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在全世界,年齡超過60歲的人口已超過10億,並將在2050年占據全球人口的近四分之一。當全球老齡化的進程正在不斷加速,“健康老齡化”也成了全世界各個國家共同的未來關注焦點。 在“健康老齡話”專題中,藥明康德內容團隊將對話全球最具影響力的老齡問題專家,從科學、醫學、公共衛生、經濟、社會等不同角度,向讀者們呈現意見領袖的思考。
在這篇訪談中,藥明康德副總裁、內容部負責人蔡輝博士將對話新加坡國立健保集團副首席執行官(教育研究)Benjamin Seet教授。相信通過這場對話,我們會從新加坡應對老齡化危機的經驗中獲得啓迪,共建一個健康老齡化的未來。
新加坡現狀:老齡化程度嚴重,醫療保健體系面臨嚴峻挑戰
蔡輝:感謝大家的收看。我是藥明康德副總裁、內容部負責人蔡輝。今天,我們彙聚一堂,共話健康老齡化,不僅是爲了紀念每年的國際老年人日,更是對聯合國“健康老齡化行動十年計劃(2021-2030)”的堅定支持和響應。這項全球倡議旨在提升老年人、家庭和社群的整體生活質量。
今天我們邀請了新加坡國立健保集團副首席執行官兼集團首席研究官Benjamin Seet教授,他所在的集團服務于新加坡三分之一以上的人群。Ben是傑出的公共服務領導者,且擁有20多年的軍事領域服務經驗。他曾在紐約擔任聯合國維和行動首席醫學官。最近,他在新加坡國家科學技術研究機構A*STAR任生物醫學研究委員會執行主席。Ben,很榮幸今天能與您同台交流。
Benjamin Seet:感謝邀請我參與討論。
蔡輝:我想從新加坡的老齡化現狀切入。根據聯合國的說法,到2026年,新加坡將成爲超級老齡化社會。那麽,能否向觀衆朋友們介紹一下新加坡老齡化的現狀?在老齡化方面,新加坡正面臨的獨特挑戰有哪些?
Benjamin Seet:好的。新加坡是全球老齡化進展程度最快的國家之一。如果您詳細了解國立健保集團,會發現我們運營的醫院實際上位于新加坡的中部地區,這是新加坡最古老的地區。也就是說,我們的醫院必須服務于全球老齡化速度最快國家之一的最古老的區域。在這一點上,這裏或許將成爲數年後新加坡其他地區或是亞洲其他國家和地區的一個參照系。我們將自己視作一片試驗田,一片真實世界證據的區域,用于研究世界上任何地方老年醫療健康領域的未來光景。僅僅看到一些統計數據,也是相當嚇人的。
在我們核心醫院陳笃生醫院就診的患者中,65歲以上患者占到了三分之二。而當我們審視患者在醫療保健中的開銷時,僅20%的患者就消耗了85%的醫療費用,而有5%的患者消耗了高達57%的醫療費用。這部分患者大多數爲老年人,面臨多種醫療問題。他們可能因爲急診入院,或因慢性病惡化而入院。但我認爲,這種情況造成了非常大的疾病負擔,且隨著患者年齡的增長,負擔將繼續增加。這就是我在國立健保集團看到的一些情況。
重新分配醫療資源,建立疾病預防體系,提升醫學素養和健康教育
蔡輝:那麽,您現在准備如何應對?新加坡會如何適應這一新現實?
