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皇帝中,有一位時尚達人,他長相一般,身材也一般,但身體力行走在全國時尚的最前沿。
他就是末代皇帝溥儀。
這一回,小編只和大家聊聊溥儀的時尚生活方式,不談曆史功過哦。
辛亥革命爆發後,六歲的小皇帝溥儀被迫退位,不過,作爲中國的末代皇帝,他依然可以住在紫禁城裏跟老師學習漢文、滿語以及傳統知識。
直到一個名叫莊士敦的蘇格蘭人來到紫禁城,成爲溥儀的老師。在莊士敦的教導下,溥儀對西方世界越來越向往。
溥儀取了英文名亨利(Henry),並給自己和弟弟、妹妹全都起了英文名字。他很喜歡模仿莊士敦,得意洋洋地用中英文夾雜的方式說話。
據說溥儀對自行車愛不釋手,幾天就學會怎麽騎了。他日常的愛好之一,就是在皇宮裏騎自行車。
溥儀第一輛自行車,是結婚時溥佳(溥儀的堂弟)送的禮物。他不光自己騎,還把騎自行車變成了宮裏的時髦活動,皇後和溥儀的兄弟們都在故宮裏騎起了自行車。
爲了騎車方便,溥儀還讓人把宮門的門檻鋸掉了。
在穿著方面,他把自己裝點成《老爺雜志》上的摩登模樣。
看照片,溥儀身穿禮服頭戴大禮帽的樣子,確實蠻有西方貴族老爺的派頭,爲了追求完美的細節,溥儀的衣飾、鑽石都是盡量從惠羅公司、隆茂洋行等等外國商店買的。
而且穿西裝時,領帶的花色條紋一定要與西服相符,溥儀有時候一天換4、5次衣服,襯衣要天天換洗,而且必須熨燙平整。
一天,莊士敦發現溥儀可能是近視,找外國眼科醫生檢查後確了診,要給溥儀配眼鏡。雖然太妃們強烈反對皇帝戴眼鏡,認爲“有違祖制”,但溥儀還是從15歲起就戴起了眼鏡。
從此,溥儀就走上了眼鏡控的不歸路。據《眼鏡簿》記載:“他共有四十三副眼鏡,淺黑十七副,白光十七副,藍光八副,黃光一副。”
除了眼鏡,時尚墨鏡溥儀也喜歡戴。
而除了這些外表上的明顯改變之外,溥儀的生活方式也越來越西化。從西洋傳來的高級運動,溥儀更是樣樣不落,打高爾夫、打網球、打台球還玩起了相機。
正因爲溥儀愛好照相,他留下的生活資料也頗爲豐富。
當然,溥儀並不是紫禁城裏唯一一個熱衷于西式生活的人。他的皇後婉容也曾專門請了美國女教師學習英語,並且深受西方文化的影響。
也許都是時尚青年,剛結婚時,溥儀和婉容感情很好。倆人經常一起拍照、騎自行車、打網球,甚至一起坐車到大街上去兜風。
倆人還訂做了兩枚定情戒指,一枚內壁錾刻“I LOVE YOU FORGET ME NOT”;
另一枚內壁錾刻“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出自《尚書·大禹谟》),表达对爱人的承诺。)
這兩枚對戒,放在今天依然時髦!
後來去了天津,溥儀的生活頗爲隨意,不用再受旁人的約束了。
溥儀在天津租住的張園,就是一個中西合璧的院子。園子主人還專門在福利公司爲溥儀訂購了西式家具。
溥儀的書房吊燈地毯配博古架,書桌旁還插了一套高爾夫球杆。
小餐廳是溥儀和婉容吃西餐的地方,西式桌椅上還擺了燭台,配上中式的燈籠和天花板。
天津讓溥儀開闊了眼界,他開始享受現代化的生活。
他買了大量的高檔消費品,如汽車、收音機、留聲機、金表、鋼琴;
他戴上禮帽、穿上燕尾服、手拄文明棍,出入咖啡館、影劇院;
他還在天津學會了開車,曾開著別克六缸寶石藍色小轎車去馬場道打球,頻繁進出萬國賽馬場等豪華遊樂場所。
在天津生活了一段時間後,溥儀感到無比舒適自由,他在書中寫道:
“覺得這個環境遠比北京的紫禁城舒服。我有了這樣的想法:除非複辟的時機已經成熟,或者發生了不可抗拒的外力,我還是住在這裏的好。”
1932年,日本扶持溥儀爲傀儡政權“滿洲國”的“康德”皇帝。
于是,溥儀住進了位于吉林省長春的僞滿洲國皇宮。
這個“皇宮”可謂富麗堂皇,花園、假山、養魚池、遊泳池、網球場、高爾夫球場、跑馬場、書畫庫等等,一應俱全!
