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先是GP,LP
普通合夥人(General Partner,GP):
大多數時候,GP,LP是同時存在的。而且他們主要存在在一些需要大額度資金投資的公司裏,比如私募基金(PE,Private Equity),對沖基金(Hedge Fund),風險投資(Venture Capital)這些公司。你可以簡單的理解爲GP就是公司內部人員。話句話說,GP是那些進行投資決策以及公司內部管理的人。
舉個例子:現在投資公司A共有GP1,GP2,GP3,GP4四個普通合夥人,他們共同擁有投資公司A的100%股份。因此投資公司A整體的盈利,分紅虧損等都和他們直接相關。如果還不明白的話,舉個簡單例子,在創新工場當中,李開複先生則是一個經典的普通合夥人了。
有限合夥人(Limited Partner,LP):
我們可以簡單的理解爲出資人。很多時候,一個項目需要投資上千萬乃至數個億的資金。(大多數投資公司,旗下都會有很多個不同的項目)而投資公司的GP們並沒有如此多的金錢——或者他們爲了分攤風險,因此不願意將那麽多的公司資金投資在一個項目上面。而這個世界上總有些人,他們有很多很多的現金,卻沒有好的投資方法——放在銀行吃利息在金融界可是個純粹的虧錢行爲。于是乎,LP就此誕生了。
LP會在經過一連串手續以後,把自己的錢交由GP去打理,而GP們則會將LP的錢拿去投資項目,從中獲取利潤,雙方再對這個利潤進行分成。這是現實生活中經典的“你(LP)出錢,我(GP)出力”的情況。
爲了讓大家能有一個更全面的了解,我接下來會講述一些關于LP在整個過程中所需要做的事情。
(由于我曾經在美國留學,大多數這方面的知識最早也是來自于美國學習,所以下面我會拿美國來和中國進行對比,讓各位有個更全面地了解。)
在美國,絕大多數情況下,LP都有一個最低投資額度——這個數字一般是600萬美金,中國的話我目前了解大多都是600萬人民幣。換句話說,如果你沒辦法一次性投資到600萬的資金的話,別人連入場機會都沒有。此外,爲了避免一個LP注資過多,大多數公司也會有一個最高投資額度——常見的則是由1000萬至2000萬不等。但這個額度不是必然的,如果LP本身實力比較強大,甚至可以在投資過程中給與幫助的,數個億的投資額度也是可以看得到的。
此外,一般LP的資金都會有一個鎖定周期(Lock-UpPeriod),一般爲一年至數年不等(要看公司具體投資的項目而定)。爲的是確保投資的持續性(過短的投資周期會導致還沒開始賺錢就必須退場)——換言之,如果你給公司投資了600萬,你起碼要一年以後才可以將錢取出來。
那麽GP是如何獲取利潤的呢?
在美國,公司普遍是遵循2/20收費結構(two andtwenty fee structure)——也就是2%的管理費(management fee)以及20%的額外收益費(outperformance fee)。(2/20結構在08金融風暴以後被一些公司打破了,但畢竟不是常規。而且打破結構的公司並沒有做的特別優秀的案例)
爲了讓大家能夠更好地理解,下面我們又來案例分析:
假設LP1投資了600萬去投資公司A,一年之後LP1額外收益了100萬。那麽LP1需要上繳給投資公司A的費用將會是:
600萬*2%+100萬*20%=32萬。即LP1最終可以獲益68萬,投資公司A則可以獲益32萬。順帶一提的是,不管賺錢還是虧錢,那2%的管理費都是非交不可得。而額外收益費則必須要賺錢了以後才會交付。
而在中國,目前來說並不是所有公司都有收2%的管理費用。但20%的額外收益費是基本一致的。(最低的我曾經聽說過15%並且無2%管理費的,但資金規模並沒有太大,估計勉強接近一個億。)
二、接下來是天使投資,VC,PE及IB
爲了讓大家有個更加直觀的了解,我將會順便講上Angel Investor以及IB,因爲他們正好表示了投資者的四種階段。