Benjamin Seet:好的,我想,當我們看到這種狀況時,很多事情必須改變,因爲我們已擁有一套非常有效的醫療保健體系。我認爲,與其他大多數發達國家相比,我們在醫療保健領域的支出占GDP的比例相對較小。與此同時,我們也在評估現有醫療保健體系是否有更好的方式來承擔大規模人群的醫療保健任務。無論過去還是現在,我們的重心都放在了在急症醫院中救治患者。因此我們只是在疾病引發問題或出現並發症以後,才會對來院就診的終末期和晚期患者進行治療。
但我認爲,我們應該在健康促進、預防醫學等初級保健設施方面做更多的工作,因爲我們不能再繼續建造更多更昂貴的醫院。我們需要重新分配醫療保健資源,以便在社區和初級醫療保健機構中提供更多護理服務,盡可能避免或者延遲入院治療。
以糖尿病這種常見病爲例,我們看到了來自世界不同地區的研究,在英國和中國,大量早期糖尿病患者可以通過正確的幹預措施得到治療,從而實現了早期糖尿病的逆轉。我們相信,三分之一到半數的早期糖尿病患者可以通過幹預實現疾病逆轉,從而避免終生接受糖尿病治療,或處理糖尿病並發症。但即使糖尿病無法進行預防或逆轉,我們也可以做更多工作來預防糖尿病的並發症,無論是視網膜病變、腎髒疾病、心髒病,還是中風風險增加。因此我認爲,急症醫院可以開展更多工作來預防而非治療。在這個問題上,我們正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發力。
其一,推動醫療保健體系從機構護理轉向綜合護理。通過綜合護理,爲當前區域患者提供醫療保健服務。在這個體系裏,一家急症醫院會與初級衛生保健診所網絡協同運轉,這裏的初級診所可以是全科醫生,也可以是一所公立綜合診所。另外還會同社區組織合作,通過建設服務網絡來提供醫療保健服務,而不是各自爲政。這樣,一些慢性病和早期疾病患者的護理工作就會由社區醫療服務提供者承擔。這也就是綜合護理的一個方面。
我們正在探索的另一件事是,從國家層面考慮如何審查新加坡醫保報銷流程,以形成一個激勵初級衛生保健和疾病預防的體系。
而第三點,則是針對整個健康教育和患者教育領域。這一領域確實亟待改進,在新加坡,老年群體的醫學素養非常低。我想許多亞洲國家可能都存在同樣的情況,醫療保健從業者掌握大部分知識,而個體卻對自身疾病知之甚少。這種情況需要改變。我們正處于精准醫學時代。我認爲,我們需要推進精准健康促進和精准醫學教育,爲每個人提供有針對性的、個體化的醫療建議,並且能更好地從個人層面來衡量結果。
我剛剛說了很多,歸納起來就是,首先著眼于提供綜合護理服務,而不是機構護理。其次,思考如何改進醫保報銷流程來激勵早期治療,而非晚期治療。第三,提升醫學素養和健康教育,實現更精准、更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這樣才會更加有效。
加強老年群體精准教育,注重疾病的綜合護理
蔡輝:非常精彩,讓我們繼續探討教育話題。您在國立健保集團負責教育研究。那麽,能否和觀衆朋友分享一些有針對性的精准教育案例,尤其是在老年群體的教育方面,您有什麽想要分享的嗎?
Benjamin Seet:如果以我們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所做的工作來舉例,我認爲有一些相似之處。在過去一年半中,全球對新冠病毒的認知水平已大大提高。而具體到疫苗領域,我認爲醫學素養及其對個人選擇的影響,可能已經達到了醫學史上其他藥物均難以企及的水平。
我認爲,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比如是否想用特定疫苗,選擇mRNA疫苗還是滅活病毒疫苗。我覺得,這是其他任何疾病領域從未達到的認知水平。這表明,一旦人們有學習意願,並且配合足夠的宣傳力度,我們是可以提高醫學素養,讓人們做出明智選擇的,比如接種哪種疫苗,了解疾病的所有並發症,或關于疾病傳播的其他知識。因此,這段經曆已經表明,只要人們足夠感興趣,就能獲取豐富的醫學信息來做出重要決定。
我想,存在的挑戰可能在于,一些社交媒體可能傳遞很多不甚准確甚至錯誤的信息。但這也從側面說明,如果能向有興趣接收信息的人群提供准確、可靠的信息,我們是可以改變行爲習慣的。這是基于新冠病毒産生的一些想法。
但具體到老齡化疾病,我認爲挑戰會更大。因爲,當您觀察老年人時會發現,許多人不只患有一種疾病。所以,在新加坡,如果一個人患有糖尿病,他也很可能患有肥胖症、高血壓、心髒病和中風。而處于這種境況的人,還可能面臨抑郁症等心理健康問題。因此,通常老年人並不會只患有一種疾病,由一位醫生治療就可以解決問題,而是可能有多種疾病,這就帶來了多藥聯用的問題。不同于只需要單一藥物治療的患者,老年人每天可能需要服用10種、15種不同的藥物,這對老年人來說並不少見。
因此,我們面臨的挑戰可能在于,如何看待同時患有多種疾病的個體,並改變他照顧自己的動機?因爲,假如一個人患有疾病相關抑郁症,同時身體虛弱且行動不便,服用這麽多種藥物是極具挑戰性的。而且我認爲,這是審視醫療保健體系的另一驅動因素。假如在急症醫院爲某人提供護理服務,患者需要在不同日期,到不同科室的專科醫生處就診,而如果我們將護理轉到綜合診所,也許一個經過良好培訓的非專科醫生就可以爲患者提供整體疾病護理服務。這裏不僅包括治療,還包括健康監測和醫學教育。而同專科醫生相比,非專科醫生或許有更多時間可以聚焦在患者身上,並在患者教育和行爲動機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這對確保治療依從性非常重要。
聚焦老齡化研究的三大關鍵問題
蔡輝:沒錯,新冠疫情向我們強調了精心照顧老年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且,在新冠病毒流行期間,老年群體確實受到了極大的沖擊和影響。由此看來,我們可以從中吸取很多教訓。但正如您所提到的,老齡化比新冠病毒的情況更複雜。那麽,讓我們轉向研究方面。作爲新加坡國立健保集團的首席研究官,在談及健康老齡化前沿研究的影響時,哪些問題讓您夜不能寐?
