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終于聽到今年6月份換取不到開埠200周年紀念鈔的人的心聲,推出第二批200萬張開埠200年的20元紀念鈔。
想換取這批新的200萬張20元精美紀念鈔的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可以上網預先申請,無須再像6月份那樣在銀行外排隊。
李顯龍總理今天也當起“紀念鈔推銷員”,呼籲公民和永久居民到金管局網站登記,這樣就不用在銀行外排隊。
“申請表格開放至10月13日,趁早登記吧。”
紀念鈔上的八大名人,你全都認識嗎?
這張面值20元的新鈔究竟有何魅力?民衆到底是真的了解新鈔設計的意義,還是只是跟風換鈔呢?紅螞蟻先帶你們來認識一下新鈔的設計。
紀念鈔的正面印有我國首任總統尤索夫伊薩(Yusof Bin Ishak)的肖像,以及前最高法院和政府大廈建築,和平時見到的紙鈔只多出了一棟建築物,看起來好像沒什麽特別。
但是,翻開紀念鈔背面一看,上面居然印有八個頭像!
你知道的啦,政府才不會隨隨便便選八個人印在如此紀念意義重大的紙幣上,這八個人可都大有來頭哦!
紀念鈔背面右上角所展示的八個人都是曾對我國社會做出重大貢獻的先驅人物。左下角則將以前的新加坡(黑白的部分)與現今的新加坡用一條彎彎的新加坡河串聯起來,象征著曆史源遠流長。
紅螞蟻還是第一次見過紙鈔上印有這麽多人的頭像呢!
蟻粉們認不認識這八位先驅人物呢?不認識也沒關系,因爲紅螞蟻接下來會一一給你介紹。
第一任新加坡植物園園長——亨利·李德裏(Henry Nicholas Ridley)
1855年在英國出生的亨利·李德裏是一名牛津大學埃克塞特學院(Exeter College, Oxford)的高材生。他在1878年取得了理科二等學位(Second class in Science),並在1888年被指派到新加坡擔任新加坡植物園園長一職。李德裏這一當,就當了23年的園長。
在他職任期間,李德裏因爲對植物的分布感興趣,他開始在東南亞東奔西跑,爲的就是研讀一些稀有花種和植物。李德裏從東南亞各地收集了各種活植物和幹植物,並分別把他們種植在新加坡植物園裏的花園和標本館。
1874年,李德裏將橡膠籽從巴西引進新加坡,並研發出了一種不傷害橡膠樹身的割膠方法。橡膠讓新加坡成爲東南亞橡膠業的先鋒,塑造了當時東南亞的經濟格局,爲新加坡帶來了百年繁榮。
因爲有亨利·李德裏的付出,新加坡才有了首個在2015年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名錄中的世界文化遺産——新加坡植物園。植物園不但是全世界首個得到這份殊榮的熱帶園林,也是第三個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名錄的花園。
印族慈善家——比萊(P.Govindasamy Pillai)
比萊小時候在印度的某個村莊長大,十幾歲坐船離家抵達新加坡丹戎巴葛地區,並在實龍崗路的一間雜貨店打工。在1929年,他決定回印度將妻子帶來新加坡,然後向錢莊借錢把雜貨店頂了過來。
剛開始,比萊在雜貨店賣的是米、油和香料,生意越做越大後,他便投資起其他的生意,如:面粉和香料廠、紡織品商店。他開的紗麗店也廣受街坊的好評。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比萊集結了新加坡的南印度人來一起抗戰,也鼓勵那些從印度來的夥伴在新加坡留根,把新加坡當成自己的家園。即使自己的貨都被日軍沒收,生意受到了極大的影響,比萊也沒有放棄,在1945年戰爭結束後,選擇重新開始,還將生意擴大到馬來西亞。
比萊在1963年正式退休,將當時價值三百萬的生意交給了孩子。
可是,比萊最受人尊敬的地方不是他的百萬生意,而是他的大方和善心。