在解釋這四個名詞之前,我先將他們按照投資額度從小到大排序;他們分別是天使投資(Angel),風險投資(Venture Capital,VC),私募基金(Private Equity,PE),以及投資銀行(Investment Banking,IB)
下面將會開始逐個進行介紹(注:接下來提到的資金額度只是一個大概的均值,不是一個絕對值,切勿以單純的以投資額度去判定一家公司是什麽天使還是風投或者其他。)
天使投資(Angel Investment):
大多數時候,天使投資選擇的企業都會是一些非常非常早期的企業,他們甚至沒有一個完整的産品,或者僅僅只有一個概念。(打個比方,我有個朋友,他的畢業設計作品是一款讓人保持清醒的眼鏡,做工非常粗糙,完全不能進入市場銷售。但他憑借這個概念以及這個原型品在美國獲得了天使投資,並且目前正在該天使投資的深圳某孵化器工作室進行開發研究。)
而天使投資的投資額度往往也不會很大,一般都是在5-100萬這個範圍之內,換取的股份則是從10%-30%不等。單純從數字上而言,美國和中國投資額度基本接近。大多數時候,這些企業都需要至少5年以上的時間才有可能上市。
此外,部分天使投資會給企業提供一些指導和幫助,甚至會給予一定人脈上的支持。如果你還不了解的話,創新工場一開始就在做天使投資的事情。
風險投資(Venture Capital):
一般而言,當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比如說已經有個相對較爲成熟的産品,或者是已經開始銷售的時候,天使投資那100萬的資金對于他們來說已經猶如毛毛雨一般,無足輕重了。因此,風險投資成了他們最佳的選擇。一般而言,風險投資的投資額度都會在200萬-1000萬之內。少數重磅投資會達到幾千萬。但平均而言,200萬-1000萬是個合理的數字,換取股份一般則是從10%~20%之間。能獲得風險投資青睐的企業一般都會在3-5年內有較大希望上市。
如果需要現實例子的話,紅杉資本可以算得上是VC裏面最知名的一家公司了。後期創新工場給自己企業追加投資的時候,也是在做類似于風險投資的業務。
私募基金(Private Equity):
私募基金選擇投資的企業大多數已經到了比較後期的地步,企業形成了一個較大的規模,産業規範了,爲了迅速占領市場,獲取更多的資源,他們需要大批量的資金,那麽,這時候私募基金就出場了。大多數時候,5000萬~數億的資金都是私募基金經常投資的數額。換取股份大多數時候不會超過20%。一般而言,這些被選擇的公司,在未來2~3年內都會有極大的希望上市成功。
去年注資阿裏巴巴集團16億美金的銀湖資本(Silver Lake)和曾經投資過的Digital Sky Technology則是私募(尤其做科技類的)翹楚公司。而這16億的資金也是曆史上排名前幾的一次注資了。
三、投資銀行(Investment Banking):
他有一個我們常說的名字:投行。一般投行負責的都是幫助企業上市,從上市融資後獲得的金錢中收取手續費。(常見的是8%,但不是固定價格)一般被投行選定的企業,只要不發生什麽意外,都是可以在未來一年內進行上市的。有些時候投行或許會投入一筆資金進去,但大多數時候主要還是以上市業務作爲基礎。
Investment Bank,投資銀行,國內的普遍稱爲券商。大號的華爾街投行(當然現在那些大號的歐洲投行也納入其中了)有個俗稱叫做bulge bracket,包括大摩,高盛, 摩根大通, 美銀美林, 德意志銀行, 瑞銀, 瑞信, 花旗投行部, 彙豐投行部等等;小號的投行們統稱叫做boutique,就不一一列舉了。
說一下綜合性投行的組成:
1.賣方:
IBD
是應屆生最想去的部門,最傳統的投行部門。做的事情只有一件,就是幫助客戶融資。渠道有三個:發股,發債和兼並收購。因爲IPO項目比較多所以一般認爲IBD是focus在一級市場的。賺錢的方式是收取幫助客戶融資的傭金,一般按照融資規模乘以一個百分率來收取,0.5%到5%都有,國內一般低一些。