Benjamin Seet:當您審視老齡化相關研究時,就會發現它比腫瘤學或心血管病學研究更具挑戰性,因爲它跨越了多個學科。因此,如果您問我,“老齡化的關鍵問題是什麽?”我剛才已經提到了其中一點,那就是共病問題。一個人有多種醫療問題。可能是代謝相關,可能是血管相關;可能是精神疾病,也可能是身體疾病。因此,能夠進行跨多學科的有效研究並不容易,因爲它不會由任何單一部門完成,您需要把不同部門和不同學科的人聚在一起。因此,共病可能是老齡化研究的最大挑戰之一。
另一個關鍵問題是虛弱。關于虛弱,我指的是身體虛弱,也就是肌肉無力、骨骼無力、關節無力,以及跌倒傾向。如果一個老人有骨質疏松症,跌倒可能會導致病理性骨折。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我認爲對虛弱狀態的研究也非常重要。
但虛弱也有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醫院裏沒有一個專門治療虛弱狀態的科室。所有的大外科、老年醫學科,以及內分泌科醫生可能只能處理其中的一部分問題。治療也可以由物理治療師、職業治療師提供,營養師的參與也是重要的一環。歸根結底,我認爲這是另一個複雜的多學科問題。盡可能早地處理虛弱問題是非常重要的。
我認爲我們在研究中試圖做的是讓老年人盡可能長時間地保持活動能力。如果老年人比較活躍,經常鍛煉和外出,不僅對肌肉骨骼健康有益,也有利于代謝健康。這對血管健康也大有裨益。老年人可以鍛煉身體,四處走動,而不是在家裏坐在椅子上或躺在床上,這也有助于心理健康,因爲一個人如果一直待在家裏不出去,就更有可能患上抑郁症。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如果我們關注虛弱和運動能力,不僅有利于防止跌倒,而且也有助于達到更高的醫療健康和身心健康水平。所以我認爲這是另一個重要的研究領域。
而第三個領域是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同樣,在很多時候,人們可能很少能理解這一點,而且很可能,甚至一定被低估了(重要性),我很確定在新加坡也是如此。就像我之前描述的那樣,如果一個老年人在家,身體虛弱,無法活動,那麽他患抑郁症的幾率非常高。如果一個人有終末期器官疾病,無論是影響視力的視網膜病變,還是需要診斷的腎髒疾病,無論是需要定期調理的糖尿病,還是需要長期服藥的高血壓,我認爲這其中與抑郁症有很大關系。我們應當如何在家中管理老年人的抑郁症?我認爲這就是數字技術等科技手段所能提供的,通過數字技術、可穿戴傳感器、遠程醫療與居家之人進行日常接觸。而在過去,老年人可能需要每三個月或六個月去一次醫院,和醫生進行簡短的交流。
總而言之,當您審視我們的研究方向時,首先,重視老年人的代謝健康和共病。第二,關注身體虛弱情況,重點維持活動能力並防止跌倒。第三,改善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特別是那些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使用數字技術的工具和平台,能夠協助我們對這些進行管理。
健康老齡化未來藍圖展望:三措並舉,改變傳統護理模式
蔡輝:太棒了,現在我們來憧憬未來,2021年是聯合國健康老齡化十年倡議的發轫之年,全球都在共同應對這個新的現實。我想說的是,十年不過是時間長河中的驚鴻一瞥。在您看來,定義這項十年倡議獲得成功的因素有哪些?當我們展望未來十年時,我們可能會觀察到哪些重要或者關鍵的拐點?