他不但在1950年代捐了大筆錢來蓋印度廟“拉曼克裏斯娜傳教會” (Ramakrishna Mission),也在1960年代捐了大筆錢給斯裏尼瓦沙柏魯馬廟(Sri Srinivasa Perumal Temple)蓋新的玄關。甘地紀念館、印度協會、新加坡安微尼亞山醫院(Mount Alvernia Hospital)和馬來亞大學也曾接收過比萊的巨額捐款。
比萊在1980年因心髒病爆發過世,享年93歲。比萊當年空手來到新加坡,逝世後留下的卻是他對新加坡滿滿的無私的愛,是世人值得學習的好榜樣。
爲紀念比萊對新加坡的貢獻,新加坡郵政局在2001年推出了印有比萊頭像的郵票。
傑出女運動家——愛麗絲·彭尼華德(Alice Pennefather)
日英混血的愛麗絲·彭尼華德16歲就與當時25歲的丈夫相遇結婚。因爲丈夫是一位全能運動員,愛麗絲便開始接觸羽毛球這項運動,並在1931年參加了新加坡全國羽毛球女子錦標賽,成爲了新加坡第一位單人羽毛球的女冠軍。
愛麗絲又分別在1932年、1934年和1937年奪得此項目的冠軍,爲自己打響了名氣。她不僅羽毛球打得好,也在乒乓球和曲棍球這兩項運動有傑出表現,並取得優異成績。
卸下了運動員光環的愛麗絲一直工作到70多歲,在1983年過世,享年80歲。
現代馬來文學之父——文西阿都拉(Munshi Abdullah)
1797年出生在馬六甲的文西阿都拉是爲語言天才。阿拉伯語、淡米爾語、印地語和馬來語,什麽都難不倒他。他當過教師,翻譯員和作家,有“現代馬來文學之父”之稱。但是,他的成就都要歸功于他的父親。這是爲什麽呢?
其實,文西阿都拉小時候得過痢疾,所以他的奶奶非常寵愛他,導致他到了七歲都還不會念可蘭經,只會用筆描出書上的阿拉伯字。
文西阿都拉的父親對文西阿都拉非常失望,一氣之下將文西阿都拉送去上學。經過了父親嚴厲的監管和教導,文西阿都拉的潛能最後被徹底激發,不僅能夠將可蘭經以阿拉伯語抄下來,還能將它翻譯成馬來語。
文西阿都拉後來以撰寫古蘭經文本賺錢,還爲站崗在馬六甲堡的穆斯林士兵上宗教課,並從他們身上學會了印度斯坦語。當時他才11歲。
文西阿都拉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讓自己的實力受到父親的肯定,並被父親送到馬六甲最優秀的學者學習。文西阿都拉非常努力念書,在14歲時就已經成爲了一名優秀的馬來學者。
後來,文西阿都拉在馬六甲被萊佛士聘請爲他的馬來手稿抄寫員,多年後被調到新加坡成爲萊佛士的翻譯員和秘書。1823年,萊佛士離開新加坡後,文西阿都拉開始一邊教馬來語,一邊當作家和翻譯員。
那段期間,文西阿都拉刻意回避了馬來文學一向來喜歡將幻想和傳說元素的傳統手法,用紀實手法記錄了自己所經曆的真實故事。他的其中一個作品記錄了他到馬來北部各州的經曆,包括他在航程中每天發生的事情,一直到他在1854年去世的那一天。
文西阿都拉的作品讓後人能夠對早期的新加坡有更深層的見解,包括新加坡從英國殖民地時期到成爲繁華都市的轉變,是我們今日了解新加坡19世紀社會曆史的重要資料。
華人教育先驅——陳嘉庚(Tan Kah Kee)
相信大家對陳嘉庚這個名字並不陌生,因爲他是我國名校華僑中學的創辦人,新加坡濱海市區線上的其中一個地鐵站也以他命名。
陳嘉庚1874年出生于中國福建省集美,17歲那年遠渡重洋來到新加坡,在父親開設的米店學習管賬。
熱心教育事業的陳嘉庚在商界取得巨大成功後,開始專注于在新加坡辦教育。先是在1912年和1915年推動及協辦福建會館屬下“五校”當中的道南、愛同和崇福,1919年創辦了華僑中學,1947年又創辦了附設小學部的南僑女子中學。
陳嘉庚也在新加坡設立了史上第一所海外華人大學——南洋大學。在陳嘉庚的影響下,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南洋各地有3000多所華校,在校學生達40萬人。
陳嘉庚1913年回到家鄉集美,先後創辦了集美學校(多所學校的總稱),包括集美小學、集美中學、師範、水産、航海、商科、農林等校,之後又創辦了廈門大學。
陳嘉庚還創辦了《南洋商報》和《南僑日報》。而《南洋商報》就是新加坡家喻戶曉的《聯合早報》的前身!
