,並且繼承和傳播下去。
過年,是什麽意思呢?我看到過一個很有趣的解釋。2012年的《滿分閱讀.初中版》 中寫道:
這是一個恰當時刻的恰當休憩:一個恰當時刻的恰當親熱;一個恰當時刻的恰當享樂;一個恰當時刻的恰當狂歡。
書中還寫道,作者認爲這是沒有什麽道理可講的天大道理。我覺得用這種方式告訴孩子,會比講童話故事好很多。因爲童話故事其實有很多版本,而且都是相對科幻,不容易被孩子理解的。我和大寶也講過“年獸”的故事,他說和老師講的版本不一樣,和書上看到的也不一樣。我認爲,我們不如就告訴他,這是既定事實:冬去春來,辭舊迎新。
當然了,也可以講一些童話故事,尤其是年齡小一些的孩子,跟他們講“年獸”、“竈王爺”、“守歲”等等,也方便他們對新年産生更大的期盼。
讓孩子在幾件事中感受新年氛圍
新年是我們一年中最大的節日,對于了解新年的習俗,我們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帶孩子慢慢的學習和了解,讓他們更快融入這個節日氣氛中來。
首先,了解春節的風俗。我是北方人,我們這裏有些春節風俗,比如祭竈、掃塵、貼年紅、午夜飯、守歲、壓歲錢、拜年。這些家長也可以帶著孩子做個春節的計劃清單,加深印象,而且能大大提高孩子的過節興趣。
其次,讓孩子參與到家庭生活中。這其中包括,帶孩子做衛生大掃除、采辦年貨、貼春聯。這些事情可以跟孩子一起做,讓他也明白,春節習俗不是說說而已,我們是如何落實到行動中的?
而且,在置辦年貨的過程中,其實也能鍛煉到孩子的理財、統籌、邏輯思維等能力,逐漸的培養財商能力。
最後,帶孩子拜年。我小時候最喜歡拜年了,因爲這樣可以拿到很多壓歲錢啊!見人就說“過年好!”,見到長輩馬上作揖。出去一圈收不少紅包。但我們現在帶孩子去拜年,肯定不只是想要壓歲錢,還有教孩子向長者叩頭施禮、祝賀新年如意、問候生活安等內容,都是可以讓孩子學習的。中國是禮儀之邦,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教育。當然了,還可以帶著孩子和親朋好友家的娃,一起玩耍,讓他懂得什麽是社交禮儀,鍛煉他的交際能力。
春節的主旋律是團圓
提起春節,我能想到的就是團圓,一家人其樂融融的在一起吃飯。沒有什麽比這,再美妙的了!其實,剛開始帶孩子熟悉新年的習俗,我就會跟他說“相隔千裏終團圓,共坐檀桌前。”雖然只是對聯上的句子,也能讓孩子知道,團圓才是春節的主旋律。
一年了,我們歸心似箭,想要跟家人團聚,這是我們過春節的意義。而對孩子來說,只是比較熱鬧,比較有趣,能吃很多零食,能有很多壓歲錢。可更深的意圖,是希望孩子明白,一家人的團聚,遠比這些更重要。
小時候覺得一家人齊齊整整的坐在一起吃飯,好像是再尋常不過的了。直到姐姐出嫁,我遠嫁,爸爸去世,一件件事情過後,我才明白,這種小時候稀疏平常的春節,到底有多難得!而對于我的孩子來說,我希望他明白,不論什麽,都比不過一家人在一起吃餃子,更幸福,更值得慶祝。
枕邊育兒寄語:
春節馬上來了,不知道你們家准備的怎麽樣了?是否全家人都到齊了呢?孩子有沒有問你一些難以回答的問題?我想,告訴孩子“一家人都在,就是最好的春節。”沒有比這個對春節的诠釋,更貼切了。你覺得呢?
【本文圖片均來源網絡,侵立刪】
往期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