Benjamin Seet:當我們思考老齡化社會時,十年實際上非常短。回顧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2000年制定的千禧年目標,這些目標非常宏偉,涉及社會和健康的不同方面。不過,盡管有重要的裏程碑,但實際上,要在全球每個國家實施重大的健康和政策變革是非常困難的。我指的是衛生服務研究、人口健康和健康行爲研究,我認爲這是極其重要的,因爲人們是否會進行自我照護以及如何進行自我照護,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們的健康動機、健康行爲以及醫療素養。
所以我覺得,可以把腫瘤、心血管和眼科疾病等成熟研究領域的一些經費投入,轉到公共衛生研究、健康教育研究、健康結局研究領域,因爲通常這些領域十分重要,但獲得的經費卻最少。因此,這可能是我希望看到的一個重要轉變,那就是更多資金轉向下遊而不是上遊研究。
我剛剛也提到,我認爲健康教育是關鍵。因此,我將更多地關注欠發達的、更具針對性和層級化的領域。我用到了“層級”這個詞,我們需根據不同的風險因素對健康教育進行分層,比如基于人口統計學數據。以新加坡爲例,爲在這裏的中國人、馬來西亞人和印度人提供健康教育的方式將迥然不同,因爲他們對疾病的認知會因文化背景甚至宗教背景的差異而有所不同。
我也會根據教育背景來進行分層。對于那些能夠很好地理解科學事實的人而言,我們應該提供更多信息,以便他們基于證據進行分析理解。而對不善于處理大量數據和統計數字的人來說,則需要簡明且有說服力的信息,以便他們能夠有效理解和接受。因此我想說,這是一個仍需不斷發展的領域,它需要做到非常精准。這個詞我已經用過很多次了。精准的健康促進,精准的健康教育,我認爲這一點非常重要。
而第三個領域,我認爲極有潛力迅速産生深遠影響的領域就是數字健康。利用可穿戴傳感器、移動設備、大數據分析的能力,能夠更好地了解患者的醫療狀況,尤其是當我們能夠在家中完成檢測時,我認爲這將很有前景,存在更多可能性。我已經看到了數字健康領域的蓬勃發展,主要是由大公司以及應用程序制造商推動。因此,大公司和小公司都將能夠爲這一領域的建設做出貢獻。不過最終,如何在這個領域的大量應用程序和設備中進行篩選,顯然會成爲我們必須解決的挑戰。
蔡輝:的確如此。
Benjamin Seet:因此歸結起來,我認爲首先是研究經費的轉移,從急症護理和專病護理,轉向初級保健和健康促進。第二,重視健康教育研究和對患者行爲、動機的理解,以設計更好的幹預措施。第三,利用技術的能力,尤其是數字技術,實現居家健康監測,並在基線發生變化時能夠及早幹預。
蔡輝:說到行動,考慮到我們剩下的時間,我想您剛才談到的,數字技術以及潛在可能,都令我們爲之興奮。您還談到了居家健康監測。那麽,這些將如何改變醫院護理的現狀?如果可以,我想問最後一個問題,您認爲依靠這些技術,2030年的醫院護理或醫療保健與今天相比,會有哪些不同之處?您能否給大家描述下那時的場景?
Benjamin Seet:如何描繪2030年的醫院藍圖呢?我認爲只有少量患者會去醫院治療慢性疾病。一些人將在家裏接受治療,另一些則會在離家較近的社區護理機構接受治療。還有一部分治療或疾病監測將由遠程設備完成,一些可通過佩戴使用監測生命參數的設備,比如一種非常靈敏的血糖監測器。老年人的身體活動、睡眠模式、鍛煉情況將實現遠程監控,這樣當患者去診所時,醫生將拿到一份報告,彙總了患者過去三個月或六個月的健康狀況,而不會像現在這樣只能獲得就診時的情況。如果每三個月或六個月接診一次患者,醫生都能看到這些健康狀況。
因此,我認爲數字技術將使連續的縱向監測成爲可能。如果基線出現了變化,它將可以實現及時幹預。借助這項技術,醫療工作者對患者過去三到六個月的整體健康狀況有個概覽,而不會局限在單一的時間點。我想這將改變護理模式。
蔡輝:這非常令人興奮,非常感謝。未來必將非常值得期待。在今天的訪談即將結束之際,我想感謝您爲我們分享了如此精彩的見解。
健康老齡化是一個龐大的課題,我想這一領域需要更多這樣的對話,來幫助我們真正看到未來,改變未來,擁抱未來,以改善老年人群、患者社群以及家庭成員的生活。謝謝您在這個倡議背後所付出的傑出工作和努力,希望在未來我們有更多機會在節目中見面,討論並分享您在新加坡健康老齡化教育研究方面取得的新進展。非常感謝您。
Benjamin Seet:謝謝您能邀請我參加今天的討論。