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簡稱“中新互聯互通項目”)運行兩年多,新加坡方面如何評價其運行成效?未來,新加坡和重慶要如何協作推進項目快速進展?
8月15日上午,中新示範項目管理局率重慶媒體訪問團走進新加坡,新加坡貿工部長陳振聲在接受專訪時表示,中新互聯互通項目運行良好,即將在重慶舉行的首屆智博會上,新加坡也會作爲主賓國亮相,並帶來其在大數據智能化領域的經驗分享。
評價
中新互聯互通項目運行良好
各領域成果豐碩
“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各項工作進展良好。”陳振聲說,中新互聯互通項目是中國和新加坡的第三個政府間合作項目,區別于蘇州工業園和天津生態城,這個項目沒有地理邊界,突出“互聯互通”,通過“互聯互通”催化中國西部地區的發展。
“中新互聯互通項目並不是在新加坡做了什麽,然後去中國重慶複制,而是需要雙方的人絞盡腦汁去思考、創新,從而推動項目實施。”陳振聲表示。
如何能達到推動西部大發展的作用?陳振聲認爲,降低金融、物流成本到可以跟沿海媲美,就能把西部潛能激發出來。
運行兩年多時間,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取得了很多成果。金融方面,據2016年底統計,中國企業到新加坡發債的融資成本已經比在國內以傳統方式融資的成本平均降低了約0.7%。
今年3月,亞洲首個奧特萊斯房地産投資信托——砂之船房地産投資信托日前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這一發掘和連通新加坡國際金融市場的重大突破,對中西部地區企業探索利用跨境融資新模式具有重要示範意義和帶動作用。
“別看降低融資成本0.7%,這對企業來說已經是挺大的了。”陳振聲說,希望通過金融領域的合作,可以繼續降低融資成本。
航空和物流方面,重慶飛往新加坡的航班從每周5班增加到每周14班,還有提升的空間。陳振聲用“亮眼”一詞來形容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南向通道。他說,這是一個新的戰略通道,把西部的貨物帶到東南亞,以前都需要通過長江到上海再到新加坡,需要3個星期。
而現在的“南向通道”只需要1個星期,“其實行程只需要4—5天,在過關作業上還有1—2天的時間可以壓縮。”陳振聲說,“南向通道”良好運行後,新加坡及周邊國家的熱帶水果、蔬菜、海鮮,能夠很快通過冷鏈到重慶,如此一來,就開拓了許多新的市場,催化更多新的産品。
發展
“南向通道”朋友圈將不斷擴大
物流成本有望繼續降低
以重慶爲運營中心的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南向通道是一條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其合作範圍正不斷擴大,廣西、貴州、甘肅、青海等省區都先後加入。
對于“南向通道”的下一步發展,陳振聲認爲還有兩方面工作需要加強。
一是鐵路和海路的硬件銜接,鐵路和海路需要更好的銜接,怎麽把鐵路帶進港口,讓貨櫃箱從鐵路直接轉到船上,這個“最後一公裏”需要打通,“鐵路網還可以繼續擴大,參加的兄弟省份會越來越多,參與者越多,成本就越低。”
二是軟件的銜接。一個貨櫃箱從新加坡送到重慶,怎麽縮短程序、做到一關通,省下更多時間,需要去探索。“如果能夠把‘南向通道’貨物從重慶到新加坡的時間從7天減到5天,成本又不一樣了。”陳振聲說。
機遇
兩地發揮“啞鈴效應”
推動中新加深互信與合作
中新互聯互通項目的實施,不僅有助于重慶打造內陸開放高地,也爲新加坡帶來了更多機會和更大的市場。
以新加坡太平船務爲例,以前公司一周只有一艘船在廣西北部灣停泊,現在貨物多了,基本上每兩天就有一艘船到欽州港。
兩地航班的增加,讓越來越多的新加坡企業到重慶開展業務。陳振聲希望繼續加深航空領域的合作,把重慶江北機場和新加坡樟宜機場銜接起來,這樣會有“啞鈴效應”。
何爲“啞鈴效應”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教授陳光炎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形象地比喻說:“重慶和新加坡産生的‘啞鈴效應’,就像兩個功率強大的電燈泡,通過互聯互通的電流串聯起來,發出更加燦爛的光芒,照亮周邊廣闊的區域。”
陳振聲說,新加坡樟宜機場不只是爲新加坡人出入國而設,它是東南亞的航空樞紐,重慶江北機場也是中國西部重要的樞紐,如何發揮兩個樞紐的作用 ,是未來需要探索的。
他表示,在地勤、後勤等管理上,樟宜機場也可以爲重慶江北機場提供更多可借鑒的經驗和模式。
即將于8月23日在重慶開幕的首屆智博會上,新加坡將作爲主賓國,舉行新加坡—重慶數字經濟高端論壇暨企業對接會等系列活動。
新加坡對大數據和智能化的運用經驗豐富,在交通物流、能源、醫療保健等領域應用廣泛。陳振聲說,這些經驗可以分享給重慶,“我們走過的冤枉路你們也不用走了。”
據了解,智博會上,新加坡館展出面積達到1400平米,超過40家企業將攜創新技術參展。
陳振聲說,新加坡希望通過中新政府間第三個合作項目,推動中新方面加深互信與合作,新加坡非常歡迎中國西部的朋友到新加坡學習、交流,這樣才有更深層次的合作。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