工作時間:早上9點半到??(從晚上8-9點到第二天早上5-6點都有可能,外資投行尤甚)
升職道路:analyst(2-3年)- associate (2-3年) -VP (若幹年)-ED(0-若幹年,有的投行沒有ED這個職位) – MD;一般做3年analyst的很多人選擇讀MBA去了,跳出IBD的人大部分的去向都是VC/PE fund。
Sales&Trading
簡稱S&T,是做交易經紀業務的,也就是focus在二級市場的。客戶一般是機構投資者(因爲機構投資者沒有交易牌照,不能自己交易股票,所以需要一個經紀商),通過收取機構投資者的交易的傭金來賺錢。自己炒過股的都知道,券商除了代收印花稅之外,還會收一個交易費。這個就是經紀業務的賺錢模式。
(這部分不確定,希望業內人士能告之)似乎一些交易産品的設計和銷售也是這個部門的工作。比如一些衍生品的設計和推廣。這個在大陸做的很少,香港多一些,所以不是很了解。
工作時間:早上7點到下午7-8點(外資),早上8點半到下午6點(本土)。兩者的區別主要在開早會的時間,外資一般7點開早會,6點45左右就要到辦公室了。
升職道路:大概和IBD差不多。跳出S&T的一般去向都是買方fund,hedge fund居多。
Research
爲什麽這些機構投資者選擇在這個經紀商交易而不是其他的?除了看傭金的費率之外,還看一些增值業務。研究部做的事情基本就是一項增值服務,通過發布研究報告,來幫助客戶(機構投資者)進行決策。當然,有時候研究部也是投行面向媒體的一個窗口,大家經常看到某某投資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對經濟形勢發表看法,或者看好某個行業什麽的,這些人基本都出自研究部。賺錢模式沒有。因爲這邊是個純支出沒有收入的部門。但是一個高質量的研究團隊能撐一撐門面,間接的提高 S&T部門的收入。
工作時間:同S&T,因爲要一起開早會
升職道路:research assistant(有的投行沒有這個職位) – research associate(對應IBD的analyst level)-research analyst(同樣的analyst,在投行裏面級別劃分的時候可能是associate,有可能是VP,甚至是MD。首席經濟學家他們寫報告的時候也就是注明是analyst而已)
離開research的人基本都是往買方fund跳,有跳PE的,但是絕大多數都是跳hedge fund做投資研究了。
Private Banking
這個私人銀行不是普通的商業銀行的對私業務,它的主要作用是通過訂制一些投資産品的組合來替富人理財和保證他們的財産不縮水的。當然商業銀行也有類似的業務,但是投行的私人銀行的門檻遠遠高于商業銀行。一般都是百萬級以上的。賺錢模式是向客戶收取管理費。
工作時間:標准白領工作時間
2.買方:
現在綜合性的投行也有自己的買方部門,比如自有資金投資部(也叫直接投資部)和自己的private fund。以及上市公司投行部,大型金控集團。
關于投行背景
在國內人們習慣把投行分成三塊:外資投行,本土投行,中金。
外資
外來的和尚,就是那些bulge bracket和boutique。他們擁有高端的人才和關系網絡。給出的pay基本都是global pay。第一年的非後台部門的entry-level的薪水基本在60W的base這個水平,無論是HK還是大陸。當然現在也有個趨勢是local pay。前幾天在水木的投行版看到UBS在大陸招的quant analyst,base也就稅後1W。這個也讓人很是唏噓。但是在大陸還是有個問題就是大部分的外資投行受到牌照的限制,不能從事一級和二級市場的業務。所以現在外資投行在大陸做的大部分都是國內企業在HK或者其他國家上市的項目,以及針對這些類型的上市公司撰寫英文版的研究報告(前幾天看到有篇新聞寫UBS開始寫中文報告了,但是上面對UBS的大陸研究團隊也是毀譽參半)。現在有A股牌照的好像只有高盛高華,UBSS,瑞信和DB。其中瑞信還沒有A股的二級牌照。大摩現在借殼華鑫應該就能夠擁有全牌照了。