在長春的僞滿宮廷裏自然也設了西膳房,主廚是從天津帶過去的。
溥儀一個月裏可能有半個月都是吃西餐,連外出巡幸的時候,都要把西餐廚子帶上。
僞滿皇宮的賜宴廳,擺著西式長桌
溥儀的私家遊泳池遺址
但溥儀在滿洲國的日子與在北京和天津時“幸福生活”已不能比,他的一舉一動都在日本憲兵的監視之下,在東北的十三年大概並不十分舒心。
1945年8月15日,日本戰敗投降。溥儀“僞皇帝”也做不成了,在8月17日,溥儀准備從沈陽逃亡時被蘇聯紅軍俘虜,帶到蘇聯。
1950年8月初被押解回國。于是,溥儀一生的皇帝夢便從此永遠地結束了,他的時尚生活就此告終。
一代皇帝,從宮廷到法庭,這位曾經的一國之君,至此也成了一位安分守己的公民。
1959年溥儀被特赦之後,回到北京。此時已經是新中國了,溥儀由于之前的家“紫禁城”已經歸國家所有,溥儀便住到了五妹妹金韫馨的家裏。
回家後的第二天,五妹便催他趕快去辦理戶口,要不然就是黑人黑戶,會嚴重影響生活工作。
溥儀在五妹的陪同下,來到了戶籍室。戶籍室的工作人員接待了他們。當時戶口本每個居民的填寫內容是29項,工作人員一個一個的問。第一項,姓名,溥儀答道“愛新覺羅溥儀”。
剛開始工作人員也還沒有什麽反應,稍等片刻,戶籍員驚訝的說道,原來是之前的皇帝啊!
這就尴尬了,皇帝還要辦理戶口……溥儀尴尬的笑了一下。
當問到家庭住址時,溥儀又尴尬了起來,之前住的是紫禁城(此時已經改名故宮了,戶籍員先是一愣,然後緩過神來),現在無家可歸了,最後協商後,只得先把家庭住址寫成五妹金韫馨的家庭住址。
接下來是婚姻狀況,溥儀聽到後一時語噻,結結巴巴的說道現在是一個人。工作人員問到“之前的是去世了還是離了”,溥儀小聲的回答"離了"。(確實尴尬,唯一一個被妃子要求離婚的皇帝)
接下來是學曆,工作人員問溥儀的學曆,溥儀也不知道啥是學曆,然後就說是聘請的私人老師,沒有上過正規的學校。
爲此,戶籍員不得不寫上“私塾”二字(ps:當時的戶籍員還把字寫錯了,“私塾”寫成了“私書”,工作情況的"無業"寫成了“無葉”)。
登記完其他的項目後,溥儀拿到了新辦理的戶口本,戶主一欄寫的是五妹金韫馨的名字。想想曾經堂堂的一個大清皇帝,如今竟然還不能自己當戶主,還得寄人籬下,也是一把心酸淚。
溥儀上戶口不久,在政府的幫助下,很快有了一份工作,過起了普通居民的生活……
溥儀獲得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植物園做一名“花工”。溥儀自己後來說,植物園的日子是他有生以來非常重要的一段時光。
從小養尊處優的生活,讓溥儀在工作上遇到了很大的困難,經常把“我太笨了”作爲口頭禅挂在嘴邊。
在植物園工作時,溥儀每兩周回城一次,他要坐公交車回城裏。當時只有一班公交車,車站設在離植物園不遠的四王府村。
一天溥儀剛從公共汽車上下來,一些聚集在站台上的旗人忽然跪倒一片,還口稱“皇上”!溥儀當時氣得夠嗆,訓斥道:“解放都這麽多年了,還來這一套!”說完,沖出人群走了。
1960年,溥儀被安排到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擔任文史專員。有一次,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的幾位專員邀請溥儀一起遊故宮。
到了故宮,大家在門口買了票,票價是一毛錢,這讓溥儀感到非常差異。他說:“到這裏來,我還得買門票?”
作爲末代皇帝,故宮之前的主人,如果向工作人員說明身份,自然是可以免票的,但溥儀只是沉默了一小會兒,就去排隊和大家一起買票。
進到故宮,溥儀作爲導遊向大家講述,時而沉浸在回憶中沉默,時而向大家講述以前有趣的事情。甚至有遊客看到他,過來圍著他問問題。但打那以後,溥儀再也沒有去過故宮了。
1967年10月17日,溥儀因腎癌在北京逝世,享年61歲。先葬于八寶山,後遷于清西陵內崇陵(光緒陵)附近的華龍皇家陵園。
從時尚皇帝到新中國的普通公民,溥儀用了幾十年的時間,過程雖然很艱辛,但起碼還是有個好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