將陳嘉庚以華人教育先驅的身份印在20元新鈔上,不僅僅是對他的一種緬懷和崇敬,也印證了他對新加坡教育事業發展的傑出貢獻。
被譽爲新加坡特蕾莎修女的許哲(Teresa Hsu Chih)
許哲于1898年出生于中國大陸汕頭,分別去過香港、英國、南美洲生活與工作,也在國際義工組織擔任護士。1963年,許哲來到新加坡,並在兩年後設立了專爲老弱和孤苦病人而設的福利養老院,免費收容了250位貧病老人。許哲還成立了“心連心”服務組織,與志願者一起給生病的老人分發食物和錢。
許哲在83歲時卸下養老院的工作,盡管自己的年紀當時已不小,她仍然私下負擔起照顧27名老人的責任,非常偉大。她還時常收集舊衣服,分送給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及印度的窮人。
被譽爲新加坡特蕾莎修女在105歲高齡時,還千裏迢迢到柬埔寨山區,把糧食和日用品分發給那裏的村民,也常常被邀請到學校、療養院和醫院去給需要的人演講。
她認爲,助人不應分種族、國家或宗教,大家應視人如己、視天下如一家。
馬來族抗日英雄——阿南賽迪(Adnan Saidi)
大家可能有在曆史課本上看過阿南賽迪,因爲他是新加坡日占時期的抗戰英雄之一。
阿南賽迪本來立志成爲一名教師,但他卻在1933年時加入馬來軍團。因爲他紀律嚴明,極度敬業,很快就被擢升爲第二中尉,成爲了第七排士兵的領袖。
1942年,他被派遣到巴西班讓嶺進行防守任務,也就是我們俗稱的“鴉片山崗戰役”。
當時,日軍嘗試僞裝成英軍裏的印度士兵來拿下巴西班讓嶺,不料卻被阿南賽迪看穿,下令射殺日軍。雖然日本士兵死傷慘重,但他們仍不放棄,繼續攻打巴西班讓嶺。寡不敵衆的阿南賽迪與他的軍隊最後以堅強的意志力和拼搏的精神與日軍對抗了兩天。
可是,日軍強大的力量最終還是讓阿南賽迪與他的軍隊遭受慘敗,很多士兵都免不了一死。戰敗後,阿南賽迪被日軍綁在樹上,無情地用刺刀不停地往身上刺,直到他痛苦地死去。殘暴的日軍還將阿南賽迪的喉嚨割開,肢解他的屍體後再把他燒成灰燼。
阿南賽迪的英勇被新加坡人譽爲二戰英雄。如今,爲了緬懷阿南賽迪,新加坡將他的紀念牌匾放置在肯特崗,他的芳名也將永留在克蘭芝陣亡戰士紀念碑上。
傑出女教育家——王惠卿博士(Ruth Wong Hie King)
王惠卿于1918年出生于新加坡,是一名被廣泛認爲是具有前瞻性和開拓性的新加坡教育家、教師培訓學院(TTC)的第一位女校長和教育學院(現爲新加坡國家教育學院)的創始主任。
王惠卿畢業後曾在英華學校(Anglo-Chinese School)擔任教師一職,之後才繼續到美國深造,獲得哈佛大學教育研究生院的獎學金及教育博士學位。
1963年,她在吉隆坡新成立的姐妹校區開設了教育學院,並于六年後回到新加坡加入教育部擔任研究主任。1973年,她成立了教育學院(IE),並被任命爲首任主任。
王惠卿在教育學院大大改善了本地師資的培育,重新組織了教師培訓課程,采用了許多學科的方法進行教師培訓、提高教師的專業能力,刻意幫助學生更快、更好地學習成長。借此奠定了現代新加坡教育體制的基礎。
一張新鈔上原來承載著這麽多人的努力付出與辛酸,也紀念了新加坡一路走來的成長和不易。這麽具有紀念意義的紙鈔,你說值不值得換取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