應屆生想進入外資投行,基本的要求是四大名校或者北美香港歐洲名校,GPA死高,英語熟練的爛掉,投行實習經曆,海外交流。如果不是金融相關專業的至少要自學過CFA level1。這些是基本要求。然後去IBD的人要求是非常的social和有leadership,要一眼看去就是個成功人士;去S&T的人要求很精明和時刻充滿精力,能煲長時間的電話粥;去research的人一般是要能寫一些東西和做一些模型;去private banking的人一般最好自己能拉來一些客戶,比如X二代,如果不能的話,那就要及其成熟和有魅力,這樣才能讓那些有錢人願意和你交流。
本土投行
大部分都自稱券商。幾乎所有的股民們炒股都是通過他們的S&T部門來交易的,一些較小的A股股票的IPO也是本土投行IBD的天下。另外,絕大多數的中文研究報告都出自本土投行的研究部(研究所),和全世界的研究報告一樣,國內券商的研究報告也是好壞參半。
本土投行給應屆生的pay一般來說集中在月薪5K-2W這個區間。中信高一些,其他一般都在1W以下了。博士去做研究員的不算。本土投行對應屆生的各項要求都比外資投行低一些,但是由于是本土投行的原因,有時候在一些崗位上喜歡設置學曆的坎兒,尤其是研究部。
四、此外,還有最後一個問題,就是FoF/TOT/MOM
由于不少的回答中已經給出了比較詳細的內容了,我就用一些比較簡練通俗的語言給大家介紹一下FoF,也就是基金中的基金吧。(請原諒我這個蹩腳的中文翻譯,因爲我實在不知道Fund of Fund的翻譯是什麽,查了好幾個網站都翻譯成基金的基金或者基金中的基金,我現在看到基金兩個字都有點“語義飽和”了)
基金的基金(Fund of Fund,FoF):
FoF和一般基金有一個本質上的區別——那就是他們投資目標的性質是不一樣的。基金投資的項目非常廣泛,常見的有股票,債券,期貨,黃金這些廣爲人知的項目。而FoF呢,則是通過另一種方法來投資——他們投資的是基金公司。也就是說,FoF一般是不會對我們常說的股票,債券,期貨進行投資的。他們會選擇投資那些本身盈利能力很強的基金公司(比如我上面提到的Silver Lake,Digital Sky,甚至可以再組合一個咱們國內的華夏基金。)當然,也因爲FoF的投資特殊性,所以它並不像我一開始提到的LP那樣,有600萬最低投資額度的限制。中國的具體情況我不太了解,美國的話額度範圍一般是20萬美元到60萬美元作爲最低投資額度——當然,他們的鎖定周期都是一樣的,至少要有一年以上的時候。
信托中的信托TOT
TOT(trust of trusts)從字面上來理解就是信托中的信托,也就是一種專門投資信托産品的信托。從廣義上講,TOT是FOF的一個小分類,而在國內,TOT普遍被認爲是私募中的私募,FOF則被普遍認爲是公募中的公募。
TOT的運作模式是怎麽樣的? 目前國內TOT的普遍操作模式爲某機構募資,在信托平台成立母信托産品,由母信托産品選擇已成立的陽光私募信托計劃進行投資配置,形成一個母信托産品投資多個子信托的信托組合産品。
管理人的管理人基金MOM
MOM投資模式即管理人的管理人基金(Manager of Mangers)模式,由MOM基金管理人通過長期跟蹤、研究基金經理投資過程,挑選長期貫徹自身投資理念、投資風格穩定並取得超額回報的基金經理,以投資子賬戶委托形式讓他們負責投資管理的一種投資模式。
MOM(Managerof Managers)即管理人的管理人,是一種以“精選管理人”爲特色的資産管理業務模式;最近二十多年來在國外發展迅猛,且業績可觀。這種以宏觀多元資産配置和精選管理人爲特色的新型資産管理模式,給投資者帶來新的投資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